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记》四○六引作《异纂》。今本《刘宾客嘉话录》亦载此条,唐兰考为误入。
 [一]「有树似槐」原作「地有以槐」,据《类说》五四、《类说》二六、《广记》改。
 [二]「盖」字据《说荟》本及《说郛》、《广记》、《刘宾客嘉话录》补。
  江宁县寺有晋长明灯,[一]岁久,火色变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今犹存。
  又见《类说》五四《嘉话》、《说郛》六七《异纂》。今本《刘宾客嘉话录》亦载此条,唐兰考为误入。
 [一]「晋」,《说郛》作「吴」。
  旧人皆服衮巾,至周武始为四脚,国初又加巾子焉。
  高齐兰陵王长恭白类美妇人,乃着假面以对敌,与周师战于金墉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乃为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曰代面舞也。[一]
  又见《类说》五四《嘉话》、《绀珠集》十《传记》。
 [一]「曰代面舞也」,原作「今人面是」,据《绀珠集》改。《类说》作「面具是也」。按:崔令钦教坊记叙此作「大面」。
  灵州鸣沙县有沙,人马践之,辄鎗然有声。持至他处,信宿之后,而无复声矣。
  《广记》三九八引作《异纂》。
  今开通元宝钱,[一]武德四年铸,其文欧阳询率更所书也。
  又见《说郛》二一《嘉话》。《广记》二○八引《异纂》,与卷中欧阳询观索靖碑条相连。
 [一]「开通元宝」,《小史》本及《说郛》作「开元通宝」。
  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至太建中,献之宣帝。隋平陈日,或以献晋王,王不之宝。后僧果从帝借搨。及登极,[一]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搨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搨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又见《说郛》二一《嘉话》。
 [一]「登」下《说郛》有「帝」字。
  晋平南将军侍中王廙,[一]右军之叔父,工草隶飞白,祖述张卫法。后得索靖书七月二十六日一纸,每宝翫之。遭永嘉丧乱,乃四迭缀于衣中以过江,今蒲州桑泉令豆卢器得之,迭迹犹存。
  又见《类说》五四《嘉话》。《广记》二○七引作《异纂》。
 [一]「廙」原作「冀」,《类说》作「厉」,据《广记》改。
  王右军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草,不具年月日朔。其真本云:「维永和十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一]」而书亦真小。开元初年,润州江宁县瓦官寺修讲堂,匠人于鸱吻内竹筒中得之,与一沙门。至八年,县丞李延业求得,上岐王,岐王以献帝,[二]便留不出。或云:后却借岐王。十二年王家失火,图书悉为煨烬,此书亦见焚云。
  《广记》二○九引作《异纂》。今本《刘宾客嘉话录》亦载此条,唐兰考为误入。
 [一]「日」原作「月」,据《刘宾客嘉话录》改。
 [二]「岐王以献帝」五字,原作「献」,据《刘宾客嘉话录》改。《广记》作「王以献上」。
  卢黄门思道仕高齐,久不得进,时和士开方贵宠用事,或谓卢曰:「何不一见和王?」思道素自高,欲往,恐为人所见,乃未明而行。比至其门,立者众矣,卢驻辔望之,彼何人斯,森然而与槐柳齐列。因鞭马疾去。有过卢黄门思道者,见一胡人在座,问此何等,答曰:「从兄浩。」反语卢浩尚为老胡。
  梁常侍徐陵聘于齐,时魏收文学北朝之秀,收录其文集以遗陵,令传之江左。陵还,[一]济江而沉之,从者以问,陵曰:「吾为魏公藏拙。」
  又见《类说》五四《嘉话》、《类说》六《传记》、《绀珠集》十《传记》、《说郛》六七《异纂》。《御览》五九九引作《国朝传记》。
 [一]「还」原作「速」,据《说郛》改。

补遗
  隋末有河间人,皻鼻使酒,自号郎中,每醉必殴击其妻。妻美而善歌,每为悲怨之声,辄摇顿其身。好事者乃为假面以写其状,呼为踏摇娘,今谓之谈容娘。[一]
  见今本《刘宾客嘉话录》,唐兰考为《隋唐嘉话》佚文。又见《类说》五四《嘉话》,题为「踏摇娘」。参见教坊记、乐府杂录。
 [一]「容」字据《类说》及教坊记补。《类说》末句作「今转为容娘是也」。
  炀帝宴羣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婆。高祖归,不悦,以语窦后,后曰:「此吉兆。公封于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高祖大悦。
  见《类说》本五四《嘉话》、《绀珠集》十《嘉话》,均题为「阿堂婆主」,似为节文。《唐语林》四贤媛门载此事,盖出《传记》原文。具录于后:
  高祖乃炀帝友人。炀帝以图谶多言姓李将王,每排斥之。而后因大会,炀帝目上,呼为阿婆面。上不怿,归家色犹摧沮。后怪而问,久之方说:「帝目某为阿婆面。」后喜曰:「此可相贺。公是袭唐公,唐之为言堂也,阿婆面是堂主。」上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