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尉氏县,望。北至州一百里。本汉旧县,春秋时郑大夫尉氏之邑,自汉历後魏属陈留郡不改。高齐省,以地入开封。隋开皇六年,复置尉氏县,属汴州。武德四年,於此置洧州,贞观元年废,以县属汴州。
三亭冈,在县西三十七里。秦使谒者王稽使魏,夜与范睢言曰:“待我於三亭之南。”即此冈之南也。
故锺城,在县西三十五里。魏太傅锺繇故里。
宋州,睢阳。望。开元户十万三千。乡一百九十三。元和户五千二百。乡八十三。
《禹贡》豫州之域。即高辛氏之子阏伯所居商丘,今州理是也。周为青州之域。武王封微子於宋,自微子至君偃三十三世,为齐、楚、魏所灭,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陈留,齐得济阴、东平,楚得沛。按:梁,即今州地。秦并天下,改为砀郡。後改为梁国,汉文帝封其子武为梁王,自汉至晋为梁国,属豫州。宋改为梁郡。隋於睢阳置宋州,大业三年又改为梁郡。隋乱陷贼,武德四年讨平王世充,又为宋州。天宝末,禄山乱两河郡县,多所陷没,唯张巡、许远、姚り三人坚守睢阳,贼将尹子奇并力攻围,逾年不克,城中孤危,粮竭,人相食殆尽。时贺兰进明、许叔冀屯军临淮,争权不协,不发援师,城竟为贼所陷。巡、远等抗词不屈,遂俱被害。然使贼锋挫衄,不至江、淮,巡、远之力也。
州境:东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二百一十八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五百八十里。西至东都九百二十里。东南至泗州七百五十里。东北至徐州三百五十里。东南至亳州一百四十里。西北至曹州一百五十里。
贡、赋:开元贡:绢二十匹。赋:绵,绢。
管县十:宋城,砀山,虞城,楚丘,柘城,熟,下邑,单父,襄邑,宁陵。
宋城县,望。郭下。汉睢阳县,属宋国,後属梁国。後魏属梁郡。隋开皇三年罢梁郡,以县属亳州。十六年,於此置宋州,睢阳属焉。十八年改为宋城。
睢水,西南自宁陵县界流入。
涣水,西南自宁陵县界流入。
陨石水,源出县北四十里。春秋时陨石于宋,其处为潭。
小蒙故城,县北二十二里。即庄周之故里。
州城,古阏伯之墟,契孙相土亦都於此。春秋为宋国都。汉梁孝王广睢阳城七十里,开汴河,後汴水经州城南。
兔园,县江南十里。汉梁孝王园。
清泠池,在县东二里。
砀山县,上。西至州一百五十里。汉砀县,属梁国,後汉不改。晋以其地并入下邑。宋复置砀县,属梁郡。後魏置安阳,属砀郡。高齐文宣帝并废,以安阳县属彭城郡。隋开皇十八年,改安阳县为砀山县,大业二年改属宋州。砀,文石也,以其山出文石,故以名县。
虞城县,上。西南至州七十里。本虞国,舜後所封之邑,後汉及晋属梁国。
後魏延昌中於此置萧县,理虞城,属沛郡。高齐省。隋开皇十六年,分下邑置虞城县,属宋州。
孟诸泽,在县西北十里。周回五十里,俗号盟诸泽。
故纶城,县东南三十五里。《左传》“少康逃奔有虞,虞妻以二姚而邑诸纶。”
平台,县西四十里。《左传》宋皇国父为宋平公所筑。汉梁孝王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於平台,三十馀里,与邹、枚、相如之徒,并游其上,即此也。
楚丘县,紧。南至州七十里。古戎州己氏之地,至汉为己氏县,属梁国,後汉属济阴郡,北齐废。隋开皇五年又置,属曹州,六年改为楚丘县。武德五年属戴州,今宋州单父县是也。贞观十七年废戴州,隶宋州。
楚丘故城,在县北三十里。
柘城县,上。东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陈之株邑,《诗陈风株林》,刺灵公是也。至秦为柘城县,《续汉志》属陈郡,至晋太康中废。隋开皇十六年复置。
贞观初废入熟、宁陵二县,後县人徭赋路远,陈诉积年,至高宗朝复置,属宋州,其罗城即古株邑故城是也。
涣水,在县北二十九里。
熟县,上。西北至州五十五里。本汉薄县地,置於古城,春秋时为丘,亦殷之所都,谓之南亳,汉於此置薄县,属山阳郡。薄与亳义同字异。後汉改置熟县,属梁国。隋开皇十六年属宋州。隋末丧乱,县人刘继叔戳力固守,免陷於贼。武德二年置南州,以继叔为刺史。四年罢,以县属宋州。
涣水,在县南二十八里。
高辛故城,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帝喾初封於此。
下邑县,上。西至州一百一十里。汉旧县。按鲁为楚所灭,顷公迁於下邑。
汉高祖攻下邑,拔之。在汉属梁国。後汉无下邑县,魏复立焉。晋宋属梁郡,隋开皇三年改属亳州,十六年改属宋州。
故谯城,县北三十一里。祖逖屯淮阴,进据太丘城,遂克谯城而居之,谓此也。
单父县,紧。西南至州一百四十九里。古鲁邑也,汉以为县,属山阳郡。後汉以为侯国,属济阴郡。後魏置北济阴郡,理单父城。隋开皇三年废郡,又置单父县属济阴郡。十六年,於县置戴州,单父属焉。大业二年废戴州,以县属曹州。
武德五年重置戴州,县又属焉。贞观十七年废戴州,县隶宋州。汉高祖后吕氏,即单父人。宓子贱、巫马期皆宰单父。
襄邑县,紧。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