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有格碍矣。小有格碍而可以措处者。直以为无可措处矣。常属无现年。通省皆无现年。而钱粮皆完。何独锡金两邑。乃必恃现年大户催追得力耶。若曰现年大户。力能垫赔。年清年款。胜于他邑他策。是即明世粮长催追。损下益上。择肥而噬之意。断非  圣世所宜行。且为  圣世所严禁者。安可恃为良法。而况他邑他策。尽有催追得力者乎。嗟乎。钱粮固重。民命尤重。两邑畸零难完之钱粮甚微。两邑朘削日甚之小民太苦。执积獘为旧章。甚至坚持弗变。视救民为多事。或且肆口相讥。不恤民瘼之咎犹显。力阻善政之心难诛。十八年已事昭昭然也。是在主治者之神明果断。令出惟行矣。少司寇秦小岘先生官温处道时。革除庄长一役。僚属徇庇。胥吏百计阻挠。正与十八年情事。一一合。小岘先生与于汤岳诸公。先后一揆。毅然禁革。浙民至今尸祝。谨奉上原一本。伏乞垂鉴而采择焉。合邑苍生幸甚。

  与彭通政论去差徭减重赋书     
金文榜

天下事有言之者。有为之者。天子于封疆大吏部院御史。不责以为专任以言。不责以亲民之事。独责以进退人才。指陈利獘。明乎为之者别有人。而言之者责独在是也。乃自为之者不能尽其为。而言之者又不能尽其言。天下滔滔。将何底止。夫使所遇不幸。谗谄交蔽。动遭奇祸。则不言犹有辞也。今  上冲龄践阼。天纵英明。   两宫知人善任。锐意望治。议政王虚己求贤。开诚布公。凡有建言之心者。夫又何嫌何疑。而不殚其血诚乎。今两湖全皖粤诸省。虽渐肃清。而上游之贼。聚下游。江浙之贼。跨州连郡。坐拥膏腴。西粤为逆贼老巢。年年捆载而归。阴谋难测。山东捻匪。焚杀四起。河南决口。死亡数万。川中用兵已久。陕西逆回固结。剿抚两难。云贵距京辽远。时有蠢动。无以控制。而辇毂之下。马贼连骑结队。白昼横行。邪教从中煽诱。滨海地方。观衅思逞。此厝火积薪之势。祸未形而患已萌。惟有收拾人心。可以补救者也。当今能杀贼者。能使贼望风而逃。而此望风而逃者。胁从约有八九。其初皆愚懦良民也。自官之待民。必以威取胜。钱粮徭役。种种索扰。不留余地。民于是知愚懦之受侮。相习于强悍。流而为匪类。迨民既为匪。官则醒悟。思有以安抚之。而民乃挟众要求。必责官以前日之所取尽偿还之。而后就其安抚。是今日大计莫急于收拾人心。而收拾人心之计。在西北宜去其差徭。在东南宜减其重赋。二事皆病民之尤。致乱之原。固在地方官实力奉行。尤在督抚上司正己率属奖廉惩贪。虚心察访。要皆不能已于言者也。请试陈之。古者赋役并行。赋有常额。役惟劳之而已。近年直隶各州县。差徭繁重。土木工作外。车马柴米麸料布匹锅碗烛纸食物之类。无一不取诸民间。虽各处情形不同。而大旨总归于病民。有于去任时得贿裁免。不以告后任者。亦有于到任后分外增派。至日增一日者。总之官中苟取一物。辄费民间数倍。民间何等万难。不值官中一掷。强横者犹可抗避。懦弱者愈受欺凌。或民愿出钱而勒令备物。或民愿备物而勒令折钱。或一村索过再索一村。或此事未了又生他事。或上司以为苦差。而州县实在获利。或州县偶尔赔贴。而差役从中私饱。遇有兵差过境。委员往来。已在坐支项下一一支销。乃各州县恃其事出有名。搜括民间。愈无忌惮。推原其故。总由官于此等事。视为泛常。既不将物数多寡。详细标判。又不按历来成例。榜示通衢。以致狐假虎威。獘端百出。此呼号愁苦之声。所以不绝于下也。更有乡村卖买集期。一月数次。州县派家人或书差往收税钱。此款解库不及千分之一。而于百姓增一不便。且于担负贱役。较量锱铢。不成事体。莫此为甚。尤可痛者。

今年   先帝梓宫奉移。早颁  谕旨。不扰民间。乃各州县承办垫道支应。令下之日。狡恶差役。百计钻谋。先与本官包定数目。自一二千金至数百金不等。一经出票。立赴四乡恐吓婪索。其数照所包之数。几增十倍。官恐其逾限迟缴。不敢查问。民以为要差急需。亦不敢申辩。州县官受其吞蚀。所余带往差次。朋僚欢燕。任意挥霍。一经罄尽。借口赔垫。而上司借查道为名。明知丁役委员。需索门包差费。盈千累百。并不禁斥。且养尊处优。行馆供应。务取华美。是民脂民膏。徒以供差役之吞蚀。州县之挥霍。上司之供应。而皆借  皇差为名者也。夫王道坦坦。工费应省。即沿途支应。在  皇上之心。亦必敦崇朴素。乃大吏不于此体会  圣心。推广德意。而反借此扰及民间。隐滋怨厉。是岂独国体有伤哉。现在外国来传教。有教中人免派差徭之议。是习教者得脱苦累。而不习教者难免苛派。异日愚民穷困。招之即去。而稍有知识者。迫于追呼。亦将遁而之他。为日既久。人尽入教。此差更何从派办。若今日及早禁止。既示 朝廷之恩。又塞入教之源。诚为一举两得。而有言责者。犹欲泄泄待之。窃恐穷民一入奇邪。执迷不悟。而异日左道充塞。三纲弛。四维绝。害更有不忍言者矣。若夫东南之事。自咸丰十年。师溃金陵。糜烂情形。不堪设想。今幸督臣曾国藩谋定后动。军威渐振。然而悍贼聚苏杭。其势未能即下。且苏杭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