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数万两。今即以四五年大工岁抢之费加筑遥堤。计费尚觉减省。一劳永逸。而官帑民力所省已多矣。 一遥堤既筑之后。水从两岸草坝入引河分流。水小仍归引河。水大漫流。亦不为患。数年之后。草坝朽坏。水势已平。此周围数百里之区。皆受水之地。即皆为种麦之地。不须抢修。不兴大工。可以交地方官管理。总河一缺竟可裁汰。永定河道改巡地方。兼管河务。一切河员。酌量裁。其者亦令兼管地方事务。庶上下事势联络。呼应既灵。于河防民事。可无岐视。

  与当事论永定河书 
陈宏谋

天下万水。皆归于海。滨海之地。首以疏泄为上。筑堤防护。乃水多河少。一时不能容纳。致有溃溢之害。大概江南山东直隶。情事相同。天津河间二郡。在在水乡。无所谓水利也。惟不受水害即为水利矣。多开河渠。遥筑堤岸。顺水之性。而不与水争地。迹似弃地。其实正所以收水利而广地利也。遥堤之制。取其东西保障。中间河身宽广。汛水涨发。四处漫衍。势缓则无冲决之患。水浅则无淹没之虞。而且淤积于地。止余清水。仍归淀中。不致淤淀。尾闾不塞。即可达海。水落之后。地愈肥饶。正可种麦。不与水争地。而地之所获倍丰。不筑堤民。而民之安堵愈固。堤外村庄。或可填高地基。或可迁移堤内。即按户赏给迁移银两。亦不过一年抢修筑堤之费。在小民虽有一时迁移之劳。而可以永获麦收之益。又可免年年冲决之患。日计似乎不足。月计即已有余。今永定河筑堤建坝。不但补偏救弊。徒糜帑金。兼恐养痈遗患。愈久愈难调治。以弃为取。以不治为治之说。人人知之而卒不言者。涉更张。重于改作耳。惟宪台宏才卓识。久有此议。彼时大部所驳。止以民间田园坟墓。难于迁徙为言。此外别无异议。即鄂相国以遥堤为万不可行。亦止云河水突然而来。截然而止。非比黄河云云。究竟突然截然。何以不便于遥堤之处。未曾明言。似非确论。正惟其突然截然之水。而限之以堤。束之以河。则随处冲激。若听其游衍于宽广之区。亦断无不平不顺之理。窃恐议论日多一日。而河患日深一日。即有再为以弃为取之议者。亦如日前之旋奏旋改。而以为事不可行。多此一层驳案矣。细询舆论。无不以淀淤为直省将来之大患。而淀之淤与不淤。则在永定河之治与不治。是永定一河。有关全直利害也。且以弃为取之说。突然及之。固难更张。今既奉有  明问。若再依旧了此公案。明年汛期。安保其水不为患。是  上再四有一劳永逸之旨。而司事者终不免作补偏救弊之图也。况事势之顺逆难易。本难一一预料。惟视其关系何如。如所关者不甚紧要。则逆而难。自不如其顺而易。如所关者大而且远。则与其顺而坐失机宜。毋宁逆而幸其有济。即不克济于今日。或者济于将来也。至于凶年兴工。穷民藉以食力。比之赈济。原觉均平无争。但必须工价稍宽。使民于口粮之外。可以养赡家口。若如直隶代赈之工。止给饭食。其价止平时十分之三。是反于凶年而派民大差。殊非代赈之意。今岁各工。已详请概照帑修一例给价。小民踊跃。已有明效。明年亦照此办理也。天津为众水归海之区。被潦者十年而九。非水之能灾人。乃人不能余地以容水。但节节而为之。消于此者溢于彼。终不免以邻为壑。必得相其高下。审其脉络。使水有所归。乃为一劳永逸。虽为费甚巨。而以三四年蠲赈之费。为之有余。与其年年仰食于官。不若此举藏富于民也。

  与顾用方论治浑河事宜 
方苞

康熙三十七年。直隶巡抚于成龙以浑河冲半壁店。近其祖墓。奏改河道迤东入淀。安溪李相国继抚直隶时。仆屡为切言奏复故道。当如救焚拯溺。少辽缓之。即不可为谋。后三十年。近畿之地。无罪而死者。不可数计矣。今不幸而所言已验。昨见吾友与直督李合奏河道事宜。源流利病。凿凿有据。且欲为永久计。具见贤者忠实恻怛之心。但不识更改河身。广拓遥堤之后。浑流遂不入于淀耶。若仍入淀。则可免淀外之冲决奔腾。而终不能免淀中之淤塞。其患正方兴而未艾也。直隶之有二淀二泊。乃天心仁爱斯民。于大地凝结时。设此大壑。以受塞北畿南之众流。以免多方之昏垫。而前督臣乃以私心一举而败之。至今已成锢疾。若更不能原始要终。定其规模而底绩焉。则终溃败而不可收拾矣。窃思所奏谓故道已为旗民田庐所占。复之甚难。是也。而仆之愚心。则谓复于安溪作抚时。则有利而无害。至于今。虽不畏难不惜费以复之。止可少获数年之安。而终无救于十数年以后之大患。审形察势。决然无疑。吾友试思自改故道。未四十年。而二淀已填淤过半。而自前明以至康熙三十七年。运河之水。未尝不由淀以达运河。而绝无填淤。其故果安在哉。议者谓故道南入会同河。流清而甚驶。故无停淤。此得其一而未知其二也。河流虽驶。能荡刷泥沙使不停耳。能使泥沙别出于两淀之外哉。缘夏水未起之前。秋汛既落之后。浑河经流。本不甚大。其挟众壑之泥沙而沛然莫御者。惟伏秋之涨为然。而河行固安霸州时。其故道本无堤岸。故散漫于二邑一二百里之间。旬日水退。而土人谓之铺金地者。皆泥沙之所停也。停于二邑之平地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