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之惑。而惟是之信。则大祥去属属。凡二十五月。天时地理。必得其吉。而可以葬者也。古之君子之尽于其亲者何有。礼也。其居丧也。始没朝夕奠。将葬祖奠。既葬而虞。既虞而卒。哭期小祥。小祥之祭。再期大祥。大祥之祭。中月而禫。禫祭其免丧也。春夏秋冬。必祭。夫丧奠约略无文。陈馔酌酒而已。犹未及乎二献与侑食也。自虞逮禫。三献继以侑食矣。犹未及乎受胙与馂也。至春夏秋冬之祭。则三献而侑食而受胙而馂。彬彬情仪。悉尽由此言之。春夏秋冬之祭。全其为祭矣。虞虽变而之吉祭。未正其为祭之礼也。而世俗于居丧不当吉祭而遽吉祭。其免丧后。当吉祭而又不吉祭。遂至终其身。子孙与祖考绝不相接者。庙不立。而祭之礼不讲也。呜呼。古之宗法亡矣。所恃紏合乎子孙者。惟春夏秋冬致祭。子孙集则相亲。相亲则冠婚必告。死必讣。有善相劝。有过相戒。今五服之亲。疏远如路人。平昔残狠。不肯往来。有忿则聚而为讼。以争铢锱之利。庙不立。而祭之礼不讲。岂独薄于祖考哉。而于祖考薄者。此犹可痛也。

  卑幼初丧不当受贺议         
雷士俊

崇祯十三年。五月丁未。余弟淑度没。六月己未。余生日也。余于是年三十矣。广陵之俗。虽三十。遐迩必庀觞豆。承筐篚。以为寿。如八九十者。是日人咸寿余。不以有弟丧而止。余力郄之。七月庚子。余继祖母春秋六十。家君以其事问余。余请罢祝。而于来年行焉。通国之士。咸怪而骇。余曰。是不读书。故不晓也。援引古今以为议。先王之制。丧礼自三年而外。有期。有大功。有小功。有缌麻。非以饰观也。盖哀动于内而服其服。因以恶其饮食。变其居处。哀之有余者。非此无以安。哀之不足者。其服而勉以致焉。所谓以故兴物也。而哀有不同。服亦有差。哀之重者其服重。服何准乎。准于哀也。三年之外。期为尤重。其服在尊者不论。卑者若父之于子。兄之于弟。夫之于妻。皆彝伦至戚而不能恝者。乃死亡之际。金石管弦不辍。一家之中。而胡越隔视。一人之身。而吉凶殊类。恣睢错乱。犹可谓之礼乎。今三年之丧。世之失多矣。或犹知其谬。而不以为然也。而期之丧。未数月而寿辰。或从而婚嫁。乡党宗族往贺之。遭丧者受贺。恬不为怪。是事也。尊者于卑者尤甚。虽粗有见识之辈。莫觉其谬者。其意但曰。家统于尊。尊者之庆。不当以卑者止也。吾谓其不可者也。期之丧。次于三年一等。其冠緌之式。衣裳之仪。皆酌于三年之丧。而稍轻焉。既葬而始饮酒食肉矣。而终其丧不与宴会。今于其不宜饮酒食肉之时。而遽宴会。其不可一也。饮酒食肉与宴会。礼有其限。而无分于尊卑也。而期之丧。莫重于父之服子。何也。父与子分之相去虽远。而其义则一。父之于子。如子之于父也。子于父悲痛者累年。父于子方死。而嬉笑犹常。无是理也。故古礼。父之服子有三年。有不杖。国朝之礼。长子众子皆以不杖期。依古之道。推而祖之于孙。亦有然者。今以父而屈其子之丧。又或以祖而屈其子服子之丧。皆是臆说。其不可二也。贺必备音声。招宾客以为欢。礼。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父子之亲。非邻里可比。音声之设。踰于相歌。其不可三也。铺几筵以招宾客。而作音声以悦之。将服衰麻与。而娱耳目。快心志。是废其实。将弃衰麻而不服与。是又废名也。服与不服。俱为舛乖。其不可四也。晋知悼子卒。殡未葬。而平公鼓钟乐。杜蒉扬觯争之。祖父虽尊。子孙虽卑。不过君之于臣。数月之丧。殆犹殡焉丧。殡而乐。是谓乐哀。其不可五也。礼为殇服降。有长殇。中殇。下殇。无服之殇。非殇则服不降。服不降。则其执丧之礼可知也。今冠而有室。年踰二十。不谓殇矣。而齐于短折之婴儿。但服其服而已。是诬乎死者。其不可六也。会典期年丧服。不许守制。凡律之所禁者。其必有为此者也。先贤期丧。令之所著。尚乞守制。以伸其哀。今禁守制矣。禁之所不及。而犹违礼以便其私。是何今不如古。其不可七也。则贺与受贺之非礼昭昭矣。而婚嫁者。其失又不在贺与受贺也。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有情以相爱。有文以相接。若残忍刻薄。而率意径行。几何不为禽兽。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言人之所以生者。以其有礼。无礼者当速死也。

  请禁停丧             
舒化民

窃维俗奢示俭。礼贵称财。州境地瘠民贫。风俗日趋华靡。冠昏交际皆然。而丧葬一事尤甚。惟夫竞事奢华。而力有不逮。遂有停丧不举。停柩不扦。或数年。或数十年。甚有终身不葬者。访诸城乡。比比皆是。似此习俗相沿。伊于胡底。某当于三月闲出示。并传集地方庄长。将所管保屯查明未葬之柩共有若干。开单汇齐呈报。去后嗣据各地方报。城关内外。共有停棺二百七十一柩。四乡三十四保。共有停棺一千九百二十六柩。各卫屯所。共有停棺二千七百二十九柩。查阅之余。不胜骇异。遂复剀切晓谕。定限三个月内。一律埋竣。顷定期已。现据城乡报。已葬者。二千三百余柩。其有实因山向年月不利者。恳请展限。秋以为期。四百二十余柩。当示限之初。士庶之家中人之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