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由守备不半载擢至总兵。是以人人效命。有进无退。成此大功。尝观士庶之家。其主者庀家事早作夜思。不自暇逸。未有不大其门户。寖昌以炽。况  圣天子以聪明天亶之资。顺天心。仗国力。本健行无息之精神。运旁烛无遗之筹略。事半功倍。固早在烛照数计中。而非恃天幸以集事也。然则功不虚立。事不幸成。有如是之  神圣。乃有如是之功勋。历观史册。汉唐以来。何代可以比隆也哉。臣昔直军机处。正当平定准夷回部之时。睹记最为亲切。兹撮叙方略。益得印证。故所记较详赡。庶不徒铺述麤近云。

  与鄂张两相国论西兵书 
方苞

苞闻出位之谋。先圣所戒。然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庶人。周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王与三公六卿以进而问焉。以食土之毛。皆有忠君爱国之心。而询于刍荛。所以尽天下之耳目思虑。以广忠益也。而士之义。又与庶人异。学先圣之道。仁义根于心。视民之病。如吾兄弟之有颠连焉。视国之疵。犹吾父母之有疾痛焉。故先王之制。使士传民语。则己所欲言。得自达于君。或因公卿大夫以达。可知矣。荀卿论将以为事莫大于无悔。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往岁西师坐失机宜。而可悔者多矣。主将之不能料敌合变。偏裨之中。亦无卓鸷而能应猝者。具见矣。苟非吾  君吾相。先定其规模。以固根本。而徐俟孽贼之瑕衅。则异日之悔。且有不止于是者。苞荷  两朝  圣主如天之恩。辱两相国知爱。不以众人相视。且有故旧之情。过越寻常之义。苟知而不言。是伤仁而愆义。故敢冒陈其大体。惟详择焉。 一古者守在边塞。而 本朝之守在四十八家。故谓策旺小丑。无事诛锄。皆愚儒也。悬军深入。士马力竭。彼更迁徙鸟举。则我师不战而自屈。且山谷阻深。径路盘互。设以偏师截我辎重。其害将不止于无功。此有心者所同知。有口者所共言。无俟苞之渎告也。苞所虑者。守非其法。与无守等。且将为 国宿忧。而别生瑕衅耳。古之制驭戎狄者。必设间示弱。诱使深入。而后能一举而踣之。姑勿远引。   圣祖仁皇帝亲征噶尔丹。惟诱至昭木多。故西师得而要击之也。往年之事。苟主将好谋。偏裨材武。用昔人易将减之法。设伏警备。而大创之。则其气夺。其谋沮矣。即来寇者他部。使孽贼闻之。亦足以折其奸心。明者不悼往事。苟能惩此而定兵谋。易前辙。未必非我 国之福也。军志曰。攻不足者守有余。今若易攻而为守。则用其兵之十三。用其财之十五。而泰然矣。十取其三则兵精。以财之五养兵之三。则士宿饱而能力战。贼不至。则以休吾力。而尽之于沟树垒屯。贼至。则以逸待劳。以锐击罢。既得人和。又乘地利。可使匹马只轮不返。是谓 庙谟精神可以折冲者也。 一自孽贼跳梁。   先帝命设守于阿尔太。以护西北旧属诸部。设守于巴里坤。以镇青海新附诸部。近闻大军所驻。过此各千余里。按以兵法。急宜撤还故地。盖以言进剿。则去贼界尚远。而马力既竭之后。挽输倍难。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也。迩来变计。粮至察汉溲儿交替。更易车马转运到军。其地之人。甚以为苦。恐亦未可长久。以言设守。则我军撤回千余里。贼若来寇。亦更远千余里。其力愈疲。其心愈孤。而我师得还久驻之地。众心安定。气势自倍。去大军百里。各设左右翼。驻以偏师。为角犄之势。并筑城堡。城堡之外为濠垒再重。可树则树之。近泉则沟之。濠外错设梅花坑。及品字坑。贼至则所寇之地固守。而两军各出勇士。每夜更番篝火。以炮击其营。使贼惊起。则速归本军。夜再三至。贼昼夜不得休息。兼旬之内。未有不遁者矣。待其将遁。而或截其归途。或冲其肘腋。内外夹攻。不尽歼。必大创矣。此所谓帝王之兵。以全取胜者也。 一兵不在多而在精。况远戍荒徼。势不能多。但使将得其人。士皆壮猛。衣粮倍加。乐佚轻战。则一可当十。假而饥寒羸怯。虽多无益。且虑心怨气馁。临敌恐骇。一队奔溃。合军摇心。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阿尔太之地。山盘纡。径路回互。我军设守。则形势可据。贼欲来寇。则顾盼恫疑。又喀尔喀诸部。与彼世仇。而托我宇下。便于征调。大军五千人。左右翼各二千人足矣。巴里坤地势平旷。饷道少近。大军可万人。左右翼四五千人足矣。以情势揆之。大军所驻。贼必不敢再窥。主阃外者不徒尚健勇。必得有文武材略识大体者。驻阿尔太。则于西北旧属诸部千里之内。其酋长之智愚。卒伍之勇怯。必周知之。尝试剂度而勤抚驭。俾缓急能为我用。驻巴里坤。则于青海诸部及近边杂番。必开以威信。使知作慝则势必翦除。顺服则永得安集。而又严关塞互市之禁。使其贵贱男女日用必需之物。非诚附于我。将不可得。则孽贼之党日披。而我军之势愈壮矣。

一塞外凡有山之地。其旁即可耕种。又民物所聚。则天地之气应之而燠。热河风气早寒。及   圣祖皇帝每岁驻 跸。农商辐辏。遂与内地无异。山腰侧。皆宜四种百蔬。其明效也。阿尔太山谷回互。最宜屯田。巴里坤虽无高山大陵。尚有平冈小阜。傍近土鲁番之地。水泉皆热。颇宜稻。况无山之地。但能筑短垣。高至寻丈。蔽遮西北疾风。以护新生弱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