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任县泊者十。入宁晋泊者十二。土人谓任为南泊。宁晋为北泊。皆禹贡大陆泽故地。南泊宣泄之路。在鸡爪河。北泊宣泄之路。在滏阳河。此西南河渠形胜之大概也。今访求故道。疏浚深广。多开引河。以缓奔腾之势。修筑闸坝。以制蓄泄之宜。设营田专官。经营疆理。召募南方老农。课导耕种。则千里良田。嘉禾遍野。不特闾阎小民。仰事俯畜之有资。而东南转输。且可渐次减省。现在沟洫深通。田庐不忧其泛滥。河漕不患其浅阻。其为利难更仆数也。昔元虞集欲于京东滨海地。筑塘捍水。以成稻田。明邱浚深然其说。惓惓乎三致意焉。万历中。给事中徐贞明上水利议。命兼御史领垦田使。先诣永平。受事六阅月。垦成三万九千余亩。而勋戚之占田者病之。为蜚语上闻。遂以罢役。夫人情公私不一。安保其必无异议。惟在锐意举行。不为浮言摇惑而已。今所虑者。或谓南北异宜。水田必不宜于北方。此甚不然。永平蓟州玉田丰润。漠漠春畴。深耕易耨者何物乎。或谓北地无水。雨集则沟浍洪涛。雨过则万壑焦枯。虽有河而不能得河之利。此可以闸坝蓄泄。多建堤防。以蕴其势。使河中常常有水。而因时启闭。使旱潦不能为害者也。或谓北方无实土。水流沙溃。堤岸不能坚固。朝成河而暮淤陆。此则当费经营耳。然黄河两岸。一浮沙。以苇承泥。亦能捍御。诚不惜工力。疏浚加深。以治黄之法。堆砌两岸。而渠水不类黄强。则一劳永逸。未尝不可恃也。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惟心坚力勤。仰体  皇上爱民利民之至意。置身家性命于度外。精诚所感。可以动天地。役鬼神。何农田水利之不可成乎。禹之行水。八年于外。三过不入。不过忠诚焉而已。勤劳焉而已。岂如世俗陋见。别有神奇怪诞之为哉。夫东南转漕一石。至京糜十石之价不止。开河垦田。根本至计。在此日劳费虽多。他年节省漕石。获利何啻数倍。是不特北直之水利可兴。而山东河南淮徐上下数千里。亦可以次第举行。而无容再计者也。

  畿辅水利疏康熙十一年 
御史徐越

目今天下重计。莫过于 天庾之积储。王制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今纵不得有九年六年之蓄。而支粟备及三年。亦可有恃无恐。乃臣考之太仓。每岁漕粮所入。仅足敷一岁所出之数。现值江浙饥凶。淮黄梗阻。已有岁运不能足额。抵通不能如期之虞。万一天灾再告。民间之输挽难前。  皇上之蠲赈莫继。今无论东南之凋瘵。无策以拯。即京师数千百万官民军旗人等。能无米而炊乎。此时而始为区画。亦已晚矣。查漕粮原为常额。每年尚可余。祗缘每年有一百六七十万涝粮之给。遂至空仓而出。但八旗丁贫而恃地以为生。地复荒矣。而涝粮不行拨给。将何赖焉。若得因地制宜。使八旗不致荒涝。则可以家给人足。而涝粮得以议省。涝粮一省。则每岁有一百六七十万之存剩。不三年而即可有四五百万之积储。虽遇天时凶灾。河道阻塞。而 国家有备无患。非万年根本之重计乎。臣请详悉为我  皇上陈之。冀州之域。古称燕赵。从来膏沃自给。不尽仰食于东南。特以人事未尽。遂将自然之地利。废置不讲。以致水旱皆灾。岁无常获。夫畿辅八郡。西北高而东南下。其大势也。而各郡之中。各有高下平原之异。如京东迁安密云滦蓟诸邑。泉从地涌。水与田平。稍施疏决。即归亩甽。今听其漫野而去。故阴雨稍勤。土膏方能润泽。旬日不雨。禾苗遂虑焦枯。此近水而不知水利者也。若于近泉之处。为坡为塘。蓄山泉之水。以备亢旸。则冈瘠之场。灌溉有资。而山硗为沃野矣。如广平大名所属州县。为洺滏漳卫诸河经流之处。皆古受井田地也。今漫衍千里。旷然平原。曾无丈尺之渠。以潴泻其间。故雨旸依时。可幸有获。倘霪雨连绵。遂可垫没。此视水为有害而无利者也。若于诸河平广之区。为闸为堰为沟为洫。俾水遶田间。以时蓄泄。即使夏秋涨潦时至之水。亦有所游荡宽缓。而无决啮之忧矣。至河间保定所属各州县。聚滹沱漳淀泻于下流。而入海之道。仅有一渠。宣泄不及。故壅塞旁溢。平陆庐舍。尽成沮洳。此受水之害。而不能收水之利者也。若访古来旧堰废渠。尽为开导。使水去无所壅。而下湿之地。为潴水之所。使水有所锺。其近水可以耕乂者。为圩为堤。使外为洪浸。而内成阡陌。仿东南车汲之法。防泄以备旱潦。则萑苇之薮。皆南亩矣。他如各郡之中。各有高卑错杂。悉相其地势高卑。因势利导。庶几向之听丰凶于天时者。一视勤惰于人事。人事修举。而天时不害。地利咸登。非但八旗屯丁。车篝之祝既盈。仓粮之拨可以无藉也。即各府民田。不由此而尽垦乎。东南之民力。不由此而可苏乎。即近畿之盗贼。亦不由此而寝息乎。何也。沟洫圩岸。非一人一家之事也。源远流长。支分派别。百里数十里。利害共之。今不论满丁汉民。悉起而修治。既无容有势豪之霸占。又无容有惰农之堙弛。妇子胼胝。欲不朝夕于陇亩。不可得也。则三辅无不垦之田也。夫东南漕粮。民间交兑。及漕船岁修行月诸费。以至抵通盘剥。大约漕米一石到仓。合公私计之。费银四五两不等。而领出涝粮。及运军余米。在京卖价。不过八九钱耳。民力徒困。而 国计何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