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而入其值余以充太仆寄养骑操。不数年马可登息矣。乃率以纰薄短小之物贻之。欺其不见而袭取之。威之以势。而擅夺之。失其心者数矣。而又利归贪猾。祸隐疆场。善观变者覩之于未萌。是岂可易而忽之哉。
  一维辽之东南常山大海。海有岛。流徙之民聚其间者曰岛民聚于万山之间者曰流民是皆四方亡命流徙自食其力。而罔知官府之法者。置而不问。则无以涣天下之群。而有意外之虞。绳之以法。则是激以贾祸也。故为之清查。为之保甲。为之解发。为之类编差银。皆求以治之。而卒无底于成。此其势有所不能。而处之无其方也。夫兹地也。其在前代至繁庶也。其半为朝鲜北界。及夫辽金为郡邑者几二十余。今以流移之人。散处其中。而无所统属之。是能保其恒晏然哉。是故设宪臣以抚治立州县以分治随其居止。俾之保伍联什。旷以三数年治其役与有司等则其人安土而乐生。安土乐生而后刑罚教化加焉。即不得巳而籍兵供役。数十万众可集矣。
  一朝鲜在我 朝、为不侵不叛之臣、自汤站抵辽阳六百余里。皆连营野宿。故东胡时出刼掠。乃设凤凰城以防卫之。或乃濳通互市。相诱盗窃。守者又为需索抑勒。得无损威重耶。沿江流民耕牧压境。时有移文。置之不省。又非乐天字小之义矣。呜呼吴楚之争。起于采桑女子。天下之事。未有不始于纤微者也。
  辽有苑马寺、统监圉以畜牧、二寺之设禀给禄费甚多而所得畜牧甚少往往不偿所费有行太仆寺、司简阅以蓄马、立法之意、未始不善也、积习渐久、旷废益滋、两寺之卿、并除升转、动以年计、其政多委之他司、纵使当其任者、日日而治之、事事而度之、所谓孳牧之多寡、印烙之肥瘠、率多陈迹故事、转相虚应、存乎其名焉耳矣、间有豪杰之士。剔洗而振作之。颓纲断领随手剥落。而又侵官生事之谤兴。此无他。上下相习而穷不能变也。若少变其法。以原官量兼宪职。苑马驻葢州兼理东南流聚之民太仆驻开原兼领东夷一应机务凡朝 贡互市攻守蒭粟之政。皆责成之而与其便宜。是谓不易局而胜。不变市而理。斯固安危之机也。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四十八终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四十九
  华亭徐孚远闇公 陈子龙卧子 宋征璧尚木 李雯舒章选辑
  严峤锐子参阅
  巡边总论二(论)
  魏焕
  ◆论
  三关镇
  甘肃镇
  大同
  固原镇
  ○三关镇【三关】
  偏头宁武鴈门、自西迤东、三关并列、而尽黄河东岸、东抵大同西路、虽太原北境要害之地。言其险害不专属晋与真定相为唇齿。非惟山西重镇而畿辅之地安危系焉。况达官达舍。安置真保河间等地。子孙世受 国恩。臣服効力。固无他志。但同本原。性习尚在。势终与合。故三关强域所系非轻。与宣大并称重镇。
  三关保障
  三关边夷
  △三关保障

  黄河东北。旧有东胜城。与大同大边兴和开平相联。通为一边。外狭内宽。复设偏头宁武鴈门三关十八隘口于内。以为重险。往年东胜开平能守。三关未为要害。正统以来。东胜开平俱失。三关独当其冲。时无住牧之虏。防守尚易。弘治十四年以后。虏住套中。地势平漫。套虏由秦入晋其防在西偏头关逼近黄河。焦家坪娘娘滩羊圈子地方。皆套虏渡口。往来蹂践岁无虚日。保障为难。今三关要害虽同。偏头尤急。十八隘口虽同。胡峪口阳方口石硖口尤急。河岸渡口虽同。娘娘滩太子滩尤急。先年以山西巡抚驻札鴈门关。代州总兵驻札偏头关。又各设守备一员。以备调度。嘉靖十九年。胡虏充斥。三关不能御。近议于朔代之间。设重臣一员。总督宣大三关。亦如陜西固原之制。
  又按三关东十八隘口。又东紫荆关。又东居庸关。山势连亘。实天设之险。为 京师近藩。往年紫荆居庸可踰。而今不可踰者。以其增筑修凿之工多。而其险备也。使今之三关。亦如紫荆居庸。胡马敢深入乎。故今之急务。惟在备三关之险。择将帅。觅壮勇。积蒭粮。以整深入之门户。庶山西定而畿辅之地无警矣。
  △三关边夷
  北虏亦克罕一部常住牧此边、兵约五万、为营者五、曰好城察罕儿、曰克失旦、曰卜尔报东营、曰阿儿西营、曰把即郎阿儿、入寇无常近年虏在套。中以三关为出入之路。直抵山西地方抢掠。嘉靖十九年秋、虏酋吉囊拥众数万、由偏头等关入寇太原、大掠居民而出、零贼亦为乡兵所歼、嘉靖二十年秋前虏复由本关入、直□平定州、参将被害、居民杀掳者无数、山西自来被达虏之惨。未有过于此矣。
  ○甘肃镇【甘肃】
  甘肃、即汉之河西四郡、武帝所开以断匈奴右臂者葢兰州即汉金城郡过河而西、历城子庄浪镇羌古浪六百余里至凉州、即汉武威郡、凉州之西历永昌山丹四百余里至甘州、即汉张掖郡、甘州之西历高台镇夷四百余里至肃州即汉酒泉郡、肃州西七十里出嘉峪关为沙赤斤苦峪、以至哈密等处、即汉炖煌郡、与前四郡地方、俱隶甘肃、至洪武五年、宋国公冯胜下河西乃以嘉峪关为限、遂弃炖煌、自庄浪岐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