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至海中。约有四五十里之遥。始与海波合色。渔船须避过黄溜。至数十里之外。始可捕鱼。计二十年来。未见黄河如此奋迅。且其势猛急。海口两旁。积沙淤土。跌蹋深宽。南岸丝网以下。旧滩民住草房。均被冲塌。迁居远岸。其北岸之龙王庙旧基。亦塌入河中等语。似此尾闾宣通。全河东注。诚为大好气象。上年仰蒙  圣明指示修浚旧海口。  俯允于近海之南北两岸。接筑土堰二道。夹束黄水。一气入海。不使倒漾于旧堤尾之外。旁流漫泻。而各厅营员弁加埽扎枕。并力捍护。用能于伏汛大涨时。约拦水势。直走中泓。是以愈刷愈通。沛然莫御。足见前人束水攻沙之语信而有征。而历来谓云梯关外不可与河争地。弃长堤而不守者。洵为谬妄。臣随乘潮渡过北岸。即由北岸沿堤而上。一路测量。较春间探试之时。加深八九尺。至一二丈以外。其为跌通底淤。自下而上。已有明征。惟查马港口对岸旧有拦河坝一道。系从前马港决口时所筑。嗣于合龙后。只拆去一半。尚留至数百丈之长。其势挺逼河心。未免稍拦盛涨之溜势。致使上游不无涨满。相势筹度。再行拆去前半。祇留后半。以护大堤。并将河中拆除未尽之民堰。全行起除。俾滩面展宽。庶大涨之水。足资消纳。益可无虞。

 
卷一百工政六河防五

  筹河工全局利病疏乾隆二十一年 
大学士陈世倌

皇上轸念民依。今岁再举南巡大典。访求民隐。诚两江蒸黎。出昏垫而登席之时也。臣查此二十余州县之连年被水者。由黄河南北两岸。创建减水闸坝。分泄河流。以致水缓沙停。河底日高。河身日饱。不能容纳。伏秋汛至。南岸减下。则砀山怀远宿州灵璧虹县五河睢宁等州县田亩被淹。北岸减下。则丰沛桃源宿迁清河安东阳海州田亩被淹。而均未有已也。夫河不两行。治河不易之法也。康熙十六年七月。河臣靳辅疏称。黄河南岸一决。必由邸家白鹿等湖以入洪泽湖。助其滔天之势。撼击高家堰一带堤工。各堤即坚固如铁。亦必从顶漫过。下淹高宝等七州县田亩。淮流仍旧泄。仍不能助淮刷沙。清口以下。仍必淤垫。此南岸不治。必坏运道之情形也。北岸一决。必由骆马湖之后。横冲邳宿运河。将河底湖底。积渐于高。一遇伏秋异涨。则济宁鱼台嘉祥巨野滕峄之田亩。必致淹没。运道堤亦必溃。此北岸不治。必坏运道之情形也。是黄河南北两岸之不可开放以分黄河之势者。在靳辅自言。亦已凿凿可据。无何而康熙二十一年。于黄河南岸。则开毛城铺减水坝一百二十丈。又建减水石闸一座。又于王家山建减水石闸三座。于山建减水石闸四座。北岸则于大谷山建减水石闸一座。苏家山建减水石闸一座。其意以为减下之水。由小神湖出睢溪口入洪泽湖。使沙澄湖底。其清水。仍出清口以助淮刷黄。不思黄河斗水沙七。所过之处。无不淤垫。现今小神湖侍邱湖白鹿湖。以及林子孟山等湖。早已淤平。其灌入洪泽湖者。沙澄湖内。先已淤垫湖底。湖不能容。方且奔溃四出。正靳辅所云淮流仍旧泄。不能助淮刷沙者。又何从收出清口刷黄之效乎。靳辅当日宁不计及此。特以徐家湾萧家渡之决。议以革职赔补。故于两岸分建闸坝。以分水而保堤耳。而后之司河者。以其为治河之第一人。奉为成宪而不敢违也。不已谬乎。夫自毛城铺一开。而减下之水奔注入湖。浩浩滔天。撼击高堰。势不能御。于是开唐埂六坝。贯入高宝诸湖。下淹高宝兴盐等七州县。民田尽成泽国。而湖水既分。清口刷沙无力。海口渐淤。乃效潘季驯以堤束水之法。于云梯关外。海口之内。筑堤二万三千八百丈。其意又将使水不溢。专力攻沙。以通海口。不思潘季驯以堤束水之法。止可施于内地之黄河。而不可施之于海口。黄河挟沙而来。奔腾浩瀚。一往莫御。故坚筑堤岸。使水循堤直下。则势猛而沙随水去。若海口。则每日潮汐二次。以堤束水。潮至则沙随水进。潮退则沙堤根。日积一寸。积数十年计之。其沙日引日长。愈久愈坚。是以靳辅所言往时云梯关外即海。自宋神宗十年黄河南徙。至今凡七百年。关外洲滩。远至百二十里。此言具在可考。今自云梯关至四木堰海口。且远至二百八十余里。夫以七百余年之久。淤滩不过百二十里。靳辅至今仅七十余年。而淤滩乃至二百八十余里。且此二百八十余里之中。昔年止有六套者。今且增至十套。与南岸之十洄。上下回抱。形若交牙。兜束河流。至十曲而后出海。然其今日之海口。固不至断潢截港之为淤。而亦宁可谓之宽畅乎。此皆由靳辅。始则开南北两岸以分黄之势。后则筑海口两堤以停黄之淤。节节相因。弊所必至也。

若夫李家楼七十里无堤之处。在靳辅当时原系九十里。前河臣齐苏勒加筑二十里。今存七十里。相传谓靳辅以分泄黄水。保护徐州城者。臣始亦信其说。及查康熙二十四年九月。靳辅疏称。北岸李家楼起。至大谷山止。应接筑大堤。约长一万六千丈。束黄河异涨之水。不使北侵。以救砀丰徐沛四州县田亩。共在原估筑堤三十万丈之内。因奉   圣祖仁皇帝谕旨。令再行确议。乃将最紧要之宿桃清山安五县河堤十四万五千丈。先为修举。而此九十里无堤之处。特缓而未筑耳。不然。黄河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