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诛鸾鸾使萧谌等领兵入宫弑之在位一年年二十二
  年号
  隆昌【一】

  废帝海陵王
  文惠太子第二子讳昭文字季尚郁林王废延兴元年秋七月丁酉即皇帝位时宣城王鸾辅政帝起居皆谘而后行十月辛亥皇太后使宣城王入纂帝綂令废帝为海陵王建武元年冬十月鸾遣御师殒之
  年号
  延兴

  明皇帝
  始安贞王子讳鸾字景栖海陵王废太后以帝纂綂建武元年十月癸亥即帝位【元年乙亥】永泰元年七月巳酉帝崩于正福殿在位五年年四十七
  年号
  建武【四】 永泰【一】

  废帝东昏侯
  明帝第二子讳宝巻字智藏永泰元年七月巳酉以皇太子即帝位【元年巳卯】帝惑于潘妃为神仙等殿极奢丽又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永元三年秋七月萧衍至南豫州帝闭宫门自守十二月王珍国张稷率兵入殿弑帝斩首送萧衍在位三年年十九
  年号
  永元【三】

  和帝
  明帝第八子讳寳融字智昭中兴元年三月乙已即皇帝位【元年辛已】二年逊位于梁梁奉帝为巴陵王宫于姑孰四月戊辰殂追尊为和帝在位二年年十五塟恭安陵
  年号
  中兴【二】

  右齐七帝共二十四年
  南齐淮北之地所有絶少青州理胊山【今海州县】冀理涡口【今泗州临淮县】荆河理寿春【今寿州】北兖理淮阴【今楚州】北徐理锺离【今濠州】又置巴东理巴州【今夔州】其余州郡悉因前代州凡二十有三郡三百九十五县千四百七十四其后颇为后魏所侵至东昏永光初河北诸郡相继败没【今邓州地】又遣军北伐败于圈马屯盆城【今邓州界】又失寿春后三年齐亡始全盛也南郑【今兴元府】樊城【今襄州临汉县】襄阳【今襄州】义阳【今信阳】寿春【今寿州】淮阴【今楚州】角城【今泗州临淮县东南】涟口【今泗州连水县北】朐山【今海州县】悉为重镇

  梁【继齐】

  武皇帝
  萧氏讳衍字叔逹兰陵人父为丹阳尹母张氏中兴二年三月壬午齐禅位于梁天监元年夏四月丙寅帝以梁王即帝位【元年壬午】都建康传世凡四帝生而有异光状貌殊特有文在手曰武帝初为儿时能踏空而行及长博学有文武才干性溺于释教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宗庙荐羞始用菽粟幸同泰寺铸十万斤铜像幸阿育王寺设无碍法喜会设四部无遮会讲金字三慧经三度舍身羣臣以钱亿万赎帝请临宸极三请乃许太清三年五月丙辰侯景举兵攻陷宫城帝忧惧寝痰崩于净居殿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塟于修陵庙号髙祖
  年号
  天监【十八】 普通【七】 大通【二】 中大通【六】 大同【十一】 中大同【一】 太清【三】

  简文帝
  武帝第三子讳纲字世赞母穆贵妃太清三年五月辛巳以皇太子即帝位【元年庚午】大寳元年十月乙未侯景逼帝幸西川使彭隽等进觞与帝极饮帝醉寝隽以土囊压之帝崩在位二年年四十九塟庄陵庙号太宗
  年号
  大寳【二】

  元帝
  武帝第七子讳绎字世诚母阮采女承圣元年三月王僧辩等平侯景传首江陵十一月丙午即帝位江陵【元年壬申】先是魏使宇文仁恕来聘帝接遇有阙魏相安定公憾之三年十一月魏军至栅下大攻帝出枇杷门亲临督战兵败见执十二月魏军杀之帝在位三年年四十七明年四月梁王方智承制追尊为元帝庙号世祖塟颕寜陵
  年号
  承圣【三】

  敬帝
  元帝第九子讳方智字恵相母夏贵妃承圣三年七月辛丑王僧辩纳贞阳侯萧明自采石渡江入建邺丙午即伪位司空陈霸先杀王僧辩黜萧明而奉帝绍泰元年九月丙午即帝位【元年乙亥】太平二年十月逊位于陈陈奉帝为江阴王薨在位三年年十六追谥敬皇帝
  年号
  绍泰【一】 太平【二】

  右梁四主共五十六
  年梁氏州郡多沿旧制天监中有州二十有三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有二其后更有析置大同中州一百七郡县亦称此初武帝受禅数年即失汉州及淮西之地【梁州刺史夏侯道降后魏魏将元英○义阳今申州】其后诸将频年与魏军交战于淮南淮北互有胜负虽得瓠城俄而又失又克寿春中大通初大举北伐淮北城镇相次克平直至洛阳暂为梁有其后诸将又复汉中【自天监二年失汉川凡经四十三年克复】至侯景【东魏将】以河南地降逆乱相寻有名无实及景平后江北之地悉陷髙齐汉川蜀没于西魏【太清初侯景以十三州来降旋为东魏将慕容绍宗所败二年景又围建康陷之承圣初齐将辛术南伐尽得淮南江北之地得传国玺反于齐三年西魏将逹奚武陷汉川尉迟迥陷蜀川其汉川经九年而复】大抵雍州【今襄州地】下溠【侧驾反音搓】戊【今随州枣阳县】夏口【今鄂州】白茍堆【今蔡州真阳县】硖石城【今颍州地】合淝锺离淮阴朐山为重镇

  陈【继梁】

  武皇帝
  陈氏讳霸先字兴国吴兴人都建康传世凡五帝所出甚微初仕乡为里司又为油库吏后仕梁为陈王太平二年十月辛未梁敬帝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