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人攻盱眙。太守沈璞。与徐兖二州刺史臧质拒却之。露版以闻。夫以一城能拒却三十万之众者。其城谅非小矣。南宋绍兴六年。枢密使张俊屯盱眙。经略淮西。宋嘉定十一年。修盱眙军城。明建文四年。燕师南下。克盱眙。前志云。城自永乐间废。或云靖难时。燕人恐王师据城击其后。乘胜堕城。或云。燕王登位。听堪舆家言。城与祖陵反背。故废之。史无明文。世远不可得而知也。余吏兹土。巡行山。见遗砖断石。零落于荒榛野蔓间。询之父老。言城址袤延上下。旧有六门。今存其一。所谓淮汴门也。窃念官民廨宇库狱。生聚所在。乃常如传舍僦居。而邑治四郊。南则山原旷莽。其北波涛汹涌。村庄稀少。镇集寥阔。日夕则柝铃传呼。篝灯宿火。恒有戒心。未可以为安也。更有进者。 国家景运方隆。兆卜亿年有道矣。然而安不忘危。未雨绸缪。深计者恒思王公设险之道。万一中原小警。一旅浮淮而下。傍崖登岸。盱无城守控制。即可透漏淮扬。沿江空列堡戍屯兵。而别径可通。不踰时而达瓜步。则江防亦为无用矣。诚以盱山作城。淮水为池。屹然金汤在望。形格势禁。则一城之建。岂不贤于十万师哉。废城规制小少井。苟断其樵汲则危矣。又四山在外。若凭高以火攻城。内无以拒也。而滨淮无障舟师亦易踄崖。今宜于上龟山观星台天台山戚家山象山。山顶筑垣塞。其缺处为门。包连山下市廛。于水滨垒石置堞。随势高下。其长不及十里。则险阨尽守。安危俱有所恃。比年河淮泛溢。山境又值旱蝗。近稍得岁。闾阎甫就休息。予乃深虑日后之事。闻者将疑为迂阔。不知见以为迂阔者。有时而不迂阔也。若夫察民情。辨土宜。振纲纪。辑宁而和会之。以尽其保障之责。予日夜有志焉。而愧其未逮也。

  陈洞庭湖情形疏雍正二年 
湖南巡抚魏廷珍

臣查湖南地方。最险要者。惟洞庭湖。自到任以后。即差人里外探视。一年之间。已三次出入。备悉情形。极为安静。臣谨为  皇上陈之。查洞庭湖为楚南诸水所汇。成为大湖。其中惟湘沅澧三江之水最大。其湘江自南来入洞庭之南口。有长沙协副将兵在上流防之。其沅江自西来入洞庭之西口。有常德提督标兵在上流防之。其澧江自西北来入洞庭之西北口。有澧州参将兵在上流防之。其洞庭湖水之出口。在东北岳州下流直达武昌。有岳州参将兵在湖口防之。又有洞庭水师副将兵。一在常德。一在岳州巡防。此洞庭湖之周围设兵安塘。俱有规模也。至洞庭湖之中。虽有数山。皆是孤立。无曲港泊舟之处。其中所用米粮。多仰赖于四岸州县。况既无泊舟之处。而匪人亦不能作巢穴。所以至今安静。臣常差人过湖往探。其水自春至秋。正泛涨之时。一片汪洋无际。及至冬间。众水归壑。各处洲渚毕露。水涸沙长。其深者不可测。其浅者仅深尺余。舟到其中。往往阻浅。不能通行。所以湖之里外。帖然无事。此洞庭湖目前情形也。理合具折奏 闻。

  游北固山记 
周镐

游焦山后二日。康先生相邀游北固山。旧侣咸集。继至者则观察使奉天董公。江宁守营山宋公。六合令濮州葛公。宝晋院长晋阳卫公也。山如龙珠。半吐江口。南拄铁瓮城。危径如线。设席山巅之石帆。轩窗洞开。左金右焦。侍立献奇。大江东走。长风驱之。入帆腹。辄欲飞去。因各拊掌浮白。夫北固山于历代干戈之际。江南第一扼塞险要处也。昔三国时。孙刘对垒。宿重兵于此山。相传有藏兵坞。走马。其后谢安蔡谟。皆于山上作库储军资。梁天监中西丰侯正德守朱方。武帝巡幸。始辟山路。唐李德裕观察浙西。益扩基宇。资屯守焉。山之系重江南如此。自宋米苏诸公。相率为觞地。明太祖复召见耆儒丁熙拱等于山下。而文明之气日开。然东逼海门。北对瓜步。一有警发。兹山实当其冲。故守斯土者。必极一时之选。始克胜任。国家承平百数十年。凿齿雕题之境。纤尘不扰。兹山包裹内地。为都人士赋诗饮酒之场。而又得慈惠之师如诸君子者。相与抚循生息。镐以江左下士。亦得歌舞衎乐。从几杖以游。未尝不叹国家休养之深。而诸君子之遗惠于江南者。将与山并寿也。夫古之善游者目无虚视。耳无虚听。足无虚步。往往因山川之险易。度守御之形胜。宴安而豫图之。而又恐民之不可以无事动。且日久而防其废弛也。爰假观游之说。创为僧寮道院。俾愚民乐于趋奉。增新补旧。而不至于坏。守土者又复岁时登览。节劳佚而察灾祥。此伏至险于大顺之中。而国家所以长治久安者也。然则游亦乌可少哉。临风酹古。亦并以达诸君子之意而书之。

  论舆地之学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

杜佑通典州郡门序。自云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辩区域。征因革。知要害。察风土。纤介毕书。树石无漏。动盈百轴。岂所谓撮机要者乎。如诞而不经。偏记杂说。何暇举。或览之者不责其略焉。自注云。谓辛氏三秦记。常璩华阳国志。罗含湘中记。盛宏之荆州记之类。皆述乡国灵怪。人贤物盛。参以实证。则多纰谬。既非通论。不暇取之矣。吉甫进书表。亦云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