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帮工难觅。招佃代种。则无人承领。此荒田之所以未能尽垦也。然则欲垦荒田。不能不招异籍之人。地方官应随时劝导本乡。不得欺侮异籍。异籍不得凌轹本乡。务使主客相安。毋许生衅。其异籍农民。认垦荒田。须令田邻地保。出具互保。俾知根柢。至若异籍佃户。则有业主可问。不在此例。

一垦荒之户宜曲为体恤也。近来江南荒田。因垦种乏人。类皆贱卖。上等者每亩值钱三四千文。中等一二千文。山圩田地。水旱可虞。仅止数百文。有力之家。必不欲垦。闲有愿垦者。不过贱价买业。雇人开垦。且必选择膏腴之产。凡应招而来者。大率无业小民为多。而田地又系山圩。缴租缴价。既有所难。况加以捐输苛派乎。仍责令乡保人等不准苛派。加意保护。俾有宾至如归之乐。

一认田认垦宜令乡董地保转报也。田主认田。垦户认垦。必令赴县具报。难免书差需索之獘。且恐乡愚小民。具报认垦。无门可达。趄不前。每一都图村庄。应各举殷实公正董事一人。督同地保经办。不必设局。凡业主认田。令其开明坐落亩分。完粮户名。交与董事。每月由董事开册。交地保赴县呈报一次。垦户认垦荒田。亦令各赴坐落都图村庄董事家中具认。并令取具田邻保结。地保查实无讹。即将认保各结转禀县官。请给执照。俾垦户便可收田开垦。凡新垦田地。每年秋成以后。由董事督同地保。看明某户垦熟田若干亩。汇造一册送县。俟年终县官亲赴各乡。将新垦田地。周历履勘。以防隐匿及以多报少之獘。惟董事地保造册奔走。纸笔饭食。在所必需。应无论业主自种垦户开荒。俟秋收之后。每亩给钱十文。交与董事。以五文为纸笔之费。以五文为地保工食。此外不准多取分文。亦不必书差下乡。如敢挟持刁难。许即喊控县官。立予严惩。董事办理认真。着有成效。详请给予优奖。

一外来兵勇不宜垦荒也。游兵散勇。大抵皆无籍之徒。久在军营。桀骜难驯。虽已撤散为民。情性不能遽改。人皆望之生畏。且素不务农。耕耨非其所长。若令兵民杂处。气类不同。安望浃洽。难保不激成事端。兵勇垦荒之议。断不可行。傥兵勇系属土著。情性自能相投。有欲垦荒者。自可准行。或系异籍而买荒田为业。或自种。或招佃承种。彼既置产。则与客民无异。必非多事之人。亦毋庸拒绝。

  江南垦荒未便刻期从事疏光绪三年    
沈葆桢

奏为江南垦荒。未便刻期从事。请照同治八年奏定章程办理导以自然之利。而课其渐进之功。恭折仰祈  圣鉴事。窃臣于光绪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奉  上谕。御史朱以增奏江苏安徽兵燹之后尚多荒田请饬详议并调准军屯垦各折片江南为财赋之区大利在农既有未垦荒田自应设法开种并是否可办屯田着详细筹议等因钦此。伏查苏省被兵荒田。同治八年经前督臣马新贻前护抚臣张兆栋奏定招垦章程八则。奉  旨允行。复核原议章程。非不周详。而各属未垦荒田。迄今尚复不少者。良由兵燹之后。人民寥落。一人之力。至多种田十余亩。成熟之田。忙时尚恐难雇短工。何能推及荒田。不得已募淮北流民。给以工本农具。原冀一树百获。坐享其成。抑知江南尽系水田。淮北多种旱谷。耕耘之法既殊。勤惰之性亦异。良善者本籍有田可种。安土重迁。其流入江南。大率无籍之徒。乡里所弃。沾体涂足。本非所习。兼之赋性强悍。动辄滋事。学稼既未如式。收息自极微薄。一经垦熟。即须征赋。不准再荒。幸而岁丰。抵工本外。仅敷完粮。若遇歉收。更须赔贴。且有刈获后席卷而逃。业主无佃可招。废于半途。以虚粮为子孙累者。此荒田未能尽垦之实在情形也。臣以为民虽至愚。无不自悉其亲受之利害。若趋利之念不敌其避害之念。虽驱之以条教。而有所不能从。夫农田之利。所以如此其微者。一则由于水利之不治。军兴以来。谁复言及疏浚者。河道处处淤浅。甚者竟成平陆。潦则溢。旱则枯。旸雨偶愆。补救无所施。成本尽归无着。一则由于谷贱之伤农。民习于避兵。轻去其乡。无复以盖藏为念者。粒米狼戾。则彼此均不甚惜。虽贱价且无处求售。所谓乐岁终身苦也。舍耒耜以作佣保。所得倍蓗矣。悟其受病之源。而后有以施其针砭之术。取河渠而治之。宣泄有所。灌溉有资。凶年无赤地之患矣。举义仓社仓常平仓而储之。收其有余。贷其不足。丰年无余粟之嗟矣。旷土当前。有不趋之若骛者乎。马新贻原奏推本于州县之得人者。即谓此也。第此二者。经费殊巨。江南民力竭于转输。待巨款集而从事焉。必无观成之日。计惟有伺闲而动。得尺则尺。得寸则寸。沟洫逐渐通畅。仓庾逐渐充牣。十数年后。阡陌必复旧观。较诸强之以所难。其利钝相去远矣。兹据署江藩司勒方锜苏藩司恩锡会详请奏前来理合会同江苏巡抚臣吴元炳恭折具陈。伏乞  圣鉴。

  请开皖北屯田疏同治元年     
监察御史曾协均

奏为皖北被兵日久。请先开屯田以资战守。仰祈  圣鉴事。窃皖北一带。盗如毛。粤捻交乘。又有苗练之横行。非旦夕所能蒇事。必须顿兵久戍。而临淮一军。偪处其间。势最微。饷最乏。兵勇求一饱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