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寸,身圆。味清,肉丰。

  嘴尖:嘴长二寸许而尖,故名。

  白腹:状似马鲛而腹白,故名。

  鳗:有芦鳗、乌鳗。芦鳗可二十余斤,乌鳗大者斤余。陂中所出,肉细而润,品之最佳者。「埤雅」曰:『有雄无雌,以影鳗体而生子』。又有出于海者曰海鳗,大者可二十余斤;然其味则远甚矣。

  鲫鱼:「本草」:『一名鲋』。「埤雅」曰:『此鱼旅行,吹沫如星以相即也,谓之鲫;以相附也,谓之鲋』。

  涂虱:头扁,颊有两刺;身微圆,黑色。产陂圳中。「漳志」、「兴志」皆谓弹瑟,「泉志」谓之涂虱。

  斗鱼:长三、四寸,有花文,红绿相间,以麒麟尾者,为佳。善斗故名。一名丁班,一名三班。

  泥鳅:穴泥中,似鳝而短。身多涎,难握。俗谓之鳅鱼。本地所出者骨较硬。

  鲇鱼:身圆、头扁,色黑黄,无鳞。多涎沫。出陂中。

  鲡鲐:身上有班点,体圆而尾有星。穴于泥涂中。

  鳝鱼:俗谓之鳝。似蛇无鳞,体多涎沫。生泥窟中。

  金鱼:色红,以虾尾而囊金者为贵,有黑色而囊金者更佳。

  乌鲗:一名墨鱼。常喷墨于波以卫身,大鱼不得近。渔人见水黑,即撒网取之;欲全身而适以害身也。中有骨如小舟,名海漂蛸。

  水鸡:一名田鸡;以其多出于田中也。夏间,久旱遇暴雨,田水满;夜持火炬照之,昂头而视,更不转动,捕之易易也。至第二夜见火则跳,难以捕获。

  青蛙:「图经」曰:『背青丝色,谓之青蛙』。俗呼为青约。

  介之属

  龟:生陂圳中。「尔雅」曰:『俯者灵,仰者谢』。「大戴礼」曰:『甲虫三百六

  十,而龟为之长』。「古今注」谓之黑衣督邮。

  鳖:段成式曰:『鳖伏于渊而卵剖于陵,此思化也』。

  鲎:壳黑色,可作杓。血蓝色。尾长如鎗。有足十二,生在腹下。子可腌以为酱,甚佳。

  蟹:「考工记」:『仄行,蟹属』;故曰旁蟹。螯生毛,又曰毛蟹。生于溪涧之中。

  蟳:「图经」曰:『后足阔者,名蝤蛑』。上海滨泥涂。螯无毛,故异于蠏。赤嵌出者最佳。膏多于肉曰红蟳,无膏者曰菜蟳。

  牡蛎:磈礧相连如房,故又名蛎房。内地架石于海滨而生;台无石,生于海中。取者乘桴,用长竹如剪,钓诸海底。

  蚶:蚌蛤之属。壳厚,而外有棱如瓦垄然,故「岭表录异」曰瓦屋子。

  花蛤:壳有班文,比车螯而较小,谓之文蛤。本地所出者,壳黑色,有白点;与内地不同,味亦亚之。

  蚌:壳绿黑色,类蛤而长大。鹬蚌相持,即此也。

  蠘:壳上有班点,其螯甚锐。

  西施舌:绿壳黑色,似蚌而薄。其肉有舌最美,海错之至珍者。

  蛤蜊:壳圆,色微黑。肉黄,味亦甚清。

  车螯:俗呼为蛲。壳厚而坚,色微黄。肉白,多浆。

  螺:香螺,大者长六、七寸,肉白而脆,尾有膏,味清甜;其品最上。又响螺,其壳可吹。花螺,如田螺而小,壳圆、色白,红点相间,味甚清。又有一种味苦不甘,其壳可作鹦鹉杯。

  田螺:壳薄。「本草」曰:『生水田中;含泥在腹,久而犹活,能伏气饮露』。又有生池潭中者,曰石螺;而壳厚耳。

  海豆芽:形扁、壳绿,较大于蚬。有尾如豆芽,故名。一曰涂杯。内地甚贱,本地以为珍。

  鲮鲤:一名穿山甲;谓能穿土为穴也。见人,则身缩不敢动。形如鼠,浑身皆甲。有白皮、红皮二种;白皮者能却风疾。

  水龟:俗呼龙虱。腌食之佳。

  虾:种类不一。红虾味甘,沙虾次之,黄栀米又次之;草虾则有班节而肉粗,其最下者也。

  虫之属

  蜂:有数种。其毒在尾。能酿蜜者,曰蜜峰;无毒。有蜂王,群峰采其花之佳者,戴于首以献。多出淡水。余如长腰虎头蜂,则皆有毒矣。

  蜾蠃:一名■〈虫医〉螉。似蜂,腰小而长。取小虫置于木空中,七日化为己子。

  蚯蚓:一名土龙,一名蜿蟺。郭璞赞曰:『蚯蚓上□,无心之虫。交不以分,淫于阜螽;触而感物,乃无常雄』。

  蝴蝶:有纯白者、有黑白相间者、有五彩者,种类甚多。今但呼为蝴蝶。

  蝙蝠:肉翅。「通志」曰:『类鼠而有翼,昼伏夜飞』。又名伏翼,又名夜燕。

  蝉:色黑。以协鸣。翅轻薄,其声雄以壮,鸣于夏者也。又有一种色绿而小,其声细而悲,鸣于秋者也,曰秋蝉;吸露餐霞。

  蜻蜓:「尔雅」曰:『虰蛵负芳』。郭注曰:『即蜻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