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宝也。

  按:揆叙为满大学士明珠之子,词家纳兰性德之弟,继其父为宰相。雍正恨其党于廉亲王,几正青宫而夺其皇位,揆叙幸先死,乃御书"不忠不孝揆叙之墓"八大字,刻石立其墓前。阅近刻《黔南丛书》贵筑周渔璜起渭《桐野诗集》,杨恩元跋云:"先生有家书数通,其后裔今尚珍藏。有一函记在翰苑时事云:'将转御史,掌院徐潮,因先生考试浙闱不录其子,心怀忌嫉,欲乘机排挤出院,赖满掌院揆叙,重其文学,奏留之,仍居原职。而揆叙始终谓留周之举,实与徐掌院同意,君子也。'"云云。夫徐潮世称名臣,谥文敬,李次青《先正事略》极推重,揆叙则世宗诋为不忠不孝者,徐蔽贤而揆知人,洵稗史足征也。

  钱名世,字亮工,江苏武进人,以探花及第,有才名,其佳作在《江左十五子诗》中,宋牧仲抚吴时所刻也。年羹尧抄没时,发见名世赠年羹尧诗,有"分陕旌旗周召伯,从天鼓角汉将军"之句,雍正阅之,大为震怒,革名世职,驱逐回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又命廷臣各赋诗痛骂之,亲定甲乙,以赠其行。鹤亭官京师时,曾见一殿本,雕写极工,宣纸印题曰"御制钱名世",其第一名诗有云:"名世竟同名世罪,亮工不减亮工奸。"所谓"竟同名世罪"者,谓戴南山(名名世)以滇南文字狱被诛。所谓"不减亮工奸"者,亮工为周栎园名(栎园列入贰臣传中),为闽督所参,曾入刑部狱也。又御书"名教罪人"四字制匾,命名世奉归,悬之厅事。每月朔望,常州知府、武进知县,亲往审视,如不悬挂者,白督抚奏明治罪,真喜怒以为儿戏也。"御制钱名世"书在北京遍访不得,藏书家亦鲜知者。


徐乾学祖孙父子

  昆山徐健庵祖孙父子事,合《东华录》、《刑案汇览》诸书及他种遗事,连贯记之。

  昆山徐乾学、秉义、元文,顾亭林之外孙,兄弟鼎甲、尚书、总宪也。乾学健庵有子五人,皆翰林。孙陶璋,状元。自健庵子名骏者,以翰林累文字狱,处斩,家道遂微,移家安徽,今则昆山鲜徐氏子孙踪迹矣。

  徐骏幼年读书,最凶顽,所延教师,穷秀才也,课骏书,日肆夏楚,骏恨之,阴置毒药,毙其师。骏登第,有知其事者,皆呼"骏为药师佛"云。

  逮雍正初,文字狱兴,骏作诗,有"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句,有人告发,谓骏思念明代,无意本朝,出语诋毁,大逆不道,交刑部按实治其罪。刑部开堂大审,骏昂然自负,大备证辩之词。升堂就案,举目视承审司员,年未过三十,俨然毒毙之教师也。骏骇极,手足失措,神智恍惚,承审所问,逐条承认,口供画结,奏明处决,一时传为因果之报。

  自徐骏伏诛,徐家望族,日趋凌替,虽陶璋亦以修撰终身,毫无建白。考《东华录》,健庵亦因援引诗句奏参,随带书局回籍。郭参徐乾学、高士奇摺曰:"万方玉帛归东海,四海金珠进澹人。"外间流播,其苞苴贪污可知云云。康熙宽大,谓若辈一巾寒素,幞被来京,今则高门大厦,居处辉煌,不必深究,原品回籍可也。若处雍正朝,岂容携带书局随行乎。

  徐氏离籍昆山,全家入皖。后有安徽翰林徐宝善者,即健庵之后。最后有徐谦者,则宝善之后。


徐乾学后嗣悲式微

  徐健庵所居之府第,乃尚书第,在昆山城内西塘街,因健庵曾任刑部尚书,故名。当时藏书丰富、名满天下之传是楼,即在尚书第内。自徐氏子孙式微,所藏善本书籍,大都流入他家,而楼亦废,今其遗址已渺不可寻矣。惟尚书第之产权,迄民初犹保存于徐氏后裔手中,后出售于安福系巨魁王揖唐。王为表示纪念起见,曾自名为后传是楼主人。抗战胜利,王为汉奸犯,由昆山县政府将该项产权没入公家。又徐氏家祠,在昆山城内东塘街,至今徐氏后裔仍有居于此者。

  昆山徐氏三兄弟,长乾学,次秉义,幼元文,系不同科之状元、榜眼、探花,同胞三鼎甲盛事,为中国科举史上少见。论其官阶,乾学官尚书,秉义官侍郎,元文入阁拜相。乾学最渊博,著书中以《资治通鉴后编》最著名,原稿至今尚在。民国二十五年浙江省立图书馆主办之善本展览会,曾参加陈列。

  按:民初予在北京,八大胡同,灯火繁盛,朝官豪富,文入学士,车水马龙,尤以陕西巷醉琼林对门之聚福清吟小班,为首屈一指。班主妇徐娘,自称昆山人,为徐健庵尚书之后裔;养女凡三人,年龄与徐娘不甚悬殊。一曰花远春,颀人肥硕,谈笑风生,杨皙子嬖之,作文论事,皆在远春内室。《筹安会宣言》、《君宪救国论》,皆起草于远春妆台之上,所谓"温柔不住住何乡"也。次曰小阿凤,湖北人,年最稚,歌曲名动一时,而貌仅中人,瘦小有风致,财政总长王克敏嬖之。当时有"湖北三杰"之目:其一为黎元洪副总统,曾任大都督,为官界中第一人;其二为谭鑫培,为伶界第一人;三则小阿凤,为花界中第一人。克敏纳之,今则子女成群,已为人祖母矣。

  某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