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之病根。而益官岸之实用。此其为大补者也。楚西岸店。其獘无穷。始为商人卖盐收课本而设。既乃为地方文武取用不穷之府。乾隆中。即有匣费之名。屡经裁减。迨道光十年。奏定每引四钱。以销盐之数计之。而不肖有司。则不计销数而定为岁额。楚岸七十万。西岸四十万。不问费所由来。第以额定赂规。争取之而已。近十余年。楚岸日增。至一百余万。盖名为岁额。而有重支。有豫借。习以为常。是无增额之名。而有加费之实也。复有往来游客。随时抽丰。不能定数。盖自总督盐道以至州县委员。无复念商情之苦者矣。楚西岸店之人。无非淮商亲友。复借有司之掊克贪求。而浮报用数。分润入己。此所以岁至一百余万也。夫以销盐一引。输费四钱计之。楚西匣费年仅当数十万耳。而违例妄取加增之数。及于百数十万。试思 国家岁课几何。尚年欠百数十万。而入有司之腹者。反丝毫无欠。且重支豫借。过于其额。今中外度支如此之绌。  圣主日夕忧劳。大小诸臣。食何人之禄。不能为 国分忧。而相与营私蠹耗于公如此。其能无愧于心乎。楚盐因岸店所在汉口。人稠密。无地建仓。又时有火患。是以皆船泊省会。由盐道给发水程。听各县水贩子店。分盐散售。然自九江大姑塘以下。楚西二境二十余州县。皆坐视盐船之过而不能买商盐。仍须自省运回。价值安得不增。是以人情不顺。皆争买船户之脚私。商盐为例所拘。转不许开舱售卖。此诚何理耶。法令皆自相束缚以困商民。及其敝也。 国家亦暗受其害而不知。夫为法而病商病民以至病 国。犹斤斤守之而不敢议。此非愚也。私耳。昔陶文毅原奏。本有签商于黄州等处认运口岸之议。而楚盐道详称。设店即有应用经费。恐不肖商伙。影卖脚私。致汉岸水程无从稽查。西盐道则称所签之商。新置店屋盐仓。以及岸店辛工日用。核算店费。浮于水贩赴青山领盐水脚。商力难赔。仍必增入盐价。似多窒碍。遂格不行。夫添店签商。诚有如二道所云者。然实则假为公言。以阴遂其就近鱼肉商人之计。且既有省店。又于中途添店。资费皆须重出。故不愿行。今不签商添店。但令商盐船至九江姑塘。即淮其开仓分给水贩子店运售。或自至各府散售。其楚西岸店皆撤。有留者。官不必问。但令赴两盐道请领水程。一如淮北票盐。西坝以上。官为稽查。西坝以下。但给水程。其余听之。则官皆便。火患胥除。两省匣费。仍遵定例。按数由淮商完纳。运司委员批解。交两盐道分给。如此。则岸无自浮开。不肖有司无从重支豫借。游客无骚扰。可省匣费百万。

设本商愿在青山或九江大姑塘一带立店者。听之可也。楚西接界卡要之地。缉私文武。照旧设立。其费亦令商纳司库。备文批解盐道。不许私取于商。盖盐法本为 国课。下收其余利。以资办公。可也。然亦止可十之一二。今正杂课纔三百数十万。而岸费已一百数十万。是三分其一。盛时犹为违制。况凋坏至于今日。岁完正杂课。不及二百万。而岸费一百数十万。有加无已。虽幸众为讳匿。 上无严谴。其如商力不及何哉。今以淮南之姑塘九江。当淮北之西坝。姑塘九江以上。既处处稽查严密。姑塘九江以下。大开法网。去其束缚。听商售卖。但约以水程。边卡仍设官缉私。地方官毋庸责成销盐分数。则文武不能额外多取。店伙不能影射浮开。游客不能抽丰骚扰。然后岸费之浮增可节。而正杂课之输纳可盈。苏商之困。下利民而上利 国。中不失办公之资。楚西文武衙门及委员店伙。俱有人心。宜亦无怨。此其所为大泻者也。诚使大府原议诸条颁行。而益以大补大泻之法。是虽不行票盐。而实半师其意。淮纲其犹可立乎。

  淮北票盐志叙代        
魏源

天下无兴利之法。除其獘。则利自兴矣。鹾政无缉私之法。化私为官。则官自鬯矣。欲敌私。必先减价。减价必先轻本。轻本必先除獘。獘乎利乎。相倚伏乎。私乎官乎。如转圜乎。獘之难去。其难在仰食于獘之人乎。淮北票盐。创行数载。始而化洪湖以东之场私。继而化正关以西之芦私。且奏销数百万外。其余额犹足以融淮南悬引之不足。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而纲商岸悬课绌。票商云趋骛赴者。何哉。纲利尽分于中饱蠹獘之人。坝工捆夫去其二。湖枭岸私去其二。场岸官费去其二。厮伙浮冒去其二。计利之入商者。什不能一。票盐特尽革中饱蠹獘之利。以归于纳课请运之商。故价减其半而利尚权其赢也。且向日仰食于獘之人。即今日仰食于利之人。昔之利私而今利公。何谓淮北可行而异地不可行。疑者或曰。减之又减。安能敌无课之私。不知场私无课。而邻私有课。有课之私。减价敌之而有余。无课之私。岂尽价收之而不足乎。或又谓旧票充新。难免再运之虞。无论卡局截角。重重稽察。且票可冒。课不可冒。苟票可转运。则请票十余万引外。即应无复请票之人。何以每年数十万引。从无票少于额盐浮于课之事乎。或又谓湖私改贩。难革鸮音。北盐灌邻。保无藩决。然则枭化为良者。必不许其为良。北受芦侵者。必永为其所侵也。又有谓收税章程。年更岁易。良由以有定之盐。应无定之贩。不如签商认岸。一劳永逸者。不知指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