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所处之势然也。

  由管溪雇舟夜行,十九日早晨抵漳州府城(距管溪水程一百五十二里)。乃东阅府署、北登芝山,寻先贤文公故迹;而年久湮没,无所谓仰止亭者,惟山下旧祠存焉。拜祠前,循城而南,夜宿南门内。

  二十日,出南门觅棹,由内溪出海;风甚顺,是日达厦门。二十二日,见吾师周芸皋观察,以为再生,谓此行必有甚异睹闻者;且曰:『既作「纪险」矣,盍作「纪程」?他日返台阳,亦有以告尔亲友也』。

  五月初二日,登海舟。初八日,返澎湖。与弟廷阳拜母于堂下,惊喜交集,涕泗汍澜,回忆曩昔,诚不啻再生焉。

  斯行也,海程不可以更计。自乙未十二月二十一日由广义启程,至丙申四月二十日抵厦门,陆行凡四十有二日,计三千三百里;水行三十有三日,计三千三百七十四里:统水、陆行程及途次濡滞,共百十有八日。纵险阻备尝,而海岛鲰生得此旷游,亦天幸也,因详记之。

  芸皋夫子评:挨日记事,即景寓奇,本李习之「来南录」、归熙甫「壬戌记程」,而尤觉郁茂,所遇异也。写景处,半自柳柳州「山水记」得来。

  ●越南纪略

  越南,古越裳氏;在南海,由台湾水程八十三更可达。其地东距海,西接诸蛮(老挝等地),南为占城(占城别为一国,古日南,明时黎氏并之),北界广西思恩府、云南临安府。在古日南地者曰广南,称西京;在古交趾地者曰安南,称东京;今合为一国焉。

  唐虞时,南交也。秦为象郡。汉初,赵陀据之。武帝平南越,置交趾郡。光武时,女子征侧、征贰反,马援讨平之,立铜柱为界。建安中,改为交州。唐改安南,置都护静海军节度使。皆隶中土。后以叛服靡常弃之,受朝贡。五代时,土人曲承美窃据,为南汉所并。宋初,丁琏有之,封交趾郡王。丁琏三传,为其臣黎桓所篡。黎氏三传,为其臣李公蕴所篡。李氏八传,无子,传其婿陈日煚。元攻下之,封其子光昺为交趾郡王。

  明洪武初,封陈日煃为安南国王;时侵占城。四传,为其臣黎秀□所篡,尽诛陈氏子孙。永乐元年,封黎氏子胡□〈大上互下〉为王。明年,日煃弟天平与其臣裴伯耆伏阙请复仇,诏令迎归主其国;黎氏诈杀天平及护送兵将,遂兴师分道进讨,擒其父子,求陈氏后不得,乃郡县其地,为十七府、四十七州、百五十七县、十二卫,置三司治之。后陈简定及子季扩相继为乱;既平,黎利复乱。宣德二年,利遣使表请封陈暠为王;用杨士奇、杨荣议,息兵封之,罢三司。暠死,利诈称陈氏种绝,诏许权国事。子麟嗣封为王,后并占城。十传,为其臣莫登庸所篡。嘉靖十六年,故王子黎宁来乞师,登庸惧,纳款归命,改授安南都统使,而居黎氏于漆马江。莫氏再传,为黎宁子维潭所逐,诏以维潭为都统使,而居莫氏于高平,如漆马江故事。天启四年,黎氏攻高平,莫氏益弱。迄明世,二姓分据焉。

  我朝康熙五年,封黎维禧为安南国王。乾隆五十四年,黎氏失国,封阮光年为安南国王。嘉庆七年,改封越南国王,遂改安南为越南。史册所载,班班可考,何敢赘述。廷兰闻诸道路者皆近事,不能详考其实,与所目睹者,姑书之以供海外之谈。

  据流寓越南者言曰,黎氏末季多乱,国分为三:嘉隆(今国王父年号,姓阮;国人最忌言王名)据陇奈(今嘉定省),泰德(未详其姓亦年号)据新州(今定平省),光中(姓名未详,本贾人,居西山社,自称西山王,人呼西山贼,僭号光中)据顺化(即富春);各王一方,结为兄弟。泰德死,其子为臣下所逼,走依光中。光中谋死之而夺其国。嘉隆怒,起兵攻讨,破新州城,以驸马镇守之。光中遣其少傅及大司徒以兵围新州,数年不克,复遣都督增兵力攻。城中食尽,援兵远来疲乏(新州北去顺化十一日、南去陇奈二十余日),战屡败,城陷,驸马自焚死。都督移兵向陇奈;嘉隆兵溃,弃城入海。光中益强,兼并东京,代黎氏为王。方嘉隆之入海也,海寇何献文(粤人)率数百艘围之,嘉隆计窘,乃衣冠出舟上,呼曰:『我陇奈国王也。今国灭,将适他国乞兵复仇,舟中无所有,害我无益!若能悉众相助破敌,功成之日,愿以国并分而王之』。献文喜,遂与设誓,同适暹罗国,乞精兵数万,分道夹攻,拔陇奈、新州二城,乘胜攻克顺化,进取东京。光中率余众遁入山,其少傅、大司徒从间道走东京,为伏兵所获,嘉隆涂为蜡炬,生焚祭驸马;东京亦降。安南之地,悉为所有。改陇奈为嘉定,东京为升隆。纪元嘉隆,取起于嘉定、成于升隆也。位号已定,遣使赍表奉贡天朝;寻改封越南王。割一郡之地授献文。献文不敢抗,卒以党少力微,土人不服,弃而他去。嘉隆心德之,常厚视唐人。今国王嗣政十余年,亦加惠如昔,商旅安之。

  后嘉定守将据城反,一日陷四府,客民多从之者。王遣师攻围数年,不下,折兵五万余(多被城上滚木压死)。嘉定人知王与暹罗有隙(暹罗前以兵助嘉隆得国,嘉隆感其恩,岁遣数百人往返彼国听役,瓜代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