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劝课之时。就其地土情形。劝以开沟积粪。遇有闲旷地土。即传所在居民。询其所以历来不种植之由。考其可以种植之物。无水者寻水导流。无种者借本代觅。有主之地听其自种。无主之地许其认种。既种之后时为稽查。毋使废弃。阻挠偷窃者。严加究处。并责成老农乡保头人。各于所管村寨。日夕劝谕。惰弃者量为惩处。勤力者格外奖励。并以所管村寨之种植多寡。定老农乡保头人之功过。年底分别劝惩。但不必差役查拿。至兹扰累。地方官事实册内。岁以为考。务使已行未效者。接续举行。未行者亦复推广举行。俾四境之土俗物宜。时悬官长心目之间。司牧之早作夜思。不越小民身家之计。月计虽云不足。岁计自已有余。可以破疲玩之积习。即可以基无穷之乐利矣。

 
卷三十八户政十三农政下

  量行沟洫之利 
陈斌

十一者。取民之中制也。汉三十取一。唐宋或二十或三十以取一。但轻于三代。而顾不如三代之民之乐者。以三代田必分授。而有沟洫之利其民也。三代沟洫之利。其小者民自为也。其大者官所为也。沟洫所起之土。即以为道路。沟洫所通之水。即以备旱潦。大雨时行。泄而出之。田不忧潦也。越有小旱。激而灌之。苗不忧槁也。故沟洫者。万世之利也。后世议之。虑其弃地之多。而实无多也。一井之步。约百有八十丈。其为沟畛者。八尺而已矣。一成之步。约万有八千丈。其为洫与涂者九。积十有四丈四尺而已矣。通计所弃之地。二百分之一而弱也。今更新为之。必有虑其事之难成者。则更非甚难之事也。斌观甽田之法。一尺之甽。二尺之遂。即耕而即成者也。今苏湖之田。九月种麦。必为田轮。两轮中间。深广二尺。其平阔之乡。万轮鳞接。整齐均一。弥月悉成。古之遂径。岂有异乎。设计其五年而为沟浍。则合八家之力。而先治一横沟。田首之步之为百八十丈者。家出三人。就地筑土。二日而毕矣。明年以八家之力再治洫。广深三沟。其长十之。料工计日。三日而半。七日而毕矣。又明年。以八百家之力为浍。广深三洫。其长百沟。料工计日。一旬而半。三旬而毕矣。即以三旬之功。分责三岁。其就必矣。及功之俱成。民甽田以为利。一岁之中。家修其遂。治其沟洫。官督民而浚其浍。有小水旱。可以无饥。十分之饥。可救其五。故曰沟洫者。万世之利也。此古之所不惜于区区之弃地。而亦未尝畏其难成者也。

百姓。一夫失业则饥。十日失谷则殍。此宜其家自为生。人自为力矣。乃百姓终岁垦田。而仍饥以殍者。此必其所不能自为者也。一则以岁之不时。一则以沟洫之不治也。岁之不时。人所莫能为也。沟洫之不治。农民莫能为。官可齐其力而为之也。其不为者。谓其至重而不敢举。至烦而莫之任也。窃观秦汉以下之言限田名田者。既以夺富民而兴怨讟。巳无复置其议矣。而魏孝文均田之令。其还受亩分之法。远历北齐北周。以至李唐。行之且数百年。此何以能然。况其沟洫之利。随时随地。无不可兴者。而又何以不能哉。盖时无大水旱。则坐视为不必为。及水旱至而拯恤不遑。又万万无可为者。加以民食之盈绌。必数年而后见。国家之利病。必数年而后见。事无近功。官无严课。故吾民之饥饱死生。一听命于不可知之岁。而曾无十一之防百一之救也。斌谓救荒无善策。为沟洫于未荒之时。此豫救之策也。即为沟洫于救荒之时。使饥民即功而就食。此一救而两救之策也。然而土异形。人异习。按方尺之图。动十万之。如汉武帝之轻用方士。坐广之内。度溪谷之外。如王安石之欲田梁山泊者。则固不可为也。即春议经界。秋议遣使。如宋天禧之提点刑狱。并领劝农之职。而仍无毫之益于民者。亦名美而不足恃也。故为沟洫。必访求于乡耆里长。而总其事于郡守。责其成于县令。分其任于县丞主簿。则亲而不扰。久而必成。今集四境之耆长。体访以人情地势。有酌见其可兴沟洫之利者。丞主簿一相度焉。而公酌之县令。令再相度焉。准里计日。具图以请于郡。而作其功。有废地可以沟通者。则募其旁近失田之夫为之。官助以不足。田成而授其人。五年而起科。亩十而当一。有沟洫其业田为永利者。则以任本业之人。民实其田。官均其力。春夏作五日。秋作十日。冬作二旬。丞簿亲董之。令一作一视。先成者。籍而存于官。其未成者。簿志之。至来岁续而毕焉。民田一顷。听沟地半亩。十顷五亩。令不当沟涂之道者。转偿其邻田。田不及顷。则任力而不听田。二十亩以下者。贳其力。蓄泄之利。两邑共之。则郡守责其两令。令或代去。则交其簿于受代之人。凡县令置农田课。郡守察之。其阻成功。及借名生扰者黜。

古扬州之田下下。今苏湖之田之赋。固上上也。自唐肃代之世。转稻东吴。至宋南朝。至元明漕运。俱大半取给于是。此孔安国所谓田下赋上。而人功修者也。苏湖之民。善为水田。春收豆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入。概得三石。而北方之种地者。乃不能半之。则以无为水田者也。凡谷之种。禾稻倍入。种稻之田。水田又倍。昔时关中邺下之渠。蜀郡之江。荆之芍陂。扬之七门三堰。本废田也。而亩收数锺。民赖以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