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圣鉴训示。

  买补常平仓谷并严禁积獘疏咸丰元年   
朱应元

窃惟直省各州县建设常平仓。存贮谷石。常年例于青黄不接粮价较贵之时。各就地方情形。按成平粜。俟秋成粮价平减。买补还仓。遇有水旱偏灾。则酌量动碾。减价平粜。一俟年谷顺成。即行买补。酌盈济虚。法至善也。其有不及时依限买补足额者。查参议处。例有明文。乃近年州县亏空日多。非将仓谷私行变卖。即将谷价擅自侵挪。偶遇偏灾。几无措手。上司按籍而稽。谓有仓谷可以碾粜。责之州县。州县猝不能办。则祗凭一纸空文。饰词申覆。是有动碾之名。而无平粜之实。嗷嗷待哺者。已无实惠可沾。且仓谷既无可粜。即不免抑勒殷富出谷赈济。甚且从中染指。此近来州县之通病也。现当清查亏空之后。各州县应存谷价。当已追赔有着。亟宜饬令买补。以杜续亏。况值上年东南各省被水成灾。即有实存之谷。亦已碾粜无余。本年各省秋成告稔。粮价自必渐平。正可及时买补。其被灾较重之区。一时元气未复。或恐采买过多。有妨民食。亦宜察看情形。随时酌买。务令渐臻足额。以备不虞。惟采买之流弊。亦应预防。州县诡言采买。而以无为有。以少报多。虚销谷价。藉肥私橐。此侵冒之弊也。亦有借口采买。而派田产较多之户。承认代买。短给价值。责令赔补。或且勒缴应赔之价。复派他户承买。假公济私。扰累闾阎。此勒派之弊也。至如吏役之乘机需索。丁幕之扶同侵蚀。经纪之任意把持。种种弊端相因而至。是便民之政转致病民。尤不可不严行查禁也。相应请  旨饬下各直省督抚。转饬各州县。乘此年丰谷贱之时。将现存谷价。尽数买补。以实仓储。其有民食未裕。粮价转平之处。亦令随时体察情形。酌量买补。务期足额。并责成该管道府严密访查。如所属州县。有侵冒勒派。及纵容丁书人等籍端滋扰情弊。立即揭参。毋稍徇隐。嗣后仍按照定制。因地因时。分别成数。出陈易新。俾免日久霉变。则仓储足额。而水旱无虞矣。臣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圣鉴。

  请饬积谷备荒疏光绪八年   
监察御史邬纯嘏

窃为政必先足食。思患尤贵豫防。近年直晋豫秦四省。亢旱为灾。饥民流离失所。固由天灾流行。亦以备荒之道未讲也。查同治十二年。前河南巡抚钱鼎铭奏请积谷。奉  旨遵行在案。其法盖仿照常平社仓之意。取富岁之盈。济歉岁之乏。而皆民捐民办。一乡之中。积有成数。各存殷实之家。不假吏胥之手。法至善也。河南各州县。奉办甫有头绪。而后任抚臣不以为意。地方官亦置之不问。前数年岁屡不登。因所积有限。未能济事。论者惜之。今幸赖   皇太后  皇上圣德。感召休和。京师迭沛甘霖。山西一省亦普沾透雨。其余各省皆雨顺风调。秋禾可卜丰收。正可及时劝民积谷。以备荒歉。或谓大祲之后。民间疮痍未复。不宜更议捐谷。不知民自捐之。民自积之。不啻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何害之有。或谓政在顺民情。积谷之法。必多窒碍难行。不知晋豫数年旱灾。道殣累累。弱肉强食。实为古今奇惨。身受者固不待言。即目耳闻者。亦皆有前车之鉴。今复为劝谕之。有不输将恐后者乎。所谓事半功倍者。正此时也。可否请  旨饬令督抚酌量各省情形。一体仿照办理。毋任勒派。毋假胥吏。则岁岁所积。陈陈相因。一县有灾。他县可以相赒。一省有灾。他省可以相救。不费 国帑。不朘民力。于 国计民生。大有裨益。臣上年乞假回籍。亲流离之状。亟筹备豫之方。愚昧之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

  东省办理积谷情形疏光绪八年   
山东巡抚任道镕

窃维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岁时丰歉无常。防患贵于有备。臣历任江西浙江直隶等省。均经饬属劝办积谷。以资缓急。上年蒙  恩补授斯缺。到任后。因查东省地瘠民贫。并无耕九余三之蓄。各属常平等仓。亦因年久动用无存。设遇凶荒。毫无补救。积谷一端。实为目前要务。当饬藩司崇保妥议章程。颁发各属。视县分之大小。定捐数之等差。通饬一体遵办。但求公平。不许抑勒。但期乐输。不计多寡。并先令清查户口。寓保甲于积谷之中。以期地方民生。两有裨益。计自劝办以来。据济南等十二府州属陆续禀报。邀同绅士。按庄查造户籍。先尽殷富。次及农商。设法劝捐。或听量力而输将。或按地亩而酌派。截至本年正月止。计共捐齐谷六十一万四千六百余石。每州县三千余石至一万四千余石不等。按照派数。多有盈余。各绅民见义勇为。足征人心风俗之厚。尚有捐未足额十余州县。约至麦后均可一律报齐。臣饬司分投委验。尚无虚捏情事。惟州县鲜有仓廒。仿照朱子当社立仓之法。各归各庄。暂存富家公所。选择本乡公正绅士妥为经营。仍分饬另筹建仓。量为归。以垂久远。此后岁事顺成。尚可年年增益。为图匮于丰之计。臣当体察情形。随时核实筹办。以仰副  圣主轸念民依之至意。

  东省办理积谷请饬认真查核疏   
监察御史李肇锡

窃臣闻近来各直省讲求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