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则海口错综,西如高、廉、雷、琼海口,东如惠、潮各口,皆由书吏承揽监督;辖千余里之税口,委用数十书吏,稽查稍有不密,或不免滋生弊端。而闽则口岸无多,每总口向派协、佐领等一员专司稽察,胥役尚不敢多方朦蔽、挟持以逞其私。令若改归督臣兼理,督臣任兼两省,案牍纷烦,近复更以台防紧要,既不能躬亲琐务,仍须抡委平时可信之员前往勾稽,与派协、佐领等官亦复何异!若派大员分驻总口,诚恐收数未增而耗费转巨。倘章程不能画一,稽查偶有未周:或初年竭泽而渔,而来岁难乎为继;或一时损下益上,而久则百弊丛生。喜事纷更,效略未睹;更滋纷扰,抑又何裨!此大局之不可改者也。同治四年,今大学士左宗棠在闽浙总督任内视师粤东,粤海关税请由督、抚设关筹报;旋经广东督、抚臣陈奏请仍照旧办理,奉旨允准在案。今闽海关事同一律,臣等悉心会议、窃以为改章、循旧,其要总在得人。然改章则上智或难,循旧则中材可守;倘能剔除弊窦、招徕客商,官吏皆洁己奉公,榷务自日有起色。就目前闽关情形而论,似以认真经理,不宜改弦更张。至于虚心求言、正己率属,是臣庆春昕夕孜孜不敢稍懈者。臣璟同城咫尺,遇事亦与筹商;断不敢以任非己肩,遂忘规益。如有吏胥丁役侵蚀欺朦、收多报少,一经查确,亦当据贸奏闻,按律惩办,以期仰副圣主慎重关征之至意』。报闻。

  ——以上见光绪朝「东华续录」卷二十五(光绪二十五)。

  十二月丁酉(二十二日),允署福建巡抚吴赞诚开缺,仍督办船政事宜。

  光绪五年己卯(一八七九)春正月乙丑(二十一日),予台湾阵亡伤亡员弁、勇丁分别建祠。

  己巳(二十五日),调裕宽为广东巡抚,以李明墀为福建巡抚、陈士杰为福建布政使。

  ——以上见光绪朝「东华续录」卷二十六(光绪二十六)。

  三月己酉(初五日),予故阵亡福建提督林文察于漳州建祠。

  庚戌(初六日),命沈葆桢入觐,以吴元炳署两江总督并办理通商事务大臣。

  壬子(初八日),日本灭琉球,以其王尚泰归,改置冲绳县。

  闰三月乙未(二十二日),赏前福建巡抚丁日昌总督衔,专驻南洋,会同沈葆桢及各督、抚实力筹办海防;南洋沿海水师弁兵,统归节制。

  ——以上见光绪朝「东华续录」卷二十七(光绪二十七)。

  夏四月辛亥(初八日),何璟等奏:『福建省台湾府北路地方辽阔,前经奏请添设府、县。准到部议,以台北艋舺地方添设知府一缺,名为台北府;自彰化以北直达后山胥归控制,仍隶于台湾兵备道。其附府添设知县一缺,南画中枥以上至头重溪为界、北画远望坑为界,为淡水县:自头重溪以南至彰化县界之大甲溪止,其间之竹堑地方原设淡水同知应即裁汰,改设新竹县知县一缺;自远望坑迤北而东仍噶玛兰之旧治疆域,添设宜兰县知县;并改噶玛兰通判为台北府分防通判,移驻基隆地方:奉旨允准,转行遵办。嗣于光绪三年,又经奏准将淡水同知一缺裁汰,噶玛兰通判一缺改为台北府通判、移驻基隆;其噶玛兰旧治改为宜兰县,即以原设之通判衙署作为县署,县中公事均由台北府勘转。惟议设之淡水、新竹两县事属草创、头绪纷烦,未能同时并举;请将淡水、新竹两县暂由台北府兼摄,俟艋舺所属之地办有规模,再行分别添设以符原议在案。复查台北淡水厅辖自彰化县北界之大甲溪直抵基隆三貂岭下之远望坑止,计地三百四十五里有奇;其中沪尾、基础均属通商海口,华洋杂处、事务繁多,命、盗等案层见迭出。前因淡水同知不能兼顾,故请区分改设一府三县。旋议将新竹、淡水两县由府兼摄,系出一时权宜;察看情形,必须分设淡水、新竹两县,方足以资治理。刻下艋舺地方考棚,民捐民办,业经告成;学额已分一府三县奏请添设,明春即应考试。台北府衙署年内计可完工,诸务均已次第兴办,设县尤不可缓。其距艋舺十二里新庄地方,原有县丞一员;现艋舺既设府、县,新庄县丞应即裁撤,改为台北府经历,兼管司狱事务。淡水县应添设典史一员,新竹县即将竹堑巡检改为新竹县典史、宜兰县即将噶玛兰罗东巡检改为宜兰县典史。又台湾北路理番同知原驻鹿港,旋因内山开辟日广、番民交涉事件日多,经奏请将北路同知改为「中路」,移扎水沙连,钦奉谕旨允准;现在该同知业已移扎。鹿港亦为巨镇,商贾辐辏,且须稽查海口;距彰化县城二十里,该县不及兼雄。查有彰化县南投社县丞,堪以移扎鹿港。其南投地方逼近内山,亦须佐杂弹压。查台湾县巡检驻扎罗汉门,近来该处安静,以罗汉门巡检移设,即作为彰化县南投巡检;衙署仍旧,毋须另建。似此一为转移,地方实有裨益』。下部议奏。

  癸酉(三十日),调李明墀为湖南巡抚,以勒方锜为福建巡抚。

  五月庚子(二十七日),谕:『都察院奏:「福建职妇林戴氏以伊子林文明被杀冤抑、京控三次延不讯结,并该氏之侄林文鸾以伊父奠国、伊兄万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