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七泽,其小者名云梦,方九百里。”左传云“云阝子之女,弃子于梦中”,无“云”字。“楚子济江入云中”,复无“梦”字。以此推之,则云、梦二泽,本自别矣。而禹贡及尔雅皆曰云梦者,盖双举二泽而言之,故后代以来,通名一事,左传曰“畋于江南之云梦”,是也。
应山县,中。南至州一百八里,本汉随县地,梁大同,以随州北界应浓山戍置应州,又分随县置永阳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永阳为应山县。
石龙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有石盘回屈曲若龙形。
礼山关,上礼山县为名,武德八年县废,即齐志所谓武阳关也。在州东北二百四十里,在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北至申州一百五十里。
百应关,按图经云:“昔有应息其上,故以为名。”在州东北二百里,在县北九十里,北至申州九十里,东至礼山关一百里。
平靖关,因古平靖县为名,后魏大统大统十七年置,隋大业二年废。齐志云义阳有三关,此则其一。在州北一百七十里,在县北六十五里,北至申州九十里,东至百应关一百六十里。
云梦县,中。北至州七十里。本汉安陆县地,后魏大统末于云梦古城置云梦县。
云梦泽,在县西七里。
孝昌县,中。西北至州八十里。本汉安陆县地,宋于此置孝昌县,属江夏郡,即隋改安州也。
吉阳县,中。西至州一百三里。三汉安陆县地,梁于此置平县,其故城今理是也。西魏改为京池县。隋大业二年改为吉阳,因县北吉阳山为名。
应城县,中。东北至州八十里。本汉安陆县地,宋于此置应城县。
故浮城县,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即古蒲骚城也,左传“莫敖狃于蒲骚之役”,“郧人军于蒲骚”,是也,后魏于此置浮城县,隋废。
孔山故城,在县东北一百一十里。
平靖故城,在县上十里。吉阳故城,在县北五十里。
黄州,齐安。下。开元户一万三千七十三。乡二十八。元和户五千五十四。
乡一十八。
本春秋时邾国之地,后又为黄国之境。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二汉为江夏郡西陵县地。魏为重镇,文帝黄初中,吴先扬言欲畋于江北,豫州刺史满宠度其必袭西阳,遂先为之备。权闻之,寻亦退还。后吴克邾城,使陆逊以三万入城而守之。至晋为西阳国,封子弟为王。萧齐于此置安郡,隋开皇三年罢郡置黄州,因古黄国为名也。
州境:东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三百三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八十里。东北至东都一千四百七十里。东南至蕲州二百三十里。西南至鄂州二百三十里。南至大江一百步。至安州三百一十里。
北至光州三百六十里。
贡、赋:开元贡:赀布十匹。赋:绢,布,绵,麻。
管县三:黄冈、黄陂,麻城。
黄冈县上。郭下。本汉西陵县地,故城在今县西二里。萧齐于此置齐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黄冈,因县东黄冈为名。
大江水,西自黄陂县界流入,经州南一百一十八里,东入蕲州界。
古邾城,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古邾国也,后为楚所灭,汉以为县。
西阳故城,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汉县也,属江夏郡。
大活故城,在县北二百三十五里。隋于置关镇。
黄陂县,中。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西陵县地,三国时刘表为荆州刺史,以此地当江、汉之口,惧吴侵轶,建安中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因名黄城镇。周大象元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隋初改为镇,后复为县。
白少关,西至大关六十里,在州西二百四十里,北至光州界二十五里。
大活关,东北至光州二百八里,西至安州礼山关一百里,在县北二百里。
大江水,在县南一百二十九里。西南自江夏县界流入,又东入黄冈县界。
武湖,在县南四十九里。黄祖阅武习战之所。后宋谢晦举兵叛,为檀道济所破,败走武湖戍,生执之,即此地也。
龙骧水,在县南七十二里。相传晋龙骧将军王率舟师伐吴,屯军于此。
石阳故城,在县西二十三里。吴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即此也。
安昌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高齐筑,以捍陈寇。
麻城县,中。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西陵县地,梁于此置信安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麻城县。
龟头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举水之所出也。春秋吴、楚战于柏举,即此地也。
阴山关,西至穆陵关一百里,在县东北一百里,在州东北二百里,北至光州殷城县二百里。
穆陵关,西至白沙关八十里,在县西北一百里,在州北二百里,至光州一百四十九里。
蕲州,蕲春。上。开元户二万六千八百九。乡五十一。元和户一万六千四百六十二。乡五十一。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战国并属九江郡。在汉为蕲春县也,属江夏郡。三国时属魏,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吕蒙袭击破之。后于此复置蕲郡。晋孝武帝改曰蕲阳,以郑太后讳故也。高齐于此立齐昌郡,后陷于陈,改为江州。
周平淮南,改为蕲州。
州境:东西三百三十九里。南北五百五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五百一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