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
  定军制议
  州郡兵制议
  列屯遣戍之制
  战陈议
  车战议
  水战议
  兵器议
  器械之利一
  器械之利二
  定军制议【选练畿郡民兵】
  此议迂远恐难骤见之施行然如此设置京畿之强日可俟巳
  苏试定军制一策、于汉唐宋军制之得失、了然明白、就其三者而论之、宋之禁军。不如汉之践更。汉之践更。不如唐之府兵。三代之制。不可遽复。必欲复古之渐以壮国势。以省国费。皆莫若唐府兵之尽善焉。然唐行之未百年而中变者。何也。葢府兵之制。无事则番上宿卫京师。有事则调发出征四远。虽曰寓兵于农。暇则耕稼。然军府杂郡县之中。士卒混编民之内。其它徭役科征。未能尽蠲。况又承平日久、兵政废弛。番易更代。多不以时。非法征求。分外驱役、此其立制非不善。而其行之既久。终不能以无弊也。设使当时知其弊之所在。补其罅举其偏。而振其所废坠。虽至今存可也。惟今 圣朝建国幽燕。直隶八府之地。葢古幽冀之域也。杜牧所谓山东河北。王不得不王。霸不得不霸之所。其人沈鸷多材力。重许可。耐辛苦。敦五种。本兵矢。他不能荡者。复产徤马。下者日驰二百里。所以兵常当天下半。唐自天宝末失此地、其后罄天下之力以经营之。不能得其尺寸。人望之若回鹘吐蕃无有敢窥者。必欲使生人无事、其要先去兵、不得山东、兵不可去、是兵杀人无有巳也。由牧此言观之。则今日京畿之形胜物力。天下莫敌焉。可知巳。彼区区叛将以逆犯顺、苟得地之形便、尚敢以拒王师、况居万乘之尊、有万方之众、而又据形势之便者哉文皇建都于此、余六十年矣、承平日久、民不知兵、武备不无少弛、往时一卫、以五千六百名为率。今一卫有仅及其半者。甚则什无二三焉。朝廷非不知加整饬。岁遣御史分部清勾。而法司亦往往谪有罪者戌边。然终不能复国初之旧。臣愚过为远虑。切恐自兹以后。日甚一日。失今不图。恐后愈难于今矣。请于国家常制之外。于京畿之中。别为寓兵之法。用唐人之意。而不泥其故迹。因今日之便。而不变其常制。不识可乎。请试言之、今京畿八府。其顺天保定真定河间永平五府。寔居辇毂之下。所辖十七州八十九县。若见丁尽以为兵可得四五十万使今日京辅之间。有此劲兵。则国势自尊。国威自壮。视彼列屯坐食之众。游手豢养之徒。葢有间矣。万一臣言有可采者、请敕大臣集议、若于旧制无碍、治体有益、民情不拂、即委有心计知治体之臣、专主其事、讲求利害、的然有利而无害、然后见之施行、每县因其原设里社。制为队伍。一以所居就产为定。里社丁户有不足者。移其少而就多。使之整然有定数。每一里百户。分为二队。队五十名。立二总甲。【视军卫总旗、】 每队分为五小甲。甲十名【视军卫小旗、】 又合十队为一都甲。【视军卫千百尺、】 而属之州县。州县属之府。其十年轮当之里甲。咸仍旧焉。凡民差役如皂隶柴夫等类科派。如岁办和买等类。一切蠲除之。岁惟养马纳粮二事。他赋役皆无焉其民籍十年一造如旧例。其兵籍每岁季秋一造。籍不以户而以丁丁以二为一。单丁则合诸他。每丁自备军装器械如军伍制。有司岁时阅视。有不如度及颓坏者易之。民年二十二附籍。五十八免役。尫羸笃废者除其名。秋粮量减其额。或三而去其一。或五而去其三。兵不番戌。粮不调运。岁十月上其籍于兵部。五郡【谓顺天等五府】 之兵。分属五军。州县各为教场。月一点操之。每府又辟平衍地为一大教场。孟冬农隙。兵部奏遣该府都督一员。带领将卒于此召集民兵。依京场操练。分命御史监督之。而紏其不如法者。兵部遣官挍马政。工部遣官阅兵器。事竣。各具寔开奏。遇有征行。按籍起调。【又见京辅之屯条、】 所谓养马之政。计村庄有民居五十家以上者。立一马厩。不及数者合诸其邻。每三丁备一种马。【俗所谓骒马、】 并力养之。昼则分牧。夜则合饷。择其中有物力材干之人。立为羣长。每春种时。督其民计丁种粟取秆。种豆取料至秋成时按亩以收。预为仓场积草料于近厩之地。以为牧养之费。民无地者。官给之。凡境中原额草场。为势家奏取为庄田者。一切查理还官。分给于民。非但养马。兼蓄驴骡。以为驾车运逓之用。孳生之马。有壮健者。印烙毕。即俵散壮丁。俾其骑操。官时点视。有疲损者罪其人。如此则国家不徒得兵。而且有马矣。【详见牧马之政条、】 或曰五郡切近京师。应内外百需所出。百役所萃。今一切罢免。从何措注。请下各部。查勘顺天等五府。每岁夫役若干物料若干、通计该费若干。然后行下户部计筭天下秋粮夏锐盐钞坑冶课程等项名色之数。岁入凡几何。旧积凡几何。经费之外。预备之余。酌量多寡。足以备用无阙其有羡余者别为收贮以为此五郡雇役之直买物之费。凡此五郡常年合用夫役。官为计工定直。出此钱雇闲民以代之当。【此即宋人雇役法、但宋人取钱于民今取于官、凡雇民役必先使之当过、然后逐月予直、如当过正月、于三月朔日予之、】 凡此五郡。每岁合办物料。官为先事计筭。出此钱。随时估以代之售、如此不徒宽民力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