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军兴以来收复郡县。殄除渠魁。大都绿营兵勇及蒙古与东三省兵力居多。旗人生长京华。习于豢养。偶有调遣未闻得力。若令移屯口外。练习风霜。耕种牧营。生资劳苦。气体必见充实。再能督帅得人训练有素。无难上复 国初骁健之风。十数年后环边之地。东西开辟。不断。北可震慑强邻。南亦以拱京邑。设有征调缓急。更为可恃。臣所谓足边防者此也。特以移屯诸费。昔年犹以为难。今日帑藏空虚。更安得此闲。臣尝私心计之。八旗现放兵饷除二成大钱外。实放银四成。人口嗷嗷。朝不谋夕。各省军务告蒇。必应循例照八成旧章。以裕兵食。窃谓救八旗一时之穷困。其惠小。贻八旗无穷之赡养。其利长。当未减之时而忽议减。其势逆而难行。迨已减之后而量为增。其势顺而易节。请于定复八成兵饷之年。暂给六成。酌留二成。每年约可得银一百余万两。治装银两与房屋种具。每户以八十两计之。加以屯所修城堡。制器械。及一切费用。每年至少亦可移数千余户。俟屯田升科后。移屯有资。京旗兵饷仍复八成之旧。如此。则目前经费。毋庸另筹。日后正供永无不足。臣所谓舒国用者此也。昔臣佐理度支。筹之至再。而军旅方亟。未暇上陈。今虽出为疆吏。不敢缄默自安。所幸僭伪削平。东南渐臻底定。寰宇民生。皆蒙休息。似宜及时预筹本计。勿责旦夕之效。冀开乐利之源。 国家亿万载之丕基。可于是而益固矣。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训示。敕部核议施行。谨奏。

  维持根本疏   
杜瑞联

窃维政贵有恒。尤贵有要。 朝廷一日万几。何在不关要务。然轻重缓急之间。自有次第。盖固本之计。先民食而后军储。安民之经。由根本以及枝叶。变通补救之方。不可不急讲也。臣谨就管见所及。分为三条。为我  皇上敬陈之。一八旗生计。宜急设法接济也。京师者。天下之根本。八旗又京师之根本。我 朝以武功定天下。八旗兵丁。拱卫  皇极。诚至计也。然必厚恤其身家。始可重用其筋力。自军兴以来。所放粮米。迭经裁扣。当十大钱。复不及制钱三文之用。以至啼饥号寒。日益困乏。间或流为匪类。尚望其勤操演备御侮乎。查同治元年前。顺天府府尹蒋琦龄。奏请恤旗仆一条。意在屯垦闲田。并宽出外之禁。任其自为谋生。曾经奉  旨交议。然至今办理。尚未得有端绪。臣愚谓时处艰难。宜为暂济目前之计。可否  饬下户部通盘筹算。无论何项银。苟有可以节省者。或为挪移抽拨。即如现今李世忠。散勇交卡。两淮盐课所收。每月必多数万。或即专提解京。添补八旗兵饷。俟钱漕足额。再行照旧支放。则温饱有资。而精壮可用。虽外患亦可潜销矣。 一漕征本色。宜急设法改复也。根本之计。漕粮最为大宗。军兴以来。纷纷改折。以致京通各仓。大半空虚。似此情形。何堪持久。应请  饬下有漕督抚。将各省应征本色。酌量改复旧规。即不能期足额。然每省但得十数万石。或数万石。积少成多。陆续接济。每岁所入。先尽八旗兵米支放。是则有银无米。亦可资饱暖而练技艺。或曰漕征折色以济饷也。今若改征本色。兵粮岂不更匮。臣愚以为均则无贫。此理可以确信。现在军营之冒领。粮台之冒销。岁不知几何矣。诚使各路统兵大臣。暨各省督抚严杜冒滥。力图撙节。且不遽令全行解京。第于各营应得漕银中。划出数万石本色之粮。以为保根本之计。既无碍于兵饷。而大有益于八旗。各大臣公忠体国。当必有所以兼济之策也。 一钱局鼓铸。宜设法加增也。今日银米俱短。但得钱铸如额。亦可补银米之不足。乃近来钱局所铸甚属有限。曰无铜也。无银买铜也。臣谓铜本自有专。特因司农支绌。为别所那用。遂致正无着耳。应请  饬下户部。划出铜本一。其欠在各省者。酌量情形分别催提。其已解部库者。另存放。以便随时采买铜斤。增益鼓铸。即不能十分足额。然尽其所铸。添放八旗兵饷。当亦不无小补。或曰需用之额甚多。岂能顾此失彼。然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以今日内外情形皆苦钱缺。是虽抽提别项以资鼓铸。犹将勉强为之。铜本系钱局正乎。至于采买之弊在乎勒索鼓铸之弊。在乎盗窃。久为钱法之蠹。则专司采买鼓铸之员。尤须慎选廉能。勿循保送部员之常例。则可得其人以剔其弊也。 以上三条总归一事。其收效不争旦夕。其定计难缓须臾。伏乞  饬下部臣详确议奏。妥定章程。持之以久。行之以渐。则于本计庶不无裨益矣。抑臣更有请者治国之道。养与教并重。伏见八旗旧设官学教习。半属虚应故事。应请  旨饬下六部九卿。详议所以整理之方。自古学术正而后有人心。心术正而后有人才。则衣食既足。力崇教化。尤本务中之最要者也。



 
卷三十六 户政十一农政上

  土田论   
邹汉勋

汉书食货志。民受上田夫百。中田夫二百。下田夫三百。岁耕穜者。为不易上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此谓平土可以为者也。若山林薮泽原陵卤之地。各以肥硗多少为差。左氏春秋。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卤。数疆潦。规偃猪。町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