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本性。东冲西决。迄无岁。设会通有时不用。则河可以北决。先期戒民迁徙。官给其费。然后纵河所之决金堤注张秋东北。由大清河入渤海。殊不烦人力也。其言与文定之疏。若合符节。特锥旨作于康熙之朝。而孙疏上于乾隆之初。故虽有即从张秋入海之言。可不须更藉会通河者。而亦不及采录耳。予故据之为河可改流归渤海之诗。为济时第一条云。文定之意。在南北分流。予则谓全河皆可北徙。以顺其性。所谓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也。

  覆奏黄运两河情形疏         
李鸿章

窃臣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一日。奉  上谕前因乔松年奏筹办黄运两河情形。文彬丁桢奏请仍挽复淮徐故道。并御史游百川奏河运并治。宜详筹妥办等情。当经降旨交军机大臣六部九卿妥议具奏等因钦此。仰见  圣虑周详。实事求是。钦悚莫名。臣自少壮南北奔走。嗣督师追贼。往来河上。迭就黄运两河。筑围圈贼。虽于河务非所素习。而阅历变迁。讨论掌故。采择众议。略有见闻。奉  命后复遴派干练耐劳之员。分投前往。访察测量。兹谨悉心妥议。为我  皇上详细陈之。伏查治河之策。原不外恭亲王等所奏审地势识水性酌工程权利害四语。而四语之中。尤以水势顺逆为要。

现在铜瓦镶口宽约十里。跌塘过深。水涸时深逾三丈。旧河身高口以下水面三丈内外及三丈以外不等。如其挽河复故。必挑深引河三丈余。方能吸溜东趋。查乾隆年间。兰阳青龙冈之役。费帑至二千余万。大学士公阿桂奏言引河挑深一丈六尺。人力无可再施。今岂能挑深至三丈余乎。十里口门进占合龙。亦属创见。 国初以来。黄河决口。宽不过三四百丈。尚且屡堵屡溃。常阅数年而不成。今岂竟能合龙而保固乎。且由兰仪下抵淮徐之旧河。身高于平地约三四丈。因沙成堆。老淤坚结。年来避水之民。移住其中。村落渐多。禾苗无际。若挽地中三丈之水。跨行于地上三丈之河。其停淤待溃。危险莫保情状。有目者无不知之。而岁久干堤。即加修治。必有受病不易见之处。万一上游放溜。下游旋。收拾更难。议者或以河北走则穿运。为运道计。终不能不挽之南行。以会清口。臣查嘉庆以后。清口淤垫。夏令黄高于清。已不能启坝送运。道光以后。御黄竟至终岁不启。遂改用灌塘之法。自袁浦泄黄入湖。湖身顿高。运河水少。灌塘又不便。遂迭次奉行海运。彼时河务运务。实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盖自明末迄 国初。借清刷黄。颇蒙其利。厥后河淮不能合流。天时地利人事。三者皆穷。今即能复故道。亦不能骤复河运。非河一南行。即可侥幸无事也。恭读道光八年十二月初五日  上谕。江境御黄坝上下一带。黄河积年淤垫。以昔证今。已成不可救药之势等因。钦此。  圣虑周详。早已洞悉无遗。此淮徐故道势难挽复。且于漕运无甚裨益之实在情形也。河臣乔松年所拟就东境束黄济运一节。臣查当年清口淤垫。即是借黄济运之病。乾隆二十三年八月  谕河臣白钟山曰。引黄入运。黄水多挟泥沙。一入运河。易至淤垫。非甚不得已。不可轻为此迁就之计。嘉庆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  谕河臣陈凤翔曰。因利漕先已病河。权其轻重。使暂时剥运渡黄。必不可复用借黄济运之计各等因钦此。道光五年。洪湖溃泄。两江督臣孙玉庭等复议引黄济运。数渡之后。即见填淤起剥磨浅。卒至未终其事。是  历朝圣训昭垂。至明至确。往事覆车。可为永鉴。今张秋运河宽仅数丈。两岸废土如山。若引重浊之黄。以闸坝节宣用之。水势抬高。其淤倍速。人力几何。安能挑此日进之沙。且所挑之沙。仍堆于积年废土之上。雨淋风荡。河底日高。闸亦壅塞。久之黄必难引。

明臣万表刘天和等佥以此事害多于利。非淤即决。譬之以病为药。以狼兵止寇。语殊痛切。宏治初年。荆隆口铜瓦镶等处。屡次大决。皆先因引黄济张秋之运。遂致导隙滥觞。临清地势。低于张秋数丈。而必谓后无掣溜夺河之害。臣亦不敢信也。至霍家桥堵口筑堤工程。尤不易办。该处本非决口。乃大溜经行之地。两头无堤无岸。一望浮沙。并无真土可取。若兴作于茫茫沙水之中。目前无从起手。无从立。即勉强沙堆节节偪溜下做。窃恐浮沙易塌。适足撄河之怒。而所耗实多。日后防守难资。终为痼疾。一遭溃陷。水仍别穿运道。而不专务张秋。岂非全功尽弃。至同知蒋作锦所拟导卫济运。原因张秋以北。无清水灌运。故为此议。惟查元村集迤南。有黄河故道。地多积沙。施工不易。且以全淮之强。不能敌黄。尚致倒灌停淤。岂清浅之卫。遂能御黄济运耶。彼其意在袭取山东诸水济运之法。不知泰山之阳。水皆西流。因势利导。十六州县一百八十泉之水。源旺派多。自足济运。卫水来源甚弱。北流最顺。今必屈曲注之南行。一水何能两分其势。实多不便。平时浅可胶舟。涨时极甚浑浊。若拦河作闸遏水。一遇伏秋盛涨。闸必。新渠必淤。即幸不不淤。而使上驶之芦盐。下运之豫粮。及来往商船。皆停阻于河。而听命于闸。势不能行。若令芦盐改由临清运河入豫。则三省盐纲紊乱。窒碍尤多。若欲分沁入卫以助其深。而沁水猛浊。一发难收。昔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