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鸟船。断不能越吴淞而北。以争南粮也。沙船聚于上海。约三千五六百号。其船大者载官斛三千石。小者千五六百石。船主皆崇明通州海门南汇宝山上海土著之富民。每造一船。须银七八千两。其多者至一主有船四五十号。故名曰船商。自康熙二十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每年至上海者千余万石。而布茶各南货至山东直隶关东者。亦由沙船载而北行。沙船有会馆。立董事以总之。问其每岁漂没之数。总不过百分之一。今南粮由运河。每年失风殆数倍于此。上海人视江宁清江为远路。而关东则每岁四五至殊不介意。水线风信熟如指掌。关东天津之信由海船寄者。至无虚日。此不得以元明之事为说也。秦汉唐漕粟入关。未尝言官艘。唯刘晏传有宽估之说。谅亦杂雇民船。 国家除南粮之外。百货皆由采办。采办者官与民为市也。且间岁有采买米粮。以民船运通之事。而山东江南拨船皆由雇备。是雇船未尝非政体也。取其便适无他患。何必官艘哉。沙船以北行为放空。南行为正载。凡客商在关东立庄者。上海皆有店。有保载牙人。在上海店内写载。先给水脚。合官斛每石不过三百余文。船中主事者名耆老。持行票店信。放至关东装货。并无客伙押载。从不闻有欺骗。又沙船顺带南货。不能满载。皆在吴淞口挖草泥压船。今若于冬底传集船商明白晓谕。无论其船赴天津。赴关东。皆先载南粮至七分。其余准带南货。至天津卸于拨船。每南粮一石。给水脚银五钱。上载时每石加耗米三升。卸载时以九五折收。合计南粮三百五十万石。不过费水脚一百七八十万两。曾不及漕项十之三四。而陆续开行。二月初。江浙之粮即可抵淀。往返三次。全漕入仓矣。船商以放空之船反得重价。而官费之省者无数。又使州县不得以兑费津贴。旗柁名目藉词浮勒。一举而众善备焉。先期咨会浙江提镇哨招宝陈钱。江南提镇哨大小洋山。会于马迹。山东镇臣哨成山十岛。会于鹰游门。以资弹压护送。而淀津有拨船数千号。足敷过载。由淀津抵通二百里。无粮艘阻滞。挽行顺速。惟装卸及发水脚之时。若任吏胥克扣需索。则船商或畏怯不前耳。然悉心筹划。端意了此一节。亦非甚难之事。至行之有效。然后筹裁撤粮艘。安插柁水。清查屯田。其事皆有条理可循。而兹未遑及也。谨议。

  海运议 
施彦士

以今日而筹海运。其至便有四。其无可疑有四。昔邱浚虑海道不熟。拟募渔户造艘。往返十余次。以寻元人故道。隆庆间王宗沐以不习海道。有鹰游山之失。崇明沈廷扬生长海上。犹抗疏三上。始行踏勘小试。以渐加增。今开海禁百三十余年。江浙滨海。多以船为业。往来天津。熟习有素。皆踏勘之人。即皆历试之人。无庸另募屡试。其便一。昔人拟于昆山太仓起厂造船。然一经官造。率虚器不堪用。今沙船大者二三千石。小亦千余石不等。募其坚致牢实。百无一失。无庸另造。其便二。又漕运多置攒督官员。今即择船户殷良者督之。无庸另委。反多掣肘。其便三。其雇价似可照沈廷扬议。每石二两六钱。折合苏石六百余文。即以造船银。及旗丁行粮给之已省其大半。无庸另开帑藏。其便四。然而有疑大洋之险。或不免漂溺者。不知商民往来海外。遭覆溺者百不一二。又率在秋冬。若春夏二运。南风甚利。至为稳当。况兑粮时。原有每石加耗。今可量裁之。取一斗与船户。以备各船通融赔补。而正额万无一失。其无可疑一也。然而有疑改运后。旗丁难于安置者。不知 朝廷签丁所以济运。非为丁无生计。而以漕运济之也。况变通之初。即事有渐。近海如苏松常镇四十七帮。约计军船二千四百余只。每年约须造船二百数十只。今先举二百余船米数由海抵通。而省该丁造船劳费。仍给月粮。休归军伍。或别开屯田。俾安耕凿。以渐转移。有何不便。其无可疑二也。前嘉庆十六年筹办海运。督抚以十二不可行奏覆。所云头号沙船不过五六十号。海船不过带米四百石。此乃有意从少而言。若实计全数。则沙船大者二三千石。即慎重正供。七分装载。亦可装一二千石。况其余次号沙船。力胜一千余石者。亦不下千有余号。其无可疑者三也。至所称带米四百石。须水脚一千余两。就前明沈廷扬所议。每石二两六钱计之也。若就现在民价。每石一两四钱。每两折钱六百三十文。合足钱八百八十二文。而关东一石。当江苏二石五斗。则苏石祇须钱三百余文。即极贵之价。如沈议二两六钱者。折合苏石。亦止须钱六百余文。况现定价值。酌议加增。有不踊跃从事者乎。其无可疑者四也。其所可虑者。不在受载。而在卸载。恐斛手舞弊也。不在水力短少。而在胥吏需索。恐浮费无穷也。诚俾船户知随到随卸。绝无抑勒稽留。方且争先恐后。而何海运之不可行哉。至程志忠所禀五条沙之险。为尖底闽船言之。若平底沙船。远在沙外往来。过成山时。风利不必泊。无风可以守风。绝不闻沙船畏其险也。沈廷扬有言。耕须问奴。织须问婢。而以海道问诸素不习海之委员。其可据乎。

  筹漕运变通全局疏道光五年 
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

奏为通筹漕河全局。酌量变通。应请暂雇海船。以分滞运。酌折额漕。以资治河。为一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