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校,此集庶可传信矣。”案:宋本与今本异者,五言绝句中《太平词》至《闺人赠远》十五首列第一卷末,作王涯诗。在七言十五首後七言绝句中《献寿词》至《秋夜曲》十五首列第一卷末,亦作王涯诗。在《寄崇梵僧》後,又《与卢员外象过崔兴宗林亭诗》後,有卢象、王缙、裴迪、崔兴宗同作诗四首。今本阙之。

  △岑嘉州集七卷(明刊本)

  唐岑参撰。案:参,南阳人,文本曾孙。天宝三载,以第二人及第,仕至职方郎中兼侍御史,事迹见《唐才子传》。集名“嘉州”者,以为其地刺史也。与杜工部倡酬,诗名甚著。杜确谓其每一篇就,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莫不讽诵吟習。此正德刻本,分七卷。原出华泉边贡所藏,犹是宋元以来相传之旧本,较别本为胜。如:卷二中《酒泉太守席上醉後作》一首,别本以起四句另为一首,编入七绝,大误。又:《优钵罗花歌》序云:“天宝景申岁,参忝大理评事”云云。案:景申即丙申,唐人讳丙为景,是为天宝十五载;七月,肃宗改元至德,七月以前犹是天宝纪年,此诗盖作於是时。别本改“景”为“庚”,不知天宝无庚申也。即此二条,可知此本之善矣。有杜确序及熊相刻板序、边贡跋。

  △徐侍郎集二卷(旧钞本)

  题:“唐中书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安贞撰。”案:安贞原名楚璧,字子珍,信安陇邱人。善五言诗。一岁三应制科,皆及第。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学士,累迁中书侍郎。天宝中卒。事迹见《唐书》、《唐会要》。是集凡赋、诗一卷,文一卷,附录本传及《诗赞》等一卷。传本集稀。旧为脉望馆藏书,後归述古堂,著录《敏求记》中,有赵琦美手跋曰:“辛丑正月初四日,患痰火不能出户,拥炉阅此卷。是年元日,大风可拔木发屋,凡三日乃杀。偶记。”钱曾记曰:安贞尝参李右丞议,恐其罪累,逃隐衡、岳山寺,为掇蔬行者,喑哑不言者十年。然犹馀尘瞥起,时时闇诵“岘山思驻马,汉水忆回舟”及“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之句,可见文人習气,循回藏识中,一字染神,不与穷尘劫灰同尽於终古也。

  △秦隐君诗集一卷(影钞宋本)

  唐秦公绪撰。隐君有诗名於天宝间,避乱居剡川,後隐於泉之南安山,不知所终。吕夏卿尝录其诗而传之。宋绍兴间有张端刻本,此即其本影写者,有夏卿序及端跋。

  △高常侍集十卷(明刊本)

  唐高適撰。晁氏《读书志》尚有《集外文》一卷,《别诗》一卷,今不传。此本尚出旧第,惟《重阳》律诗一首乃程俱作,见《北山小集》,宜别出之。

  △孟浩然集四卷(明刊本)

  是集宋本作上、中、下三卷,以意分类,不标名目,诗凡二百十首,有天宝四载宜城王士源序及天宝九载韦滔序。此出後人重编较,多四十五首。

  △常建集二卷(明活字本)

  《唐志》,建诗一卷,陈氏《书录》亦同。汲古刻本作三卷。此二卷本,当亦明人所分也。

  △漫叟文集十卷拾遗续拾遗一卷(明刊本)

  唐元结撰。案:陈直斋谓《次山集》有蜀本、江本,蜀本有《自序》及《拾遗》,江本《拾遗》文分载十卷中,有李商隐《序》。又,戴剡源谓永州本删去《浪翁观化》、《恶圜》、《恶曲》、《出规》、《处规》、《订司乐氏》等十四篇,此明初刻本,疑出自蜀本,惟《中兴颂》不列《拾遗》,与直斋所言微有不合。卷四,《朝阳岩下歌》“朝阳洞口寒泉清”句下,正德时湛甘泉刻本脱去“零陵城郭夹湘岸,岩洞幽奇当郡城,荒芜自古人不见”三句,此本有之。

  △元次山集十卷拾遗一卷(明刊本)

  此正德间湛甘泉刻本,有序,其书无《续拾遗》而有《自序》、《自释》二篇。卷首有鲜知道人题记云:“《元次山集》十卷,《补遗》一卷,依宋板本雠勘无讹。”旧为陈仲鱼藏书。

  △皇甫冉诗集七卷附皇甫曾诗集一卷(明刊本)

  题:“唐补阙润州皇甫冉茂政著,刑部郎中江都萧海校正。”茂政为元晏先生後,潭州长史顗之子,天宝中,与弟曾同登第,授无锡尉,後为左金吾卫兵曹参军,终左补阙。其诗即曾所辑,有大历十四年独孤及序。《皇甫曾诗集》题“唐监察御史皇甫曾茂政著”,茂政乃孝常之误,官御史,坐贬舒州司马、杨翟令。兄弟齐名,人比之张景阳、孟阳。
  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

  △颜鲁公文集十五卷(明活字本)

  唐颜真卿撰。原书已失,嘉祐中,宋次道尝集有刊於金石者成十五卷,刘原父序又谓吴兴沈氏有辑本,後留元刚刻於永嘉,序云沈本即宋本,不知何据。此明锡山安国以活字铜版印行者,板心有“锡山安氏馆”五字,较万历间鲁公裔孙允祚刻本独完善,殆出留氏旧本。惟《补遗》一卷有《目》无书,《年谱》一卷亦阙。

  △昼上人集十卷(旧钞本)

  唐释皎然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