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结。势必不免。以 朝廷权宜之创举。供吏胥久远之私图。其獘四。兼是四獘。又有二难。委员委绅。奉委办厘。所办之事未善。即可因事撤之。地方官总理一邑所司不仅厘金。有廉静之吏与民相安。而于厘金时形废弛者。有明干之吏办公无误。而于厘金未暇兼顾者。未便执办厘之能否为殿最。斯厘金仍无责成。则考察功过之难也。道府所辖地方。远者或千余里。其本任有表率之责。职位又较尊崇。因办厘而旷误职守。既恐莫肃官常。因办厘而侪伍商民。更觉有乖治体。且道途往返。州县之供亿徒繁。草率稽查。局务之秉承终隔。则道府分办之难也。夫钱粮定有科则。犹相率勒折浮收。豁免刊贴誊黄。犹时或私征入己。而谓地方官经理厘金。即可獘绝风清。此势之所必不能者也。

臣固不敢信委员委绅之皆贤。亦不敢疑地方官之皆不肖。独以为天下无无獘之法。惟贵有守法之人。得其人。则归委员可也。归地方官亦可也。不得其人。则委员有獘。地方官亦有獘。而地方官之獘更甚于委员。语云。两害相形。则取其轻。两利相形。则取其重。此湖南厘金碍难归地方官经理之实在情形也。臣查湖南从前防剿窜贼。分援四邻。支用之浩繁。筹饷之竭蹶。久在  圣明洞鉴之中。臣受事以来。李秀成狙伺于江西。姜映芳张高友等鸱张于黔粤。而石达开大股。又复狼奔豕突。窜扰边陲。转饷征兵。几有岌岌不支之势。犹幸厘金按月收解。得以均匀散放。藉免饥溃而策成功。兼之各营兵勇行资。以及军火器械。应接不暇。实为东南诸路一总粮台。亦全赖厘金支此危局。况两粤黔鄂江皖数省。皆与湖南唇齿相依。当此军务吃紧之时。曷敢不竭力维持。为先事预防之计。湖南民气刚强。筹兵较易。筹饷则万分艰难。近因邻氛四偪。商贾裹足。厘金已日形减色。若再更改旧章。设有窒碍。则诸务皆将束手。合无仰恳  天恩。俯念湖南厘金办有成效。准仍照旧经理。毋庸另议更张。实于大局有济。抑臣更有陈者。军兴十余年。东南财赋之区。概遭蹂躏。开源节流。两穷于术。既不能撤兵以纵贼。即不得不筹饷以养兵。筹饷之法。以抽捐厘金为最善。抽捐之法。用地方官不如用委员。用委员不如用绅士。盖情形洞悉。则处置自能合宜。耳目较亲。则利病易于上达。他省之光景。臣不得知。第就湖南而论。自咸丰五六年。先后设立厘金盐茶局助饷。积成巨款。而农安于野。士安于家。商贾亦相与安于市。百物价值。初未腾贵。民闲无所谓病也。今议者动称抽厘为獘政。果使别有生财之道。夫孰居聚敛之名。但为局外之空谈。未究局中之情事。则圣门耻于言利。凡人皆若可疑。欲举一以概其余。将因噎而竟废食。臣窃观天下大势。不患弱而惟患贫。抽捐厘金。实现时必不可已之举。祗须责成各督抚。慎于用人。务期 国计民生。两无妨碍。用人既当。立法自平。匪特补救时艰。亦免留贻后患。否则防獘以法。獘即缘法而起。法愈繁。獘愈巧。转得恃法以事其弥缝。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历观古今得失之源。得人者兴。恃法者敝。凡事皆然。而厘金特其一端。此又臣度势审时。管见所及。伏冀  圣慈之垂者也。臣于各属办厘官绅。认真访察。尚无不肖之徒。滥竽充任。傥查有营私情獘。即当据实参办。断不稍事姑容。至各属捐输。亦系官绅并委。与办理厘金。大略相同。并请概照旧章。免归地方官经理。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谨恭折附驿具奏。伏乞  圣鉴。

  详陈厘捐源流利獘疏同治三年   
广东巡抚郭嵩焘

奏为各省抽厘济饷。历着成效。谨就管见所及。备溯源流。熟筹利獘。详细胪陈。仰祈  圣鉴事。窃惟 国家承平日久。营兵废弛已极。广西贼初起。调集山陕滇黔边兵。谓必优于腹地。均因日久无功。以次撤归。嗣后各省筹办防剿。专务募勇。而营兵亦时就地拨调。始终不能一得其力。自古行军。皆由调发。近时则一出于召募。此用兵之一变局也。军务初起。 朝廷颁发帑金。动辄数百万。或由户部运解。或由邻省协拨。军营安坐以待支放。师久而财日匮。东南各省。蹂躏无遗。户部之解款。邻省之协饷。力皆不能自顾。偶一办理防堵。捕剿土匪。左支右绌。无可为计。其势又不能坐听其决裂。故虽艰窘如广西贵州。亦须经营筹划。自求生理。而湖南经理得宜。则竟以一省之力。支柱数省。此又筹饷之一变局也。用兵既久。筹饷之难倍于筹兵。饷裕则兵强。饷匮则虽有兵而不能恃以御侮。总计十余年以来。筹饷之方。名目繁多。其大要不过二端。曰捐输曰厘金而已。捐输起自汉卜式。出私财佐军。流极于宋明之季。而有搜括之令。 国家开捐纳之例。导之以仕进。取之有节。劝之有方。巨富厚资。立致荣显。中下之户。亦乐有以自效为法优矣。而数行之。则民怨官烦而法亦敝。故捐输可以救一时之急。而不可为经久之规。厘金之制。盖缘始周官之廛布絘布。以杜子春注意推之。廛布者。当如今之坐厘。絘布者。当如今之行厘。而自周以前。商贾之征。数倍于农民。后世水陆钞关。额设极少。税课亦极轻。此非徒以恤商也。王者节宣天地之宜。田赋所入。以之制国用而有余。商贾聚散无恒居。盈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