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循良子惠。驻防兵饷。各项存。俱以银七钱三。照数收支。其有奉行不力。稽察不严者。一以火耗私派之例按之。银价不昂。则钱值不诎。费无弗节。则用无弗备。丰不苦于谷贱。而歉亦何患于籴贵。诚如是。不亦无更制之名。有利济之实乎。使天下之人视银如钱。视钱如菽粟。视菽粟如水火。而盈宁之俗不已成。仁让之教不已兴乎。淄川唐济武先生。学道林下。迨三十年。其学无所不窥。甚为诗古文无所不精诣。而尤于铜钞之议三致意焉。予之鄙陋。不足以发明其说。而窃推引之如此。若其诗古文诸体。为识者所竞赏。又何于愚言乎。囊底索钱。瓶中见粟。固将与山泽之共之。非敢以闻于当世之君子也。

  行钱议 
高珩

问曰。兵饷不足奈何。曰舍银行钱则足矣。曰银以易粟。何故舍之。曰今 国家无银。天下亦无银。而今年每粟六斗。不能易银一钱。比较敲扑而死者无算。终不能有银。地亩止出粟。原不能生银也。曰今钱法方苦壅滞。何以行之。曰铸当十当百之钱。则可以轻赍而行远。与银同矣。曰军民不肯流通奈何。曰封粮盐课关税必要钱。民间交易田宅。价值十两以下必要钱。则断无不行矣。人主之权。变化万物者也。可以顷刻变化人之贵贱。独不可以顷刻变化物之贵贱乎。但当行之以勇。守之以信耳。曰钱即铸矣。百姓能有银以易之乎。曰军前之粟贵极。而民间之粟贱极。即以钱收江北之粟。而各地铸之。饷军有余矣。即令贵籴民粟。民可以完粮而无敲扑之忧。此安民福民之急策也。况征之于古。刘备得西川。府库为军士掠尽。刘巴建议铸大钱。尽收所掠。而成都遂富。又宋朝严禁用银。此皆载在文献通考明甚也。即铜不足。以铁代之。不胜于纸钞乎。今言废银。人必大笑为狂。试问唐虞纳总纳秷。三代布缕粟米。唐之租庸调。曾有用银者否。自宋而降。妖孽乘权。酷吏贪官。埋藏馈送。莫此为便。故不可挽耳。苟能流金放银。杀珠殛玉。不患太平不立见矣。但家藏巨万之人。痛恶而百计挠之耳。查山左。明末每钱一百。买银一钱。康熙二年。至三百文。今遂六百有余。尚苦无银可买。是 国家未曾加赋。而百姓一年。若纳四五年之粮矣。今各县有储粟几百石。弃之携家而逃者。比比见告矣。来岁恐将益甚。逃愈多。地愈荒。而赋愈逋矣。何可不早为之救乎。救之之道奈何。曰。本省存可封制钱。本省兵饷可用本色。不独可令 国赋立办。而且民省火耗之费。兵省克减之费。况兵未尝即衣食银钱也。仍将卖买用之。则省其卖买之费。是于国于民于兵皆为甚便。独官吏之取火耗。纳贿赂。入囊。输苞苴者。不以为便。遂云不可行耳。或曰。钞法亦可救急。若大粮商税。非钞不收。则钞法立行矣。或误以为此止利民而不利国。非也。夫赋税之入。皆为兵饷官俸用耳。苟上操利权。出不尽而用不竭。又安用朱提为乎。禹贡纳秸纳秷。唐法为调为租。元明开国之初。皆以宝钞济用。不专重金银也。至兵饷当以屯田为上策。而现今陜西靖边诸处。兵皆半支谷麦。变通尽利。是在持筹者矣。

  请停鼓铸事宜疏康熙九年 
给事中姚文然

臣惟鼓铸之设。原以流通 国宝。不计乎多铸与少铸也。若多铸则期于生息矣。凡物先计其本。后计其息。铜者本也。其铸出新钱。所值之银者息也。既云生息。则必核铜之实价。以定铸本。而部颁一定之铜价。不可据矣。又必核钱之实值。以定铸息。而部算一定之值。不可执矣。臣查近日钱之所以有息者。以所收之铜。定为每斤六分五厘之价。而所放之钱。定为每千文作银一两之值。故算之有息耳。今各省开铸太多。则与昔大不同矣。何也。开铸之初。废钱壅积。尽化而为铜。又铸局少则用铜少。铜不踊贵。故部颁一定之价。每斤六分五厘而足也。今各省开铸。则各省采铜。铜之价每斤乃有贵至一钱。至一钱三四分者矣。各关采铜解部者。皆以铜少而贵。踰期久不到矣。傥此后铜价日贵。而部中仍以一定之价销算之。如广东省铸出新钱。七十二万一千文。值银七百二十一两。遵照部例销算。止应开销铸本银五百九十三两。尚获息银一百二十八两。若照地方时值工本计算。实用过铸本银一千四十三两。除照部例销算外。局官实包赔铸本银四百五十两。此等暂时犹属官吏包赔。久之不强派于商。必强派于民矣。是核其实乃加派也。而名之曰生息岂可乎。钱之时值。如米盐之时值。因地之宜。从民之便。不可以法令强定也。今京城钱值。约略每千文。不过值银八钱。若各省开局。铸钱愈多。则钱值愈贱。乃给旗下之穷丁。边腹之戍卒。驿递之马料役食。仍以一两之定价放之。而加以远道般运之脚费。见在如兴延各营。已有具呈泣控。情愿减饷。不愿领钱者矣。是核其实乃裁减也。而名之曰生息岂可乎。故论其名则铜虽日贵。钱虽日贱。而部中销算。铜有一定之价。钱有一定之值。则每年有一定之息。各省鼓铸。应停者不必急议停也。若核其实。则铸局日增。铜以日少而日贵。钱以日多而日贱。不急酌议停止。非惟无息。并耗铸本矣。各督抚疏请停铸。其不便于兵民之处。俱已详陈。无俟臣赘。而臣核实细算。更忧其于 国计有不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