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应坐分北水门至大东门小东门。若拈得东县。以东管东城至便矣。倘拈得西县。则将越旧县出西南门。然后为新县之境。而旧县反越新县出东南门。然后为旧县之境。莫非王土。不知何事为此自扰也。即以仓漕一事言之。县虽分。犹各办漕十万。若西县之民。越境以交东仓。东县之民。越境以交西仓。城中河道狭小。严冬水涸。处处阻碍。即陆运交错。亦必日有争。分县本以省事便民。何为纷扰若此。且又大不便者。县令有城守之责。假如盗贼窃发。在城则东西分辖。而城外跬步皆非吾民。虽相去不过数里。而呼应不灵。指顾之间。便失机会。此于 朝廷设官守土之意。不亦大相剌谬欤。不佞窃以县之肥瘠。详于前议。既已不甚悬殊。则亦无庸趋避。宜东而东。宜西而西。直截分明。旬日而事定矣。苟为不然。舍平易正直之道。而多所瞻顾。若民家析产。惟恐失一毫便宜。于彼于此。不能自决。而托之公道。归于拈分。有如昭文拈得西县。则县衙苟非另建于西。必当与常易署。是虽不能化多事为少事。然犹为近理。异乎城内城外。或坐或拈。自相矛盾。以贻害于无穷也。夫官犹传舍也。执事者于敝邑利害得失。仅在目前。甚不必相争也。而不佞辈生长此土。则不可以默默。盖非好为异同。欲贻地方以久远便安之计而已。

  辨名 
钱大昕

天下府州县名相同者。如江南广西。俱有太平府。山东云南。俱有武定府。云南之武定府今改为州顺天江南。俱有通州。直隶云南。俱有赵州。直隶贵州。俱有开州。江西甘肃云南。俱有宁州。山西广西贵州。俱有永宁州。直隶河南。俱有唐县。陕西湖北。俱有咸宁县。福建湖南。俱有永定县。江苏陕西。俱有山阳县。浙江山西。俱有山阴县。山西湖南。俱有宁乡县。山东广东。俱有海丰县。江西四川。俱有东乡县。江西山西。俱有乐平县。山东贵州。俱有清平县。直隶广西。俱有宣化县。江西广东。俱有石城县。河南广东。俱有镇平县。山东广东。俱有海阳县。江苏甘肃。俱有华亭县。江苏陕西。俱有甘泉县。湖南广东。俱有会同县。江西湖南。俱有安仁县。浙江湖南。俱有石门县。江西福建。俱有德化县。奉天广东。俱有广宁县。直隶江苏。俱有清河县。江苏湖南。俱有桃源县。安徽山西。俱有凤台县。安徽浙江。俱有建德县。安徽云南。俱有太和县。奉天浙江。俱有宁海县。浙江广东。俱有昌化县。直隶贵州。俱有安平县。陕西甘肃。俱有安定县。陕西广东。俱有三水县。山西四川。俱有大宁县。直隶广东。俱有龙门县。直隶江西。俱有广昌县。浙江江西。俱有新昌县。江西山东。俱有乐安县。江西浙江。俱有龙泉县。陜西四川。俱有石泉县。直隶广东甘肃。俱有西宁县。福建湖北广东。俱有长乐县。湖南甘肃贵州。俱有安化县。直隶河南广东。俱有新安县。顺天湖南广东。俱有东安县。安徽四川云南。俱有定远县。安徽甘肃广西。俱有怀远县。江西湖南四川。俱有永宁县。江西四川广东。俱有长宁县。湖南四川广东。俱有新宁县。直隶山东浙江江西。俱有新城县。安徽浙江山西四川。俱有太平县。数年前有条奏当改者。皆格于部议不行。然考之汉书。有上曲阳下曲阳。东武阳南武阳之名。泰山郡有东平阳。山阳郡有南平阳。别于河东之平阳。涿郡有南深泽。别于中山之深泽。则因其旧名。加以区别。古人固有行之者矣。至如广西为省会之名。而云南又有广西州。旧为广西府乾隆三十五年改云南既为省会之名。其首府曰云南府。而大理府又别有云南县。此则于体制有嫌。不若易以它名之为善也。

  请更同名之县疏雍正九年 
江西巡抚谢敏

窃惟各县以印为凭。一切案卷文册。皆必征信于印。查江西省吉安广信二府所属。皆有永丰县。其印信篆文。同一字样。并无分别。共在一省之中。而有相同之印。倘奸徒假借。以此县所用印信朦混于彼县。恐一时难辨。易滋弊端。仰祈  皇上赐将一县。另改嘉名。庶免混淆之弊。至此外江省州县。又有同名于各省者。如江省有宁州。而陕西云南所属皆有宁州。江省有长宁县。而奉天四川广东所属皆有长宁县。江省有新城县。而直隶山东浙江所属皆有新城县。江省有龙泉县。而浙江贵州所属皆有龙泉县。再如江省有新昌县。而浙江亦有新昌县。江省有德化县。而福建亦有德化县。江省有安仁县。而湖南亦有安仁县。江省有广昌县。而山西亦有广昌县。江省有石城县。而广东亦有石城县。江省有兴安县。而广西亦有兴安县。江省有永宁县。而贵州亦有永宁县。其它各省之州与州同名。县与县同名者尚有。并有府与府同名者。如奸徒有意作弊。则借此影射。隔省更恐无从辨察。皆应一并查改者也。

  议州县不必设副官乡官疏雍正七年 
鄂尔泰

奉  上谕御史龚健扬所奏。着钞写分发与总督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巡抚尹继善。署巡抚费金吾。谢敏。令其各抒所见。确议具奏。朕又思迩来八旗于参领佐领外。添设副参领副佐领。办理旗下事务。甚有裨益。至于各省州县。事务寔为繁多。或于知州知县。亦添设一官为副。地方如有查勘工程。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