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四百余万。道光二十三年。又有七堡决口之事。则所得不偿所失也。较然可矣。窃以情势有今昔之殊。惟主其常乃可以持久。利害有大小之异。惟图其大。乃可以无虞。请一一陈之。盖海潮忽大忽小。自古无定。从前旧事。无庸赘陈。如自道光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海潮不过暗涨。并无潮头。彼柴埽各工。无论保固两年。即不修理。亦无大碍。道光二十三年。七堡口。系由山水骤发。不关海潮。至二十六年夏秋间潮起。以至二十七年潮头更大。至二十八年潮头愈猛。较二十六年不啻十倍。又二十六七两年。止是秋汛大潮。二十八年则春夏冬三季。亦如秋汛。甚有更大于秋汛者。良由东塘中沙愈高。横加梗阻。西塘南沙愈涨愈宽。潮势尽击北塘。又加潮水较前猛烈。此时柴埽各工即使保固半年。尚属难支。此今昔情形之大殊者也。查从前初定柴埽保固。不过三阅月。厥后即傍河工三汛之例。定以一年论。潮水极小。工无赔累例价有余虽两年固限不为长。潮水极大工多赔累。例价不足。虽三月固限不为短。 朝廷立法。不能视潮水大小而暮四朝三。所以酌乎其中。定为一年。以羡补不足。最得其平。今加至两年。则专以无潮之年而概诸潮大之岁。立法偏枯。非长久无弊之计也。窃思固限加长。原为帑金有数起见。某虽至愚极陋。岂不知经费维艰。应求撙节。然而节费有大小之异。而利害即与之相因。从前加限之后。反糜帑金数百万。固已着有明。因不揣冒昧。谨将西塘情形缕上陈。伏祈俯察。近日海塘实潮大限长。工难久恃。所有将来西塘柴埽盘头工程。详请奏复一年固限。永为定例。俾可历久遵循。免致险工出。补救不及。庶工员无赔累之苦。则石塘小之患。不惜小费。正所以省大费也。是否刍荛可采。伏乞核议施行。则阴功与海水俱长。伟烈共堤防永固矣。

  修防                
舒化民

窃惟立法期于垂久。而举政务在得人。查东西两防海塘柴石各工。自道光六年奏定章程。议加固限。原以严立限期。杜工员等草率偷减之弊。极为周密。而嗣据该工员等会详转请。仍循旧章。因甫经奏改。未奉准行。第思海潮风势。夷险靡常。实非目前所能臆计。但令人力能为。如有坍损。自属难辞其咎。若遇风汛激烈。即难保无旋修旋坏之事。此中稍无余地。实属力有难支。且恐立法过严。工员畏累。存侥幸苟免之思。遇有险工。不敢开报。转致贻误大公。窃以为从前各工之草率。固工员之办理不善。而亦监司之体察未周。上以修防为调剂之方。则下亦乐以办工为自便之计。积习相沿。遂至如此。某由州县出身。在仕途二十余年。才具短绌。惟遇地方公事。未敢稍蹈欺饰。以海塘重大。尤不容掉以轻心。据愚昧之见。拟请以后修防。责令工员择其最险必不可缓者。据实开报。亲诣勘实。方准会详请奏。是慎之于始。既无浮冒之工。而兴修以后。不时亲往察看。所办如不合式。即记过饬令加修。甚者详请参劾。如此则工员有所警畏。工程可期结实。经费亦可期节省。即不加固限而此中之节省已多。历一二年。或当稍有成效尔。

  修防酌宽固限            
舒化民

浙江仁和海塘工。为杭嘉湖苏松常镇七郡民生保障。最关紧要。遇有坍损。其已逾保固例限者。随时详奏。动项修筑。未满固限各工。责成原办之员赔修。若遇异常潮汐。非人力可施者。查明工程原系坚固钱粮实用。准作报销。其保固例限。初办仅保三月。乾隆年间加至半年。四十三年。改为经历三汛。迨道光六年。奏改保限两年。伏查工程之平险。全视沙水为变迁。从前贴塘涨有护沙。潮势较为平缓。是以随时酌增固限。俾免滥糜经费。近年南岸涨沙日宽。海道日窄。而北岸之护沙。洗刷殆尽。兼以两年来风潮异常猛烈。每遇山水骤发之时。与潮汇势扑面。山水搜根。底面受击。柴扫各工。动多牵连坍卸。固限既长。正难缓待。甚有一年赔修数次者。此西塘险工林立之实情也。兹据各工员等。以两年固限。赔修实不能支。禀请将西塘固限。酌减一年。仰蒙宪台批发司道。会同通盘酌核妥议。详覆察夺等因。伏查海塘要工。近以西塘为最险。而估修例价。则西塘最轻。该工员等领项承修。事前既难苟简。事后又须赔贴。率至赔补不赀。迁延贻误。致成巨工。堵御艰难。益滋糜费矣。第工绵长。而经费有限。两年保固。似不得不量为变通。若遽一年。又恐启工程草率之弊。事关酌更旧例。必须筹划周详。请于工竣收之日起。经一年三大汛后再历半年。是较两年为稍。而工经四汛五汛。亦非坚固不克完全。如限内有一月之未满。工程有一分之稍矬。即查明勒令赔修。如此一为变通。于慎重之中。仍寓撙节之道。则于修防核实有益矣。

  修防                
舒化民

窃查两塘工程。自南岸涨沙日增。北岸海塘吃重。道光五年。南沙止千余丈。至十三年已涨至八千余丈。以致北岸险工林立。石塘坍口者百数十丈。先后奏请帑金二百余万。始能一律巩固完竣。而存留二十余万之塘工生息。岁岁修防。以资善后。每年用银。约在十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