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者寥寥。此何故也。中国之银。止有此数。不过相流转于上下之间。开捐助饷。无非挹彼注兹之法。今则无可挹。何有注。虽刘晏复生。不能转无为有矣。虽然。银而为生民衣食不可少之物。中国诚病矣。若犹未也。则中国之富足自在也。转獘为利。由反手也。为今之计。莫如用钱而废银。然用钱而废银。尚不如用钱而仍不废银。惟在有以夺银之权。使其多少贵贱不足为吾累而已。银之利在轻赍。不废其轻赍之利也。银之害在匮乏。不受其匮乏之害也。节用而无克减之名。薄费而无耗费之实。政本改作。而不离旧贯。道在自然。而不假勉强。

此其法奈何。一曰收款放款起数。一以钱也。赋税本有钱粮之目。钱文又曰通宝。通者。上下通行之谓。顾名思义。本无不宜。应请一切文案。凡载银一两者。酌改为一千八百文。下及民间一切票券。嗣后一皆以钱起数。不准以银起数。犯者其银入官。其在定章以前。在官欠缴生息各款。在民典借各款。一体换改。一曰解京解省轻赍。兼用银也。钱重难运。准其以钱易银运解。其水路可通之地。照旧运钱。一曰。轻赍销算。由部按时定价。每年一易也。先期颁发一年之价。各省一年内解京及互拨之款。俱照定价销算。以昭画一。一曰市价长落。官不强抑。而解款银钱相易。致有赢绌之数。准别立一款报销也。各处市价。准雨水粮价之例而加详焉。分朔望两期。督抚按月报闻。征收起解。以钱易银。解到发放。以银易钱。皆于朔望相易。以使之一定。其于部定之价。所赢所绌之数。准别立一款。存赢补绌。岁终核销。此法未尝废银不用。而银之多少贵贱。可不复问。以目前计之。以九钱而当一两之用。万一银价更增。即以八钱七钱而当一两之用。银日益贵。不啻银日益多。充类至尽。上与黄金同价。犹之以此入以此出也。度支无损毫末。而 国与民之隐收其利者。实非小补。盖民间各种贸易。往往顿置论银。而零卖论钱。银贵以来。论银者不加而暗加。论钱者明加而实减。以是商贾利薄。裹足不前。今一概论钱。则准本获利。自然趋之如骛。货物因之流通。税项可期增裕。至于盐务。纳课论银。而卖盐论钱。银贵以来。课项倍于盐价。今改为纳钱。商人获利既多。输课自易。而尤莫若地丁钱粮一款。为小民沾  皇上莫大之恩也。穷乡僻壤。无银可征。往往以钱代银。官为转换。愚民无知。但见年增一年。不无觖望。浙江奉化等处。滋事多由于此。可为寒心。今改征钱文。正数已减十分之一。火耗倾镕之费。加之无名。亦当顿减。昔为不加赋而加赋。今为不减赋而减赋。在 国家无丝毫之损。在闾阎沾浩荡之恩。彼见  圣天子当军兴费绌之时。有此非常旷典。必将感激涕零。输将恐后。所以节民欠者利犹小。所以固民心者利更大也。或谓中国不重银。夷市以银准货。出洋不更多乎。不知此未离乎重银之见也。今用钱而以银为置邮之具。贵也贱也。出洋也不出洋也。总与大局无与也。宋以前不用银。何以富强自若也。况本无法以使之不出洋。何可为改法咎。且就使银尽出洋。正有一法以持其后。唐宪宗时。有委钱富家。轻装合券之法。谓之飞钱。宋蜀中有交子法。富人十六户主之。嗣又官为置务。有会子关子之目。皆有实钱为本。更非行钞之比。今山西钱贾。一家辄分十数铺。散布各省。会票出入。处处可通。何妨仿唐宋遗意。令西商转换。则轻赍更捷。而无官为置务之繁。此亦一法也。他若议用金玉珠贝诸币。议铸大钱。夫黄金便顿不便零。宝玉珠贝一碎不可复。力皆不足以敌银。大钱当十当百。强轻为重。与行钞同。而防伪之法难于钞。制造之费多于钞。而其不可行亦同。要皆未若用钱不废银之法为易简久大而无獘也。若贪轻赍之小利。贻匮乏之深忧。举一切 国计民生。尽殉之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之一物。何为也哉。

 此壬年作。自道光中叶以后。银价渐贵。逡巡至于咸丰三四年而极。每两易钱二千文以上。盖通商五口。出入各货略相抵。独鸦片价皆以现银出洋。计每年漏银二三千万两。故银骤贵。当是时。南省米价积贱。石止二千内外。农田出米。而国课征银。江浙州县。加征无已。先是银一两征钱二千余文。后渐加至二千八九百文。民重困。其不能加之地。江苏句容丹徒等县。定价每两一千六百八十文。稍加即滋事。浙江奉化等县略同。官亦重困。同年常州汪君本铨为浙藩。书来质以是法。余善之。遂属余创是。亦不果上。迨咸丰五六年。泰西诸国大水。桑尽仆。中华丝市骤盛。一年中买丝至六七千万两。各货及鸦片不足抵。则运银偿之。银遂骤贱以汔于今。是为中外通市一大转关。蒙往时持银贵由出洋之说。不信者参半。至是始知蒙说之不谬。惟银价方虑其日贵。而今转贱。此料事之难。以今时价言之。可易为每两千四五百文。斯尤善矣夫。今天下以银为币之势已成。改银为钱。实不可行。而上下出入之间。为豫备折耗地步。则于用银大局并行不悖。今者银价虽平。而贱征贵。贵征贱。往来倚伏。转瞚不可知。汪君此法。未为无见。偶检得旧。遂附录焉。不敢掠美。银价仍而不易。以志吾失云。年来百物腾贵。有甚于银者。即如匠工一节。国初每工袛银二三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