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有室。至四十曰强而仕。未至于四十。法固不可以仕。而其时之士。皆有恒产。未尝待禄以为养。亦不汲汲于仕也。古之人为人子之时。其依依于父母之侧者。岁月何其久耶。至于可出而仕。则其父母类皆耄老。人子之事。往往而毕矣。而后出而事君。则其心可以专于所为。此先王之制所以为得乎人情之至。而才德之所由成也。然其时虽可以仕。而人子之有父母者。终未尝以君臣之义。一日忘乎其亲。故有遣使行役之事。则为之君者。必本其将父将母之意。以慰其王事之劳。四牡杕杜之诗是也。盖古者人君之于臣。必观其所以为子。而古人之事君。亦未尝以先其君者后其亲。风俗之所以成道。德之所以美。岂不以是也哉。周之既衰。先王之礼遂废。而人之至性。往往无以胜其嗜欲。于是乃有弱冠而仕。垂老而不归者。事君之日。则可谓多矣。而事父母之日又何其少也。于亲如此。其于君可知也已。永宁君为名县令。擢州牧。仕且日起。以太恭人之老。不复就仕。而奉亲之堂。以爱日为名。盖永宁君之年。于古人为事君之时。而当太恭人七十之年。则所以事亲者。其时尤不可失也。能以彼而易此乎。永宁君之用心。则无愧于古人矣。扬子曰。君子爱日。仕则行其义。居则彰其道。事亲者。道义之至也。顾其名。尽其义焉。可也。今主政又以寿其亲归。犹永宁君之志也。而欲得予言以为堂之记。即以为太恭人之寿。亦可也。

  兄弟异居义 
王绅

比世同居。盛德事也。然而非常之道不可以常情守。故圣人不贵。古者制民产百亩。家以八口为率。有弟以为余夫。壮而有室。则别授田。未尝禁人之分居也。且教人以分居也。何也。人以一身分而为兄弟。又分而为兄弟之子。以至于无穷。势由聚而之散。数由少而之多。不能终于不异也。君子谨其异之始。而予之职业。示以勤苦。俾之各成其事而民竞劝。斯亦使人自立之道矣。后世一二贤哲。惩兄弟之争财而私产也。激而为屡世同居之事。意固慈祥恺恻矣。迨其后。无公正之族正以持之。有不肖之子孙以间之。致起争竞。遂至一败而不可止。是始于让。终于争。始于和。终于戾。而一家之气象薾然矣。夫兄弟。至亲也。在于情谊敦笃。不在形貌缠。使既异之后。有无相通。疾病相扶。虽异犹未异矣。如或志意猜疑。神情阻格。虽与之共居止同饮食。而日相睽违。其得谓之不异乎。仪礼之言曰。父子一体也。兄弟一体也。故父子手足也。夫妇判合也。昆弟四体也。昆弟之义无分焉。而有分者。则避子之私也。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余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此亦言当分别之义。而第以子之私言。义不尽于此矣。虽然。抑有进焉。国君传子。正也。而或改而传弟。岂非雍睦友恭之尤者乎。然商自沃丁立弟。其后弟子或争相代。比九世乱。宋宣传穆与夷弒。诸樊让札王僚诛。鲁隐曹臧。其前事矣。宋之二太。尤可哀恸。岂非以名分无定。而生心者众乎。是故唐虞之揖让。不可行中古以后。夷齐之得仁。难以语季世之心。何也。人心不同。慈惠者难得。而暴戾者不少也。吾闻古王者之子。长则各有分土。诸侯之子。长则各有职业。桓荣诸儿。分经而诵。曹彬诸子。分蓺而营。使不肖不得庇于贤良。贤良不得牵于不肖。所谓父之于子。贤则爱之。不贤则贱之。是乃天地之公心也。夫事贵守常。不贵立异。当图其终。不贵矜其始。能为远虑。谋及子孙。可为深长思矣。

  方氏记李默斋实行书后       
陆继辂

望溪方氏记李默斋实行。而述其兄百川之言曰。人之大伦五。以吾所闻见。惟妇死其夫及守贞终世者为多。子之能孝者差少焉。臣之能忠者差少焉。友之能信者差少焉。而实尽乎弟道者。则未有其人也。陆祁孙曰。谅哉。方氏之言也。虽然。君父至尊亲。不可以相较。吾以夫妇朋友较之。危哉乎。兄弟之得列于伦之五也。古者妇人不以再嫁为耻。至宋而大防始立。至于今而安之若素。苟非甚淫荡。鲜有踰其闲者。亦以见人之私其所昵。用情之厚。必有大过于事君事亲事兄交友。而后为所私者之不能无以报也。今夫不忠于君。不孝于亲。腹诽心谤。讳之愈力。兄弟吾等夷耳。慈爱之不均也。货财之有无也。子女之贤不肖也。相形而见绌。则怨。怨斯怒。怒斯争。争而不遂则益怒。于是日取其过恶而暴着之。以自明其不得不然。而凡所以致然者。皆出于彼之所自取。危哉乎。天下宁有日相暴以过恶而可共处一室者乎。夫妇则不然。慈爱之厚薄。货财之有无。子女之贤不肖。皆与共之。无相形见绌之端。其隙无由而起。间有一二不相能者。则皆有以移其爱者也。其为私其所昵尤甚。若朋友则吾之所择焉而取之者也。其初取之而终悔焉者。绝之可也。其不绝者。固无多求也。不然。必其无间者也。兄弟以天合。其始非出于择。而终又不可以绝。于此而求多焉。则乖矣。为之妻者又从而是非曲直之。则益乖矣。为之友者又从而是非曲直之。则愈益乖矣。且人之过恶为朋友所及知者十之三四。为兄弟所及知者十常六七。以渐乖之势。羇縻于无可绝之道。日窥伺指斥于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