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玫瑕则坚者瑕。是也。深之至于无形。藏奇于正。藏正于奇。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兵志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胜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察虚实。明坚瑕。善奇正。此兵之三宝也。兵志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养民气。定军志。知己之谓也。审敌情。知彼之谓也。夫是之谓三要。三要由二本。何也。将兵之道。宽严无定。用必严为之体。故兵家与刑名家相丽也。动静无常。形必静为之君。故兵家与阴符家相资也。刑名不必兼兵。兵家未有不兼刑名者。阴符不必为兵。兵家未有不为阴符者。故曰。三要由二本。因四家之长而利导之。将略具是矣。任将之道奈何。在一事权。将曰民可用矣。则用。将曰民不可用。勿用。将曰军可动矣。则动。将曰军不可动。勿动。将曰敌可乘矣。则乘。将曰敌不可乘。勿乘。如是则法不挠。机不窒。然而能任将者。必先能择将。能择将者。必先能择相。此三能者。将将之微权。不可不察也。将将将兵之略。尽此乎。虽然。于孙吴则既优入其域矣。以孟荀言之。则未也。何言之。曰本计不存焉。则孙吴者是内国之斧斤也。厉其外。其内。亡可翘足而待。

  春秋左传兵谋表序 
顾栋高

史称关壮缪好左氏。讽诵略皆上口。而岳忠武尤好左氏春秋。尝曰。用兵在先定谋。栾枝曳柴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皆谋定也。二公佐汉宋中兴。而生平经略。靡不由于左传。甚哉经术之足以戡乱也。余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列国交兵。其行军用师屡矣。春秋以前。为汤武之仁义。春秋中叶。为桓文之节制。逮其季年。吴越用兵。则以蛮夷轻生狎死之习。运后世出奇无方之智。而郑宋交取师。为战国长平之坑所自始。世运迁流。岂一朝一夕之故哉。传文所载。初年仍古法用车。最后毁车崇卒。吴楚越则用舟师。其用兵之制。曰偏两。曰卒伍。曰乘广。曰游阙。其陈法。则为鹳为鹅。为鱼丽之陈。为支离之卒。其两军交锋。则曰挑战。曰致师。曰夹攻。曰横击。曰衷。曰萃。曰覆。曰要。其假物立威。曰蒙虎。曰燧象。大抵世愈降则战愈力。而谋亦益奇。综其大要为类十有二。曰息民训卒。曰知彼知已。曰设守要害。曰亟肄疲敌。曰持重不战。曰毁军设覆。曰先声夺人。曰先入致死。曰攻瑕必克。曰乱敌耳目。曰乘其不备。曰要其归路。胪而列之。俾知儒者中当具有武事。匪徒侈文雅章句之业而已。

  读陈龙川酌古论 
陈斌

古今变以神察。兵以机发。而皆不可以豫言。况事后邪。龙川陈氏酌古论。由千余年兵家成败之迹。而欲以一人之智尽其变。岂竟前人失之。后人得之哉。此其所筹。即十得五六。而苟无其本。则亦虽奇而不足用矣。三代以上。战守皆正兵。秦汉以后之用兵者。守以正。战以奇。备敌以正。胜敌以奇。其隽功殊烈。克除天下之大毒。而立去生人之久痛者。莫不能用奇矣。然成军十万。无数千蹈凶入陷之死士。则不可以用奇。行军千里。无数辈出鬼没神之间谍。则亦不可以用奇。吾观握奇之家。夙谋而成。临战而败者。有之。夫岂非死士不附贵将。间谍不由公赏。恩动义结。尝恐不得。而况无专阃之帅。而况无猝应之饷。投机之会。转瞬莫及。虽欲用奇。何自而用之哉。杜牧有言曰。上策莫如自治。此用奇之本。而所谓最下策者浪战也。若决胜而犹待两陈之间。非浪战乎。故之儒者必知兵。然不必言兵。范文正之备敌。王文成之胜敌。盖兵在中。虏在目中。而不可殚言也。宜龙川悔其妄作也。

  五形 
唐甄

鸡之斗者。两距相拒。不知其它。狗之斗者。两牙相啮。不知其它。吾笑拙兵之智类鸡狗也。正道之上。我之所往。敌之所来。我之所争。敌之所御。不可以就功。善用兵者。不出所当出。出所不当出。无屯之谷。无候之径。无城之地。可以利趋。能趋之者胜。必攻之地常固。必攻之城常坚。必攻之时常警。不可以就功。善用兵者。不攻所当攻。攻所不当攻。欲取其东。必击其西。彼必不舍西而备东。欲取其后。必击其前。彼必不舍前而备后。此人情所不虞也。能误之者胜。万人为军。不过万人。五万人为军。不过五万人。十万人为军。不过十万人。我有此众。敌亦有此众。不可以就功。善用兵者。不专主乎一军。正兵之外有兵。无兵之处皆兵。有游兵以扰之。有缀兵以牵之。有形兵以疑其目。有声兵以疑其耳。所以挠其势也。能挠之者胜。此三奇者。必胜之兵也。少可胜众。弱可胜强。昔者唐子试于蜀。同舍生九人。有馈筩酒者。五人者据之。四人者弱。争之不得也。乃择奴之捷者。教之曰。我噪而入。彼必舍瓮御我。汝疾入取之。于是声噪而攻堂之左。彼果悉众御我于左。五人者胜。而反饮。已亡其酒矣。善用兵者。如唐子之取筩酒。可谓智矣。鼠之出也。左顾者三。右顾者再。进寸而反者三。进尺而反者再。吾笑拙兵之智类出穴之鼠也。人之情始则惊。久则定。惊者可挠。定者不可犯。善用兵者乘惊为先。敌之方惊。千里非远重关非阻。百万非众。人怀干面。马囊蒸菽。倍道而进。兼夜而趋。如飘风。如疾雷。当是之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