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吕蒙曰。皖地肥美。若一收熟。彼众必增。于是攻皖破之。遂为重镇。曹叡太和二年。遣曹休侵吴向皖。满宠上言。休所从道。背江傍湖。易进难退。此兵之絓地。若入无疆口。音无限隔也一云无疆口在桐城县夹石东南宜深为之备。晋咸宁四年。吴人大佃皖城。王浑遣应绰击破之。其地上控淮淝。山深水衍。战守之资也。徐氏锴曰。皖之为地。中国得之。可以制江表。江表得之。亦以患中国。吴孙权克皖。而曹操不宁。周世宗平淮南。而李氏穷蹙。形险说。大江合九江鄱阳之水。东北经流府城东西南三面。而小孤山旧为大江控扼处。屹峙江北岸。孤峰峭拔。与南岸山对峙如门。大江之水。至此扼束而出其下。深险可畏。元人立铁柱于此。曰海门第一关。余阙守安庆。倚小孤为扞蔽。遣将率水军戍此。陈友谅自上流引军直捣山下。戍军败走。安庆旋陷。明时宸濠之变。赖安庆守臣。能挫其锋。是以南畿无患。小孤者。安庆之门户。而安庆者。金陵之门户也。

 读史方舆纪要诸序。议论阖辟。凌轹古今。然多言取而罕言守。言攻而不言防。乃抢攘策士之谭。非承平经国之计也。且多明季情形。与今日不切。故止录其山西河南山东湖广江苏五条。稍及防守者。而亦各汰冗词。存其梗概云。

  论山东 
顾祖禹

天下大势。莫强于秦。莫雄于楚。古今不易也。然而运会所驱。时势亦异。若言今日咽喉。则断以三齐为首。何则。地则南北要害也。而积贮天下之大命也。漕渠中贯于山东。江淮四百万粟。皆取道焉。繇徐沛北境。以接于沧景之南。几八百里。而南旺分南北之流。高下悬绝。于是相地置闸。随时启闭。以为挽输之助。脱有不逞之徒。乘间窃发。八百里中。丸泥可以塞也。蚁孔可为灾也。吾虞南北咽喉。忽焉而中断耳。或者曰漕舟必出于山东。故山东能为京师患。若修元人海运之制。风帆顷刻。竟抵京师。则山东必无能为害矣。曰。山东不滨海为国乎。自滨州沾利之间。取途渤海。竟指天津。不过五百余里。繇登莱而指旅顺口。亦不过五百里。天津。河漕海运之道所辏集也。登莱旅顺间。又海运之途所必经也。脱有狡狯之徒。凭依岛屿。辽碣以南。沧瀛以东。所在起。海运其能以无阻乎。然则将奈何。曰。山东者。驭之得其道。则吾唇齿之助也。失其理。则肘腋之患也。吾尝俯仰古今而知。能为幽燕利害者。必于山东。

  论山西 
顾祖禹

按山西居京师上游。表里山河。称为完固。且北收代马之用。南资盐池之利。因势乘便。可以拊天下之背而搤其吭也。说者曰。大同于京师。尤为建瓴之势。朝发白登。暮叩紫荆。则国门以外。皆战场也。往者土木之变。敌虽深入郊圻。赖大同犄其后。故不能以得志。嗣是关门告警。未尝不以大同为锁钥之寄。且夫天下之形胜。莫若陕西。赵主父攘地至云中九原。遂欲直南袭秦咸阳。秦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既又使蒙恬除直道。自九原抵云阳。张仪之以秦胁燕也。曰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唐范阳之乱。李泌议遣安西西域之众。并塞东北。自妫檀南。取范阳。然则左顾范阳。右顾咸阳。燕秦快捷方式。皆道出大同也。近时为门户计者。切切于议屯议戍议转输。而边事日棘。嘉靖中。督臣翁万达上边议。谓山西太原大同。皆与京师相表里。防维最重。山西镇边。起保德州黄河岸。迤逦而东。历偏关。抵老营堡。实二百五十四里。大同镇边。起鸦角山。在老营堡东北界迤逦而北。东历中北二路。抵东路之镇口台。在天成卫东北界实六百四十七里。而宣府镇边。起西路之西阳河。在万全右卫西南界迤逦而东北。历中北二路抵东路之永宁四海冶。见直隶延庆州实千二十三里。共一千九百余里。皆逼近寇境。险在外者也。所谓极边也。山西镇。自老营堡转南而东。历宁武鴈门北娄至平刑关。约八百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之境。历龙泉倒马紫荆之黄土口在倒马关西北插箭岭浮图峪俱见广昌县至沿河口。在直隶漆水县东北又东北即房山县境之高崖口约千七百余里。又东北为顺天境。历高崖白羊至居庸关。约百八十余里。共千五十余里。皆峻山层冈。险在内者也。所为次边也。外边之地。有险夷迂直。总而较之。则大同最称难守。次宣府。次山西之偏老。分而言之。则大同之最难守者北路。而宣府之最难守者亦北路也。山西偏头关以西。百五十里。恃河为险。偏头关之东。百有四里。则与大同之西路略等。内边可通大举。惟紫荆宁武鴈门倒马龙泉平刑诸门隘。然寇山西多从大同入。犯紫荆必从宣府入。外边内边。唇齿之势也。

  论河南 
顾祖禹

河南古所称四战之地也。然古之取天下者河南在所必争。及天下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有不能终日之势。故守关中守河北乃所以守河南也。古未有不可守之地而可以言战者。李光弼所以宁去洛阳而守河阳也。以大梁而战于城下。犹有自全之策乎。故今日之以河北三郡而附于河南也。此固国家犬牙相制之意。出于山川条列之外者也。夫河北之足以制河南也。自昔为然矣。客曰。子不闻南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