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择吉期、再议封号具奏、先生每出旨来钦此、臣等闻之不胜欣服仰惟 皇上具聪明睿知之资。为礼乐纲常之主不惟祖述宪章。尽伦尽制。而且徧观博采。至精至详。天纵 圣人、真非臣下所能及也、除遵奉拟 旨外、惟是 皇明典礼一书阁中无存。恐礼部未必有之。部中何以乃无此书当令其构觅一部。藏之部中。以备查考。庶嗣后议礼有所凭据而不差也。
  ○谢赐 皇明典礼揭【皇明典礼】
  今日伏蒙 皇上遣文书官金忠、捧出 御批、臣等揭帖览卿等奏朕知道了、御览过 皇明典礼书一本、卿等存贮阁中、又一本降与礼部、用备议礼稽考成法、谕卿等知、钦此、窃惟 皇上稽古考今、贯串诸书、动协典礼、又念臣等寡陋无闻、将 御览 皇明典礼一书。特赐臣等存贮阁中。故事当考兼降与礼部各一本。用为稽考成法之资。臣等捧阅再三、旷若发蒙、叩首祗领、分降礼部、臣等不胜感戴 天恩之至
  ○备陈边饷揭【边饷】
  臣等接得户部尚书赵世卿揭帖、备陈财用出入之数、与课额亏损之由条分缕析、至为明白、臣等平日虽知府库空虗。尚不知其穷迫之状。一至于此。读未及终。巳心寒股栗。凛然若不可一朝居者。其中关系最大最紧、又最难处、无如边饷、此三军之命、难缓湏臾、而旧岁所欠、巳百二十余万、岁甚一岁将何以支细稽饷额。在隆庆初年至二百余万。渐次加增。至于今日。尔时巳凡四百万今又何如遂几四百万。而各边一有事端。又辄求增兵增饷。不知隆庆以前。虏未欵贡。塞下多事。饷何以少。今日安宁。饷何以多。有饷有兵。及至有事。何以又不足用。若不严行稽核。将来流弊。莫知纪极。而边事愈坏矣。至于宫中买办。岁二十万。以十岁计之。则二百万其它一切庆赏礼仪等项故事当考故事取之该监者今皆责之该部无名之供。无例之取。无额设之钱粮。苟非鬼运神输。从何措办。而自矿税设立以来。各处正供多被侵削。盐课壅滞。关征减少。曾未十年。其所亏损巳四百六十万。出者日赢。入者日诎即使管仲刘晏。主计持筹。亦莫知其策之所出矣。人臣事主。凡有可为。皆当竭心力以图报。惟此财用一事。则心力虽竭。亦无所施。自非 皇上加意留心振刷节省。与天下更始。则惟有坐观其弊而巳。今计臣穷苦、称病杜门、为日巳久、诚宜下 明旨、督其速出、与九卿科道、悉心计议、严责边臣、将兵饷稽查、痛革年来虗冐克剥之弊、其买办 上供钱粮、一槩停止、即税使未能尽罢亦当权其利害最重、如辽东云南有事之处、先行撤回、则天下事、尚不至于大坏极弊、而不可收拾乎、抑臣等犹有请焉、唐宪宗尝发内库钱百五万缗以赐魏博、而谓宰相李绛曰、朕所以恶衣菲食、蓄聚货财正为欲平定四方、不然徒贮之府库何为、葢英断之君、识度卓越如此、史臣书其事以为美谈、今虏情叵测边饷急在目前、滇事未平、军需不容少缓、各处钱粮、搜括无余、冉借巳尽、惟愿 皇上慨然 发内帑所积、以解枵腹之危、救燃眉之患、使万口同声欢传圣德、即唐宗不敢望焉、此尤臣等与天下臣民之大幸也、
  皇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三十六终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四百三十七
  华亭宋征璧尚木 陈子龙卧子 徐孚远闇公 宋存标子建选辑
  何如召祖燕参挍
  余文恪淡然轩集(疏 序 记)
  余继登
  ◆疏
  修史疏
  止矿税疏
  ○修史疏【建文献皇帝纪】
  臣惟代之有史、扌麕摭故实、备册书明示将来、用垂法戒、非一人之书、而天下之公也、非一时之书、而万世之公也、故是非虗实之间、子不得私诸其父、臣不得私诸其君、而后可以言公、今诸臣奉命纂修、首先帝纪、行且就艹矣、臣窃即 帝纪而言、有不可不自为一纪者。有可不必为纪者不可不自为一纪者建文君是巳可不必为纪者 恭穆献皇帝是巳夫建文之号当复、诸臣详言之、 皇上巳允行之矣、然附载太祖高皇帝纪之末。终觉未妥。臣尝考阅 实录、思成祖所以改建文五年为三十五年者、葢缘即位之初、欲以子继父为名不欲以叔继侄为名故为是权宜之举耳。非有明诏革除之也。乃后修史者、不达 圣祖之意、遂于建文元年以后、书其年而削其号、并削其行事之迹、故此数年间、独纪靖难事。而不纪所靖之难为何事。若有所曲讳者。今幸巳复其号、似当搜罗故谍、采集传闻、详载当时所用之人。所行之事。别为少帝之纪。是是非非。明白无隐。则靖难之兵有名。 圣祖之心益白。夫以 圣祖所不自讳。所不必讳者。而臣子乃欲强为之讳。非以天奉 圣祖也。且事湏有实。直道难枉。今野史所记巳多失真。若不及今明为之纪。令后世以久愤之心、信传疑之语则史臣之失职不足惜。如 圣祖何。臣谓不可不自为一纪者此也至 献皇帝积德累仁、笃生神圣遂垂万世不拔之基、然其发祥之长、亦不过如 德 懿 熙 仁四祖止耳。 四祖不纪而独为 献皇帝立纪岂惟臣子之心不安。即 皇上之心亦必不安。岂惟 皇上。其议甚公甚明他人非不知不肯言耳恐 献皇帝在天之灵。亦且有踧踖不自安者矣。况纪号 献皇帝、而所书者。乃弘治正德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