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曰肥乡之有漳水。实与运会相终始者也。道不通乎漕运。平江之奇策谁闻。事难资于灌溉。西门之显迹不着。人居僻壤。祸惨黄河。敬述近代源流。以听当事采酌。其一切利害淤塞疏凿防浚。已见陈公盘防堤议中。不录。其自晋代以上沿革。已详郦道元水经注中。亦不录。

  漳河分流疏畿辅通志 
李光地

臣等钦奉  皇上面谕。漳河现在分流。须令永久分流纔好。若并而归运。则与漕道有妨。并归子牙河。则民田受害。尔等再往详看来奏。钦此。臣等遵奉  谕旨。查得现在漳河分为四支。一支自直隶大名府之魏县元城县。流至山东馆陶县地方。归卫入运。一支由直隶广平县至山东邱县地方。复分为二。其称老漳河者。自邱县东北分流。经直隶之威县南宫枣强景州武邑阜城交河等地方。至青县杜林木村与完固口之支流合。至鲍家嘴归运。又有称小漳河者。亦自邱县西北分流。经直隶之巨鹿广宗平乡。至宁晋与滏河会。又经束鹿冀州。与滹沱河会。由衡水至献县完固口。复分为两支。一支自完固口流至青县。会老漳河。至鲍家嘴归运。一支经河间大城。为子牙河。出王家口归淀。查漳河现在末流所分四支。三支归运。一支归淀。然归运三支。水势颇弱。其归淀一支。水势独强。约其水势。三支之水。仅可以敌一支。是则此时漳水一半归运。一半归淀。运道既无难受之虞。子牙河亦得分杀之势。诚有如  圣谕所云者。臣等窃观此时水势。惟经宁晋冀州会滏河滹沱河一支。最为深通。其归馆陶及青县入运之两支。水势颇浅。或恐将来淤塞。臣等议得应令所经由各地方官。每年于水未发时。分段挑浚。臣等按季察视。务令此两支俱疏通无滞。以杀小漳河之势。如遇水大时。仍用挑水坝等法。逼水分流。庶几北不至挟滹沱以侵田。南不至合河以害运。臣愚陋之识。未必有当。伏乞  皇上训诲。

  论漳河不宜筑堤书 
程含章

顷接中州来信。知七月间。雨水涨发。漳洹沁。同时漫决。河北三府。被灾者十有余县。业经阁下亲往查勘。奏请抚。声明俟秋杪水涸时。请派 钦差前来。会勘商办。为一劳永逸之计。敢谬陈所见。以备采择。窃以为漳卫洹沁四水之漫决虽同。而情形各异。则施工之大小次第。亦各不同。有不容不塞。不塞则其害愈大者。沁是也。有不须大塞。而不可不加以疏浚者。卫洹是也。有不宜复塞。塞之恐为祸愈大。为费亦愈重者。漳是也。沁水频年涨决。助河为虐。今既改道不入于河。如果于运道民田。两无所妨。则因其势而利导之。以分黄河之势。岂不甚善。然而经过豫东二省。上下千数百里。既不胜筑堤防费之繁。且其性挟沙带泥。今既夺溜入卫。下达临清。从此卫受其害。不但有妨于豫省之漕盐运道。即山东之临清闸口。亦必被其壅塞。而东南六省漕艘。皆有阻滞之虞。愚所以谓其不可不塞。不塞则其害愈大者此也。卫洹二水。皆出于太行山。水源不远。鲜有沙泥。向无水患。今因山水涨发。河无所容。故致漫决。窃以为止须补苴缺陷。无事大兴工作。惟河道久不修治。河身淤浅。一遇水涨。即至漫溢。似宜加之疏浚。俾复深通。然当此纷纷工作之时。既不能概用帑金。而哀鸿嗷嗷。又不能尽资民力。似应于窦公河以下。向由长芦商人挑修者。仍责令商人速为挑修。其自窦公河以上。无关乎盐运者。分出段落。劝用民力。以工代赈。惟是赈恤之例。每大口日支银六厘。实不足以资养赡。似应于赈恤之外。酌借帑金以赡之。每日每工支饭食银六分。不给工价。事竣。按地亩摊征还。则赈务河务两事并举矣。愚所谓不须大塞。而不可不加以疏浚者此也。

若夫漳水。虽清浊二源皆起于太行山。而浊漳之沙泥特甚。溯自皇古以至于今。漳水已历数千年。从不筑堤。亦从无水患。众所共闻共见也。迩来数十年间。河身渐高。始有漫溢。然其水四散旁出。而大溜仍走中泓。无冲坑刷坎之威。无毁居抉地之怒。且其水源不远。二三日后。即见消退。被淹禾苗。得受淤泥。愈见芃茂。即间被沙压。水退之后。便可早种二麦。泥土肥美。一岁有两岁之获。故于农民无甚大苦。迨嘉庆二十二年。安阳吏民虑患不深。始议筑堤。以为可免漫溢之患。而不知束缚水性。使不得舒。从此漳河纷纷多事。无岁不报水灾。亦无岁不塞漫口。摠之无疏浚之善策。其决也。大溜不走中泓。有冲坑刷坎之威。有毁居室抉地亩之怒。而官民之受害滋深矣。是则未筑堤障以前。漳水漫而不决。为患犹小。既筑堤障以后。漳水漫而必决。为患愈大。则漳堤之不宜复筑也。岂待繁言而后明哉。去秋漳水报决。往来邺下。因得详慎访问。当将漳河不宜筑堤。筑则明岁必复溃决之故。为阁下言之。后闻亲往勘访。亦以为然。奏请毋庸筑堤。  皇上圣虑。以事关两省民瘼。且漕盐运道。不可不加详慎。 钦派部堂来豫省会勘。因漳水直走大名。大名之民。咸所不愿。故仍以筑复故道具奏。三月而后成功。夫以素由河南行走之漳。一旦改由直隶。直隶之民不愿。夫固其宜。筑复故道。于理为顺。闻今年漳水之决。仍走大名。筑而复之。岂容再议。且愚非不知漳堤不筑之有害也。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