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赈者。鱼贯而入。男归一处。女归一处。讫鸣锣二通。按人次第匀给。得粥者即令散去。不准停留。明日复然。多备苍朮艾叶等物。随时熏烧。并不时稽察。饥民出入。戒其无得滋事。如此则何诸弊之有。又张伯行有担粥法。每日煮粥一担。令人肩挑。随处散给。粥尽则已。明日再煮。担粥者众。则全活者多。且无争济之患。其法亦极简便。又久饥之人。肠胃枯细。骤饱即死。魏禧分次给粥之法。可酌用也。饥民至厂者。随其先后。来一人则坐一人。以次挨坐。已坐者不许再起。一人坐尽。又坐一行。以面相对。以背相倚。空其中路。可令担粥人行走。坐定后击梆一通。高唱给第一次食。令人次第轮散。有快餐先毕者不得混与。一次散讫。然后击梆二通。高唱给第二次食。如前法三次即止。又陆世仪谓久饥之人。不可食饭。即糜粥亦不可多食。因思得施米汤法。朝夕炊粥饭时。少增勺米。汤沸必挹取数盏。盛大瓮中。多多益善。明晨以汤再炊。量入麦粉少许。使成稀粥。更以水姜三四块捣碎调和。各就门首施之。或一次。或早晚二次。汤尽为度。用以少润饥民肠胃。

一曰展赈

 展赈者。  圣朝有加无已之仁爱也。或加赈口粮。或添设粥厂。或展限月分。固已其有茕独老疾之不能自存者。尤格外厚。以及岁寒无衣者。为给棉袄。露宿无屋者。为谋栖止。疾病为给医药。病故为备棺槥。法良意美。凡为司牧者。可不实力奉行。妥为经理乎。

一曰止流民

 饥馑洊臻。何以使民不轻去其乡。抛弃生业乎。地方官宜遵嘉庆七年之   谕。先期出示各乡村。谕以即有赈恤。令其静候。不得远离。一面设厂平粜。以定民志。良以辑之于既流之后。不如抚之于未流之先。彼饥民既知本地可以餬口。又何乐于荡析离居耶。

一曰抚流民

 至若本乡无可食。不得不转徙他乡者。所至之境。他方官应不分畛域。加意抚恤。择宽广寺院。或空闲房屋。分别安插。每处设一人经管。稽其出入。官为计口授粮。并严明约束。不得藉端滋事。其有亲旧。可依者。令依亲旧。有健壮可佣工者。令其佣工。

一曰收养遗弃幼孩

 饥民遗弃子女于路。如有愿收养者。具呈报官。某日某处。收得幼孩几人。官为给以印票。日后长大。一听养主役使。若有父母及亲属襁挈而来者。收养家酌给钱文。立字二纸。听其自定限期。何时领回。并开明如有病故逃亡。与养主无干。一与该父母亲属收执。一存收养家。倘限满不领。至两年以外者。即由养主安遣。仍报官存案。倘或无人收养。地方官即宜设局抚育。俾孤儿得免于饥饿而死。亦少者怀之之意也。

一曰禁止买良为贱

 岁值奇荒。至鬻卖子女为生。惨已极矣。而娼优之家乃有乘危贷买。仍习贱业者。此宜急行禁止也。在饥民计穷路绝。原出于万不能已。而为民父母者。独不思所以矜全之乎。应即出示晓谕。凡乐户不得再买良家子女。犯者治以应得之罪。其已买者。设法代为赎回。方是仁人君子之用心。

一曰禁抢夺

 饥民抢夺。止于食物。犹曰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也。至抢夺非止食物。则其情亦难恕矣。若一概纵容。势将为窃为盗。而向来为窃盗之人。难保不混入饥。掠取财物。是宜不时巡察。如乡城之间有白昼任意肆抢者。即照例究处。惩一警百。亦荒政之所不得已也。

一曰资回

 向例春初耕种之时。有愿归本乡者。即资送回籍。顾资送之例。不皆有益。而间或滋弊。有已去而复来者。有去东而适西者。若必拘定成例。转多混冒虚糜。于黎无益。是以乾隆二十八年   上谕。流民故乡。既无生计。四出佣趁。即揆之古人无常职。转移执事之条。未始不可俾之。并生并育。又何至束缚驰骤。强以势所不能。朕以为与其资送无实济。不如加赈济之期。俾民获实惠之为愈也。然法贵因时。道在变通。故光绪四年。我  皇上又有将各处饥民。妥为资遣回籍之  谕。时而移民就粟。时而移粟就民。总期于实惠及民而已。

一曰给种

 食为民天。小民终岁所仰。全在及时耕种。饥馑之后。颗粒不存。纵有田可耕而无粮可种。坐误耕期。所在多有。地方官宜遵历年  谕旨。将州县所存仓谷酌给籽种。俾资耕作。或劝富有力者。于本图内贷给。俟秋成之时。许其加利收还。查种谷一石。可得新谷一二十石。借者虽出息。仍获利十倍。两益之道也。

一曰兴工

 救荒之策。莫善于以工代赈。如开渠筑堤修葺城垣等事。酌量举行。令小民得力役之资。为餬口之计。其不能赴工之老弱残疾者。仍给以口食。至民间土木。应兴各工。亦宜劝令及时修举。彼此两有裨益。

一曰清庶狱

 东海杀孝妇。大旱三年。地方大饥。得非由于冤狱莫伸耶。不然或承审案件任意积压。以致拖累无辜。上干天和。急宜及时分别清理。除罪重者。戒狱卒无得凌虐。仍依限讯结外。其稍轻者。或令人取保。或交人看守。若审系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