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范峋:原本脱“峋”字,今据同治本补。
  2.镡城:原本作“镡津”,今据同治本改。
  3.孟沐:同治作“孟沭”。
  4.段国纪:原本作“叚”,今据同治本改。
  5.佥事:原本作“佥书”,今据改。
  6.元亮:同治本作“光亮”。
  7.扬承基:扬当作杨。
武备志第十四
  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书曰:“有备无患。”故武不可黩者,止戈之义也;而有必备者,防患之谓也。国家当开创之初,讲求兵制,设备完密。逮夫叔季之世,武臣惰窳,防备尽弛。无他,军令不严,饷糈徒縻。其将皆勋阀子弟,其兵皆市井阘茸。练之无素,而将之非材也。是故经武之道,务在择将而已。无事之时,守城池、保疆界、护行旅,皆其事也。将之稽察密,剔选当,赏罚明,训练勤,则兵不敢扰民,而足以卫民,将之得人为之也。有事克敌致果,将能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苦,得士卒信心,得士卒死力,用能百战百胜,将之得人为之也。夫备之恃乎人,而亦因乎地,视乎时。燕、赵之民多剽悍,吴、越之民多柔弱,激励而用之,皆可转弱为强。宋、明以前,多戎狄之祸,其备在西北,而利车马。明、清以还,重海洋之防,其备在东南,而利舟楫。火器始於元世,轮舶始於清代。今者欧西兵轮炮火之制,愈出愈精,中国亦既仿造,以资防御矣。果能明其纪律,一其号令,又何有内防之不备,外患之足忧哉。南平民气脆弱,地当冲要,备之当益加严。前代兵制可述者,悉书於左。民国初载,庶事草创,武备未一,是在秉钧者加之意焉。



武备



  闽自东汉建安八年,吴始立南郡都尉於建安,福州始有都尉营,南平旧属会稽南部,兵亦当属焉。
  晋置典船校尉,又有温麻船屯州兵。南邑兵制,未知谁属,历久无考。
  唐武德三年始以延平为军,以延居咽喉总要之区,屯聚闽兵於此。
  永平镇,在剑津北岸,五代时王延翰置都镇,屯驻闽城兵卒。王延政僭号於建安,召归辖下,改置镡州。
  南唐保大四年,以制置使判镇延平。越二年升为剑州,以陈诲、陈谦为使,持节剑州诸军事。游志云:宋以前,延平有制置郡将之称,大抵知州事兼摄,所谓节度之权归於州,武臣无专设也。
  宋兵制屡更,大约有三:京师曰禁兵,戍州城曰厢兵,籍民为之曰乡兵。福建三军,曰水军、保节军、崇节军。其在南剑与建汀者,则保节军是,凡步军三千人。熙宁以后,福建路水军之额,自水军而下三并改号曰保节。
  后又益遣禁兵驻泊,长吏兼兵马钤辖,选武臣为都监,专主训练。时定诸路禁军额,福建路得四千五百人,后改隶三十三指挥,添至一万一千一百五十人。建炎以后,禁兵在福建者,有威果广节之名,厢兵直宁节丰国监之名,乡兵有枪仗手之名。旧志南邑有威果广节宁节营,是南平亦有禁兵厢兵。其时武臣有专官,不尽如制置,为知州事所兼摄也。又有侍卫司、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所领步兵宣毅军,旧志不载后又砦兵,置巡检寨,籍民为巡逻弓兵手,故南平又有弓兵营。



宋设各营



  中军帐在城西北,田坑广节营后山,乃凭高望远之处。宋绍兴初,叶文、叶武以万余人从间道入寇,郡守张建此,以为斥堠,招捕使陈重建。
  广节营在城西田坑,广济桥。
  保节十五营在招福坊。
  保节十六营在建安门内。
  保节十七营在仰爱堂侧,上三营俱城东。
  牢城营按宋史,诸路厢兵,自骑射至牢城,其名凡百二十三。其间因事募人团立新额,或因工作,榷酤陆运送、通道、山险、桥梁、驿传、马牧、堤防、堰埭及剩员直牢城,皆待有罪配隶之人。壮城专治城隍,不给他役。
  宁节营上二营,俱在城西登俊坊。
  威果营在城西北田坑上七营,俱宋端平间,郡守董洪建。



关隘



  黄墩关隘城西二十五里。
  麻州头关隘城北梅岐里。







  卤水岭寨城西长砂上里,背山枕溪,上下壁立万仞,路仅通步,险数折,招捕使陈寨所,此与中军帐、鹅鼻头尖寨因警而设,非如各营寨为经制也。
  鹅鼻头尖寨城北考窠岭上十三峰、平地耸起十余丈,中有捷路通郡城中军帐,后通峡阳,前通溪源诸处,有邻警,则屯此处以候望焉,建炎间,郡守张建立。
  湖头寨城东十里,面溪背山,前建浮梁。宋建炎中,彻入寇,郡守张设伏於此,射杀之。
  阳门寨宋元丰三年建,隶剑津县左翼军。
  桐岭寨城西梧桐岭,宋嘉定七年,提举刘允济建。
  峡寨在峡镇上,宋元丰三年建。
  弓兵营在城将顺门外,宋嘉定五年,郡守陈宓、县尉张元简建,越二年,坏於洪水,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