永明寺西山下水性轻清味甘色白宜烹茶大旱不涸新昌石麟之尝铭其异代郡毕仲荀篆书字画奇古为时所重
永昌潭旧名广茂潭县西南四十里至道宫之上唐天宝二年明皇遣使投金龙密以朱笔记其左肋继而雨降明皇目睹行雨龙左肋下有朱画及有大宝永昌四字谓臣寮曰此四明山所投之龙暨使回奏投潭之始即泛出黑漆木板尺余有金书大宝永昌四字遂赐宫名大宝潭名永昌 【余见至道观】 潭之北五里有狮子潭祷雨必应上有石室一所有狮子足迹并仙人药曰潭下有石台三层高数丈乡名石台以此
湍水岩潭在石台乡溪上近白岩院曩时因旱祷雨未获有老父坐水滨石上语行人曰曷不于此祈请令张义和亟祷之得小蛇以归雨随至其后县家祷祈多应遂建龙王祠有记
北雪潭县之德门乡去县三十里
乌石潭县之西屿乡去县十里
白龙潭县东南七里花墅湖上水出山石闲
天井潭县西北二十里
以上诸潭皆祷雨灵应之所

   渠堰(石契)闸
    德门乡
金墩堰    沈忠堰    前庄堰
茆风堰    风林堰    方盈堰
新堰     丁堰     齐拱堰
唐支堰    王沙堰    李溪堰
倪家堰    默林堰    李家浦堰
猪栏堰    清林堰    鳜浦堰
大杜湖堰   虞庄堰    詹家堰
胡卿堰    小杜湖堰   祝家堰
塘头堰
李溪闸潴文溪香山之水以溉民田隳废岁久绍熙四年通判陈耆寿邑簿胡大猷募民重建为利甚博尚书汪大猷记之

    西屿乡
彭山闸彭山堰县之西北有水出群山闲迤而东来未至县五里所抵彭山而入于江濒江有闸潴水以备水旱霖潦则泄之岁久闸废水无所蓄潮入河淤淳熙十三年主簿赵汝积劝率乡人凡田于西者亩出钱三百撤故闸址悉以石为之长十有一寻广四寻中阔丈有二尺扃以层板使便启闭西乡之田受利既博复修斗门比旧基有加焉通下流贯邑中因旧河而浚之广一丈五尺深七丈中广二丈六尺深如之舟楫通行邑下之田亦资灌溉
横山堰    梨木堰    抱子闸
胡家港闸   上下南洋闸  虞氏白洋堰
沈家堰    门家堰    孔家堰
岑径堰    徐家堰    戴家堰
枝浦堰    徐洋闸    砖窑堰
马安堰    洪家堰    坛林堰
陈童堰    梁家桥堰   茅砧(石契)

    石台乡
沈婆闸    沈婆堰    麻车闸
石甃闸    谢家堰    薛家堰
新河堰    朱童堰    桩浦堰
邵径堰    应堰     葛塔堰
金家堰    蚬浦堰    东堰
则水新堰   余家堰    廊墅堰
鸟山堰    张押直堰   洪家堰
周家堰    杨家堰    牛栏堰 【十五都】
沈家堰    施虎庙堰   沈家渡堰
牛栏堰 【十六都】      茶浦堰    蔡家堰
朴木堰    茭茎堰    洪庄堰
下洋西堰   戴家堰

    金川乡
西湫闸    新界堰

    鸣鹤乡
古窑闸
双河塘鸣鹤乡与余姚之上林乡同一河上林之水泛溢则流入鸣鹤每年苦涝干道元年里人曹闶捐钱二千缗倡率乡豪益以二千缗创建双河界塘六百余丈自是截断西流鸣鹤之田遂为膏腴
大理渠县南五里通积水灌高乡之田
戴邻堰元在花墅湖
海塘石(石契)闸滨海为塘以御风雨水之泛溢则决之于海既决复塞民费且劳皇朝嘉佑二年县令游烈尉成立率民为闸潴泄以时民得耕稼自是一乡无复水旱之患

   桥梁
骢马桥 【有屋三闲在县南一里唐开元二十六年令房管建先是管为监察御史故邑人以是名之皇朝治平三年令于存修建炎毁于兵绍兴十四年令张光重建后复摧圮近岁邑人募众修饰如旧观】
德星桥 【县西南二里半有屋二闲南北有亭唐贞元九年建以密迩大宝山名大宝桥后改今名皇朝熙宁元年令于存修建炎毁于兵绍兴十四年令张光再建复圮绍熙元年沈氏尼重修如初】
无择桥 【县之金川乡招义村唐孝子张无择庐父墓日建后人因以名之今呼为吴石桥声之讹也】
开禧桥 【旧名夹田在县东南三里接驿路往来之冲皇朝皇佑二年建绍兴八年令林定重建邑士李瑞民记久复圮开禧元年令赵希观易而大之遂即改元之号以为名】
鲍约桥 【县之德门乡五代末有鲍侍中约居此建桥后人因以为名】
王子桥 【县西十里金川乡云山里以故老相传后汉王修之子建遂以为名】

   津渡
黄墓渡 【县西南石台乡去县三十里】
李溪渡 【县东南德门乡去县四十里】
青林渡 【县东南德门乡去县三十五里】
任家渡 【县东南西屿乡去县二十五里】
鹳浦渡 【县南西屿乡去县一十五里】
赭山渡 【县南西屿乡去县一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