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绎按:旧唐志、三卷,唐志十三卷,通考、宋志并十二卷。
 
  又按:玉海云,华阳国志、隋志、霸史、崇文目同。〕
 
  家王故事一卷 钱惟演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吴越备史十五卷 范坰、林禹撰。
 
  〔绎按:通考九卷。〕
 
  前蜀王氏纪事二卷 毛文锡撰。
 
  〔绎按:书录解题、无王氏二字。〕
 
  前蜀书四十卷 李昊等撰。
 
  〔绎按:旧本脱书字,今校增。〕
 
  后蜀孟氏后主实录八十卷 李昊等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旧本脱后字,今校增。〕
 
  伪蜀孟氏先主实录三十卷 李昊撰。
 
  淝上英雄小录二卷 信都镐撰。
 
  〔绎按:宋志三卷。〕
 
  邗沟要略九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吴录二十卷 徐铉等撰。
 
  〔绎按:唐志作三十卷,张勃撰。〕
 
  吴将佐录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江南录十卷 徐铉、汤悦等撰。
 
  〔绎按:书录解题云,悦即殷崇义,避宣祖讳及太宗旧名,并姓改焉。〕
 
  高皇帝过江事实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绎按:宋志作高宗皇帝,亦不著撰人。〕
 
  湖湘马氏故事二十卷 曹衍撰。
 
  闽中实录十卷 蒋文怿撰。
 
  闽王审知传一卷 陈致雍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后蜀孟氏纪事三卷 董淳撰。
 
  〔绎按:通志略、二卷。〕
 
  南纪国图一卷
 
  文场内举人仪则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伪吴杨氏本纪六卷 陈濬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刘氏兴亡论一卷 胡宾王撰。
 
  〔绎按:旧本亡讹作王,今校改,宋志、论作录,通志略亦作录,不著撰人。〕
 
  坤仪令一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广政杂录三卷 何光远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蜀桂堂编事二十卷 杨九龄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戊由英政录一卷 钱俨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广政杂记十五卷 浦仁裕撰,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宋志、上有蜀字,蒲仁裕撰。〕
 
  烈祖开基录十卷 王颜撰。
 
  原作,周室之季,吴楚可谓彊矣,而仲尼修春秋,书荆以狄之,虽其屡进,不过子爵,所以抑黜僣乱,而使后世知惧,三代之弊也、乱极于七雄并主,汉之弊也、乱极于三国,魏晋之弊也、乱极于永嘉以来,隋唐之弊也、乱极于五代(绎按,一本又有五代二字。)之际,天下分为十三四,而私窃名号者七国,及大宋受命,王师四征,其系累负质,请死不暇,九服遂归于有德,历考前世僣窃之邦,虽〔绎按:一本有甚字。〕因时苟偷,自彊一方,然卒归于祸败,故录于篇,以为贼乱之戒云。(见欧阳文忠公集。)
 
  〔绎按:以上原卷十四。〕
 
  职官类

  共三十四部,计二百二卷
 
  〔绎按:今核计实二百二十五卷。〕
 
  汉官仪一卷 应劭撰。
 
  〔绎按:隋志、唐志、通志略、并十卷,书录解题与此同云,今惟存此一卷。〕
 
  苏绰六条一卷 原释阙。(见天一阁钞本。)
 
  〔绎按:玉海艺文类两引崇文目并同,通志略作后魏六条。〕
 
  官职训一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
 
  唐六典三十卷 元宗撰,李林甫等注。
 
  具员事迹七卷 梁载言撰。
 
  〔绎按:书录解题云,具员故事十卷,崇文总目又作具员事迹,中兴书目惟有七卷,三卷缺,玉海云,书目具员故事七卷,崇文目、十卷,三卷今缺,据王伯厚说,似总目本作具员故事十卷,以陈伯玉说考之,则又非是,所未详也,旧本员讹作官,今据玉海所引校改,陈诗庭云,唐志、有梁载言具员故事十卷,又具员事迹十卷,本是二书,伯玉误合为一。〕
 
  集贤注记三卷 韦述撰。
 
  〔绎按:玉海引崇文目作十卷,读书志、一卷,宋志、二卷。〕
 
  御史台记十二卷 韩琬撰。
 
  〔绎按:遂初堂书目记下有事字。〕
 
  御史台故事三卷 李构撰。
 
  〔绎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