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可为矣。如郡守之缺。遇地方繁剧。事势倥偬。有非常才可办者。于部郎数人中择之。南部四五人运同二三人同知四五人。是于二十人中择一郡守也。不然则天下郡守皆可调也。若常地则人皆可为矣。贤均度其才之所长。才均辨其器之所适。阅历熟者无夺其所习。方土殊者无易其所安。人不踰格。俸不易序。稍仿停年循资以日月为断。而不似其贤愚同滞。其要在使天下士大夫各安其官而巳。夫天下所以不治者。在人不安其官。始进而求知。知而求荐稍难而求调稍久而求升。一不得而不胜其尚玄守拙之感。人得之则弥见巳之迟巳不得则弥见人之速此其心巳非矣。尚何以责其政。夫迟速何常之有。今有官于此五载而后迁。此五载者为久乎为速乎。有如十人未迁而一人先超于五载之内则一人者为速矣有如十人巳迁。而一人独滞于五载之外。则一人者为迟矣身处用人之地。可以齐久速之论而不为。而使天下见以为速。以长竞进之心。见以为迟。以起不平之感。则其为计左也。故莫若明示以不易之格。而使羣工安于不渝之度。俸至而升。不必求也。俸不至而不升。虽求无益也。若柤梨橘柚。无助其长。无隳其成至于日至之期。而人食其实。乃以此成天下之才非以此滞天下之才也葢铨部之难久矣。举天下之冠裳属耳目焉。天下大众也。其致疑于用人之地大疑也。合大众者不可以户说。破大疑者不可以辨求。举之以才而人曰以意举之以意而人曰以私不可以口舌争也莫若晓然示之。使吏信籍。官信法。视诸目。听诸耳。谋诸心。无可疑矣。天下之疑穷而信成。信成而后可以格于 上。夫铨部有所推择而不报者。不信铨臣也。廷推而不报者。不信廷臣也。非但不信推者。亦不信见推者。呜呼 上举不信羣臣乎。其端始于不能自为信。而士大夫不相信。以疑端开 主上耳。是时推举各官多不点明故为此议者亦以济时也非通论也假令有可以解天下之疑成 主上之信者虽法不便吾犹将为之而况其未始不便也。
  ○朝鲜撤兵留兵议【戍守朝鲜】
  朝鲜巳亡、 皇上命将出师、举全国而之、恩德无与俪、以倭来而出师。以倭去而振旅。于名甚正。于费甚省。伏奉 圣旨、若不留兵、孰防厚患、令臣等从长计议、臣切揆度情形、计量劳费、夫关白既死。其名酋大帅。争权争长。无暇远略。即使其国辑睦亦必不能六十六岛成师以出如前日也直以倭入釜山。盘踞巳久。如见我兵既撤。或将生心。此则不必合诸岛之兵。用举国之力。偏师一出。亦非朝鲜所支。葢今日之倭可保无并吞朝鲜之谋而不能保无窃据釜山之谋。若其兔窟既立。蚕食渐深。朝鲜复来告急。异日更烦措置。朝廷业巳经营数年。岂惜一二年之余力。与其过而置之。无宁过而防之。则议暂留兵者。未必非计也。第须外计兵力。内计物力。使供饷无过耗费中国。屯兵无过骚扰属国。乃为得策耳。汉立西域都护皆取诸国供食不烦转饷唐平百济新罗即今朝鲜之地亦因粮于彼未尝以馈运继之今日空中国之士马。竭中国之帑藏。即念彼凋残。令彼出本色。我出折色。巳为向来所无之事。乃本色所费少。而我所耗损独多。此何理也。各边正额军饷。尚缺一百三十余万。海外久戍。费何从出。中国防夷。如富家防盗。声耗既急。内外须防。门户藩篱。皆有守护。若其渐缓。自可量裁。独留一重。亦足自卫。今倭患渐息。此正缓而可量裁之时。若撤兵则所备在内守门户者也当散外之戍兵。而量留其精锐。以益海上之防若留兵则所备在外守藩篱者也当汰内之冗兵。而量移其粮饷。以充海外之用。若外欲留兵几何。即于登莱天津淮扬苏松量汰老弱。以其食作留兵折色。令所留之兵与所汰之饷数足相方若东师既撤之后。即以其人照今日所裁兵数。补还原伍。葢撤即守在海之内不撤即守在海之外总之此兵此饷耳俟倭氛尽息之后。然后总以兵饷。尽归民间。此亦设防省费权宜之一策也。又朝鲜兵荒之后。人少地多。若与该国议定。将海外之舟师。给与可耕之地。令其屯种以给军粮成熟之后。供亿自减。要当以我之折色。与彼之本色相兼减退。不得借口有地给军。独充彼国本色。各该将道必以实心实事行之更当申严军令。不得侵彼地界。夺彼财物。私彼妇女强役使其民为耕种、而我军收其利。葢数年以来。此皆将吏不虔以致以德为怨在我惟恨彼出粮之少然侵夺蹂践在彼则不啻费矣存亡继绝之义其君臣或有相感在彼民则不啻怨矣若能立定约束。如孔明之屯渭水。军无私焉。一切无名骚扰。尽皆严禁。则虽稍益其供军之饷亦彼之所乐为也葢欲撤兵。则一撤即完局矣不撤则须计万全为彼之利、无以为我害。终前之局。无以挑后衅、乃可庶几耳、若饷不能供兵不能戢使我与属国以德始以怨终则固不若速撤之为愈也
  ○铨部议核实政【核实政】
  一先年尝议核实政、毕竟所报多是虗文、久之则核实之言亦成虗文矣近日吏习甚巧。虗伪最工。此最吏治之弊人事多而官事少官事多而民事少上官但考政于厨传。课绩于簿书且未问所察之官。但阅其所署之考。推官知县以上考语皆是大圣大贤、川岳风云。氷玉麟凤字面何关实事。甚而流离满眼。怨声在途。犹以绮语署为上考。署者当者宁无两媿又如抚按论劾。多列奸赃。及至行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