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定之际。亦可将出缺之弁兵。缓至二十年后再议募补。将来重募之日。尽可仿浙江之例。大减额兵。酌加口粮。此又因节省经费而兼筹陆营之计也。谨议江苏水师营制事宜。缮具清折。恭呈  御览。伏乞 敕下各衙门详细会议。归于至当。

凡疆臣奏事。每畏部臣驳诘。亦古来之恒情。独至此等大政。则不畏驳诘。且惟恐其不驳。惟恐其少驳。目前多一诘难。日后少一愆尤。不特求部臣再三驳诘。即江苏前后各任。如协办大学士湖广督臣李鸿章在苏省用兵最久。洞悉水陆情形。两江督臣马新贻在浙江办理减兵事件。讲求已熟。江苏抚臣丁日昌素有捍御外洋之志。并请 敕下李鸿章马新贻丁日昌各抒所见。将江苏水师船政。妥为核议。务使外防与内盗并谋。旧制与新章兼顾。臣虽离两江。傥有所见。仍当续行陈议。期于利多弊少。不特江苏为然。即长江水师。亦乞 敕下沿江五省督抚随时查看。如有不妥之处。三年以内。尽可奏明斟酌损益。臣断不因系初议之人。稍存回护之见。臣之微意。不过欲使中国兵勇。以舟楫为室家。以海洋为坦道。庶几事以屡试而见精。人以狎水而渐壮。至于船式如何而后善。营制如何而后强。自当博采言。不敢略执成见也。一俟江苏水师定章后。沿海闽粤各省。均可参酌办理。大局幸甚。所有江苏水师事宜缘由。谨会同两江督臣马新贻江苏抚臣丁日昌恭折具奏。伏乞  圣鉴训示。

  详酌长江水师事宜疏同治十二年
彭玉麟

窃臣奉  命查阅长江水师。所有参劾各员。及应补各缺。业经会同各督抚随时具奏外。臣戆直愚昧。以一介之书生。随同前大学士臣曾国藩从事戎行十有余年。自维才识迂。生平未尝学问。于古人驭将治兵之道。未能窥见其一二。徒恃此一味朴诚。激励士卒。以此稍得其力。幸立战功。兹奉 命。查阅长江。仰维  圣虑。实欲整顿江防。为东南久远之计。而臣智虑短浅。深恐无以上副  圣怀。伏查长江上有荆湘。下讫海澨。以南北论之。则天堑之险也。以东西论之。又建瓴之势也。而水师一军据其要害。可以左顾右盼。雄视四方。惟是地面辽阔。将卒贤否不齐。为统帅者。非有深沈大略。而又出以兢业小心。忠诚为 国。则一时之利。或为异时之害。是以曾国藩无恙。每与臣论及水师。即谓宜随时变通。以防其流弊。不可株守成法。实系确有所见。臣此次阅所至。窃见此军改归经制。甫及五年。而弊端已伏。不可不急谋整顿。俾无失设军初意。以仰副  圣主顾虑东南之至意。管见所及。约有四条。用敢分晰胪举。为   皇太后  皇上陈之。一曰将材宜慎选也。长江水师管辖五千余里。而提督一人为之统帅。必其精神智力无所不及。而刑赏号令。实有不出户庭坐制远近之势。乃为胜任。非徒一年一巡。循故事而已也。故将材极难其人。臣窃谓能当其任者。约有三等。智识闳深。天资忠亮。其上也。秉性刚方。威克厥爱。其次也。操守清廉。敬慎畏法。又其次也。前明武臣中如戚继光。文臣中如王守仁者。不独水师可用。而实水师之奇才。至技艺之精练。情形之熟悉。则微末而不足道矣。此等人才。若不预储于无事之时。而仓猝以求之。则必至于偾事。卤莽以用之。殆无异于弃师。深可虑也。今自军兴以来。谋臣猛将。以及中外文武大臣才守兼优。为  皇上所深知灼见者。自不乏人。发纵指使。惟上所用。而臣以为尤宜责成统兵大臣及各省贤明督抚。随时保举将才。无论其现为将帅。现为偏裨。但视其志趣才略。果与前三项略能相应。即行密疏保奏。  皇上再博加询问。或遇事饬令来京召见。果其所举不诬。随时不次擢用。而又假之以便宜之柄。临之以不测之威。务使有才者得以自尽其用。不才者不得承乏其间。择将驭将道无过此。至于各营弁勇。如有心地朴实智虑过人者。即责成各镇将随时甄录。上之提督。及该管各督抚。亦即随时察看。视其可用者。次第擢用。以储异时统帅之材。庶几人材日出。而折冲御侮。可以惟我指挥矣。一曰积习宜力除也。 国家设立水师各营。所为者杀伐之事。所恃者勇敢之气。所服者劳苦之役。使其无勇而畏劳。则将何以行杀伐乎。臣每见前史所载。凡在开创之初。用兵不多。战功独伟。至于承平既久。兵日益增。而益不可用。故粤逆之变。至舍兵募勇者。岂兵独弱而勇独强哉。兵有习气而勇无习气故也。

臣与曾国藩初起义旅。湘军所向有功。其时自将弁以至士卒。大抵非书生。即农夫也。不知有衣服玩好之娱。不知有功名势位之乐。不知有趋跄应对之文。当时湘军之所以胜人者。不过两端。曰朴曰勤。乃十数年来时事渐平。镇将则狃于富贵。士卒则习为恬嬉。于是朴者以渐而浇。勤者以渐而惰。是今日之勇又将化为昔日之兵矣。岂不可虑。然则居今而欲整顿水师。亦在统帅之先去积习而已。臣查阅所至。所见镇将以下。朴实者尚不乏人。而亦有修饰厨传讲究应酬者。均经臣随时戒饬。甚者至于参劾。颇闻每届巡阅。仪节繁缛。沿途迎接。开放大。甚至合队排。如攻大敌。是但知声威之壮。而不顾火药之虚縻也。业已由臣通饬。严行禁止。所到马头。支搭五色棚帐亭。铙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