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东连辽海。西抵直沽。直沽即今大沽口。河流入海处也。两岸壁陡。一阈中横。土人谓之海门。潮汐所至。北抵杨村。南抵程官也。西过王庆坨。率二百余里。皆淡水也。咸潮抵海门而止。无岔入者。若天设之以限内外。斯亦奇矣。其所受者曰海河。即南北运淀河之会流也。自天津东北三岔口迄大沽口。长一百二十里。涘广岸深。奔流湍驶。潮汐迎之。则逆行而上。禹贡所谓逆河是也。每伏秋之交。二运并涨。淀水争趍。骈注于三岔一口。而强潮抵牾。洄漩不下。倒漾横流。上游堤岸田庐。皆受其浸。所谓尾闾不畅。胸腹俱病者也。故欲治直隶之水者。莫如扩达海之口。而欲扩达海之口者。莫如减入口之水。雍正三年。  上命怡贤亲王兴修水利。  亲授方略。于南北运各建坝开河。减水分流别途归海。岂仅为运河计哉。入口之水减。则达海之口宽。而北来之永定河。南来之子牙河。中间七十二清河。乃得绰然入三岔口而东注。昔人言禹治水先从低处下手。正此意也。

海河右受者曰河。即南运河也。亦曰永济渠。亦曰御河。源出河南卫辉府。自山东武城县流入直隶故城县界。又东径山东德州界。复入直隶。径景州东吴桥县西。又东北径交河县东南七里口。又东北径泊头镇入南皮县界。又东北径沧州城西。又东北径青县城东静海县城西天津城府北。至三岔口。与白河会入海。计长八百余里。卫河本西汉时大河所经。东汉以后。为清漳二渎所经。隋时开为永济渠。宋皇佑初。河合永济渠。仍为大河所经。南渡后。大河南徙。而卫河如故。金元以来。皆漕运所经也。有减水河二。一在沧州南十五里绝堤。一在故兴济县。以备卫河泛溢。按南运向苦浅滞。故额设浅夫。以供挑穵。两岸堤工。随时补苴而已。自漳河南徙。于馆陶入运。湍急浩瀚。每羡溢为灾。雍正四年。经怡贤亲王奏请分道端辖。增汛员。设岁修。始以堤防为务。乃堤日增高。而水亦随长。伏秋汛涨。各州县往往于堤上加。以防漫溢。以漳水泥浊。河形曲折。垫淤于下。则泛溢于上。势固然也。计惟于德州上流与古黄河相近之处。度地建坝。广三四十丈。引而注之古黄河。不惟直隶河堤永免涨溢。即德州一带工程亦获宁谧矣。但地隶山东。在此为切己之忧者。在彼未免为秦越之视。雍正八年七月。德州第九屯堤决。直隶景州以下十余州县。禾稼尽没。水利衙门。屡行咨会。而决口讫未坚筑。其地处上游。水过正堪艺麦。而此间形如仰釜。有受无泄。纵竭力修防。堤工巩固。亦何救于田庐之堙没耶。若将临清以北河道并归直隶总河管辖。则一河首尾修浚自如。上下不致阻格矣。

海河左受者曰白河。即北运河也。亦曰潞河。源出宣化府龙门县东滴水崖。东流入密云县之石塘岭。过县西入通州界。其支流亦从石塘岭过怀柔县西。顺义县东。入通州东境合焉。东南径漷县武清县东。而入直沽。合卫河入海。又白河径灵迹山黄花镇。川河入焉。又南径牛栏山东麓。潮河流合焉。又南径顺义县东门外。白河发源塞外。自石塘岭白马关入。故曰白河。赴通州北关与温榆河合。即运粮河。性悍多沙。迁徙无常。俗称为自在河。则万历三十一年。从工部议挑通州至天津。白河深四尺五寸。所挑沙土。即筑堤两岸。着为令。燕赵之间。地方千里。其间巨细河流。悉至武清县丁字沽注于白河。故一遇雨潦。白河满溢。耍儿渡口南蔡村等处。冲决堤岸。坏民田庐。起夫塞筑。劳费万计。逮时干旱。舟行又或浅阻。以此知水势盈涸不常。不可以经久而论也。按白河会潮沽榆沙通惠诸河之水。源高势峻。有如建瓴。而西北诸山。泉流汇聚。每伏秋之际。积雨未歇。怒流已至。顷刻寻丈。非徒恃堤防所能捍御也。康熙三十八年。决武清县筐儿港。三十九年。   圣祖仁皇帝亲临视阅。   命于冲决处建减水石坝二十丈。开挖引河。夹以长堤。而注之塌河淀。由贾家沽道泄入海。河杨村上下百余里。河平堤固。有   御制碑文志其事。康熙五十年。以河西务工程险要。   亲临指授。既命开穵引河。复以河西务城东有旧河形对新河下口。至三里屯。长四百余丈。   特命开直河一道。次年工成。于是新河之溜。移流于西。而东岸大堤之汕刷以免。耍儿渡之冲险无虞矣。雍正三年大水。堤岸埽坝。多有冲溃。四年。经怡贤亲王奏请北运河一切工程。归通永道统辖。河西务设同知一员。杨村设通判一员。分界管理。增置县丞主簿等官。以端防修。五年。河水泛溢。东西岸漫决者四。六年。怡贤亲王奏拓筐儿港旧坝。阔六十丈。展穵引河。改筑长堤。七年。疏浚贾家沽道。分减既多。消泄亦畅。故坝门以下。河水安流。而河西务一带。距坝稍远。山水暴至。遂复漫决。上   圣怀。发帑遴员。授之方略。于河西务上流之青龙湾。建坝四十丈。开引河而注之七里海。仍展挖宁车沽河。导七里海水而泄之北塘口。上下分消。区画尽善。运道民生。均获宁谧。而所费帑金。已不下六十余万矣。

海河所中受者曰淀河。在天津县北五里。永定子牙清河之会流也。自河头至丁字沽。入北运河。长四十里。淀水浩淼。至此始有崖岸。故名河头。其上游曰东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