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听其便,不得交匪人冒领转卖,沦落贱类,是为至要。

  一、收养如人数过多,分发各厅县酌量留养;想父母斯民者,无不乐从出。三月以后作何安置,遵照章程妥办。

  一、澎地本境好善绅民,就近查照章程收养,更为妥便。

  一、台地绅商,有如愿倡首题捐、随缘乐助、公议收养,如有赢余,即由董事派妥人到地周济,较之建坛设醮、迎神赛会花费千百元求福于冥冥者,不更为有益耶?仍将收养子女姓名、年岁由首事开单,于每月朔望日送辕查考。

  与沈清如书

  昨有告示,以各属绅商或盖草藔、或施粥赈、或修筑田圳,因己及人,或葺治桥路,以工代恤,由该地方官查明姓名及捐用钱数,造册送俟酌办给奖。此以安灾民之心而劝好善者,以励将来也。收养流丐及一文缘,皆智竭力穷万不得已而为此。现在所收流丐,附近军工厂买屋以居,拟令挑沟开港,以免闲游生事。昨有十七、八岁流丐,问之曾读孟子到告子章,或能背诵大学一、二章,因穷苦好赌,被父兄逐出,在外将饥而死,令收入厂,日给两餐,酌予衣履。附近有义塾两处,令其师收而教之,数日后,其家闻之,仍收领而去。谓此事必不可行者,皆素无不忍之心者也。将来拟将此项专归道署独捐,或于官捐项下支用,民捐同官捐余款全储道库,遇有地方急用,与各绅董会议再动。收养至来年二月为止。届时明白晓示,夫而后知此心之无他也。些小之事,费无数周折,有益地方之事之难办也如此,无怪一切因循废弛,以为相安无事耳。

  近来由台防厅配船回内者,以次行之,亦无阻碍,亦有外省幕丁役人,流落年久者,藉此内渡,其用项于官捐内动支,以有幕丁捐项在内故也。各属能实力照此行之,非为沽名、非为求报,行其心之所安而已矣。

  发圣谕广训札

  前在山东州县任内,准藩署刊发圣谕广训衍义一书。除朔望循例率师生敬谨宣讲外,于三八大堂放告之期,署前恭设高案,派礼书声音高朗者读一、二条。乡民环听如堵。下乡勘验事毕,即于集场或乡村内,令随行书吏讲数条,俗言里语,妇孺皆能通晓。书院课期及查义学之日,选诸生一人,每期诵三、四条;周而复始,酌加奖赏;书吏给茶资数百文。行之几及二十年。后至蜀、至闽,亦如之。

  及巡台时,土民言语不通,则以土音译诵。台署旧有刊板,名为「直解」,与前书相同。此书成于廉熙年间,并行之海外已久,重加刊订,分送僚属,行箧中尚存一本。江友竹太守现已翻刻工竣,即刷订另备公牍转发。其中息诬告一条,由弟署先付梓印送,包封寄达,即祈分给各属,广布城乡。有一、二人感悟,即有一、二人受益。俟全编送到,似可饬属查照恪遵办理。升任时并当交代,以免遗佚。言教不易从,亦尽此父母师保之心而已。
 
三、艺文

  致徐松龛、裕仲山、武次南公札

  瀛洲校士录序

  祭溺海兵民文

  重修台湾昭忠祠碑

  寄爱棠大司空书

  浮海前记

  亦佳室诗文集跋

  祭殉难各官文

  记台湾草木状

  斐亭偶记

  味腴堂诗稿序

  东瀛试牍三集序

  虹玉楼赋选序

  恭跋孝经正解

  流风遗泽书册跋

  祭告城隍文(戊申晦日)

  告城隍文(辛亥晦日)

  告城隍文(壬子晦日)

  祭海文(一)

  祭海文(二)

  七月中元祭文

  测海录序

  放鼋记

  书仲弟诗札后

  兵鉴自序

  寄门人毛寄云御史书

  书林文忠公手札册(金眉生藏)

  创建雷祖庙记

  高南卿司马行状

  陈笋湄先生年谱序

  台湾周邠图(维新)岛上阐幽录序

  渡海后记

  觉岸图记

  杨述臣一经堂诗录序

  王文慎公遗稿序

  致徐松龛、裕仲山、武次南公札

  自登程以后,不令驿站传知,不欲以素衣栾栾扰及邮亭。且苫块余生,遑求安饱?唯栖息无方,不能不暂借一椽之地。沿途有强留作东道主者,殊可感也。二十一日,行至延津,驿舍皆已人满,旅店实不能容。或曰:城中有大厦,驻宾旅,盍往居乎?因趋往视之。日已夕,令眷口先行。小妾前一日过岭时,舆几覆,怀妊欲坠,亟求栖止。又大雨骤集,不得已排闼而入。门者麾之曰:内有官眷,毋得擅进。雨益甚,姑舁舆至庭。又逐之出,乃下舆入耳室,倚门捧腹而立。余至已昏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