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天下之气可以消亡而至于尽。故恶天下之士。而用机权以折之者。贤于戮辱。其实酷于戮辱。而人不知也。夫气犹水也。潴而节宣之。则渟泓奫沦。挹之而不尽。积土石障之。则郁怒薄射。溃而为患。患其溃决。知障之无益而益害也。易其术而杀之。水患平。而水亦旋竭矣。是何异于防疾而绝谷哉。谷者人所资以为元气者也。士者国所资以为元气者也。吾为绝谷者危。是以着其利害。释论者之惑焉。

  论治篇二   
孙鼎臣

天下者州县之积也。宰相者治之所由成。而州县者治之所从出。不可轻也。治天下者。养之教之而已。朝廷有养之教之之政。而不及于民。是州县之过也。川陕楚之变。民皆以州县为辞。州县者。民所望为父母也。今疾之如仇。而欲剸刃焉。其所由来远矣。岂尽州县之过哉。选之不精。任之不重。待之不宽。夫是以敝至此也。州县之途四。曰进士。曰举贡。曰捐纳。曰丞倅。举贡进士。困于记诵之学。而溺于科举之文。一日临人。腐儒老生低首听于幕友吏胥。即其聪明才杰之士。犹必磨以岁月。然后能稍习其事。及其欲有所为。而更调之符至矣。立贤无方。捐纳亦人才之路也。然甫入资而遽出宰。阶级躐矣。且彼之入资果何心哉。求以偿其欲也。奈何乎其以民之脂膏而为市乎。中唐而来。县令多取丞倅。然唐末之丞倅。士人也。今则捐纳出其中。吏员出其中。其人已尝毁廉耻而自屏于流外矣。其拔而出之者。皆巧于媚其上官。而忍虐用其民者也。千金之璧。使佣守之。如之何其可乎。吾故曰选之不精也。州县之上有府矣。其上又有巡守道。又其上有藩臬之两司。又其上有抚有督。一吏也。而监之者五六人。此一人者之性情语言动作。其顺逆皆足以为利害。其左右之人。以至佐史之属。其好恶皆足以为毁誉。其居与行之供亿皆取给焉。虽公廉之长。临之固已不胜其病。而有所挟以逞其私哉。利之当兴也。害之当去也。此五六人者一不可。则其事不能举。此五六人者。条教之所及。意旨之所向。心知其非。而不敢不从。三年而政成。课吏之法也。为地择人之说兴。数徙而不安其职。首尾不贯。上下不亲。往者行取之制。州县犹可望跻清要。中材可以勉强于功名。今士人一绾县符。终身摈外。百余年来。公卿中以州县起家者无几人。虽俸满大计。保举未尝无激劝之法。而循资而升。其至方面犬僚。往往而难。其老死于风尘者。不可胜数也。吾故曰任之不重也。国家之本意。以教养其民责州县。督之之深。防之之密。本意亡而文法胜。钱谷簿书之间。一毫之不如法。辄干处分。故有受事数日而注吏议。历官数十年。而末沾寸禄者。岁满考绩。虽龚黄召杜之伦。不能及格。功罪黜陟。上下于奸胥之手。骫法要赂。必餍乃已。且夫纮急则绝。法急则玩。操之已甚。穷而思遁者。人之情也。催征不力之法重。不得不侵移刑名。失入之法重。不得不姑息缉捕。废弛之法重。不得不讳饰刀笔。出入休咎从之。彼其心日諰諰焉救过之不暇。而暇教养其民哉。岁禄之外。加给养廉银多者。至千余两。至优也。然前人侵欠。责偿后人。一人逋负。波及数任。谓之摊赔。公事无名之费。例所不许。均之州县。谓之公捐。皆于养廉除之。而养廉仅虚名矣。父母妻子之养。族姻宾客吉凶往来之礼。安所从出乎。吾故曰待之不宽也。有此三者。故高人之行。出之才。常薄之而不乐就。而吏始回面易虑。甘为苟贱不廉。第求便其私图。而职事之修废。民生之休戚不计矣。州县积轻如此。天下果何由而治哉。复唐宋之制。丞尉以进士举贡为之。考满擢京朝官。复出为州县。则练于吏职。而习知民情。仿汉令长太守剌史之法。州县属于知府。知府属于巡抚。置掾属。分理刑名钱谷之务。罢司道官。则事简而易达。省苛细之文法而厚其禄。则人自效而得尽其才。用明邱浚之言。九年通考课功。一考再考。平常者复任殊绩就加其秩。然后可以责成功。采唐元宗之诏。凡官不历州县。不拟台省。进取之望远。故有为之志兴。选之者精。任之者重。待之者宽。州县得人。而天下如网之在纲矣。

  说治上   
俞樾

治天下者。先审所求而已矣。猎者得兽。渔者得鱼。其所得者。皆其所求也。治天下者。岂异是欤。求王而王。求霸而霸。所求在是。所得在是。故所求不可不审也。尝论之。古之治天下者。求其无乱。天下既已安矣。既已治矣。以为未也。惧其犹可以危。犹可以乱焉。日夜求而去之。有一之存则皇皇焉以为大忧。后之治天下者。求其无事。异日之天下治欤乱欤安欤危欤。吾不得而知焉。饥馑之未臻。盗贼之未作。诸侯之未叛。夷狄之未侵。及吾之世。犹可以无事。则已矣。古之治天下者。若农夫之治田。有害吾田者。则务去之而后即安。后之治天下者。若其在逆旅之中。苟不至乎覆压斯已矣。虽尘嚣湫隘。而亦安之。呜呼。此非古今治乱之故欤。天下何时可以云无乱。天下何时不可以云无事。故治天下而惟无事之求。其不至乎乱者。未之有也。吾读书至公刘太王之诗。而叹其于流离迁徙之余。有子孙万世之虑也。公刘之诗曰。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