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地保。给簿一本。笔二枝。墨一丸。令将所管邨庄挨户填注。阅三月另给一簿。复填一次。半年后乘便抽查。与簿记相符。乃捐资填门牌逐户分给。颇觉实效。余谨识之不敢忘。比至宁远。俗称健讼。牒中邻佑。率以数里数十里外左袒之人列名充数。县无鱼鳞册。山原相错。各以意争。又多外籍流民。以垦山为名。潜留作匪。皆不易为治。因如先生教行之。令地保将管内四至接壤。及山多田多。有塘堰若干。桥梁若干。大路通某处。小路通某处。某土著。住己屋。业何事。某流寓。主何人。有无恒业。一一注入簿内。凡四换簿。始抽查无漏。然后发门牌。间有漏户。亦皆具呈补给。不半年。无业之流民。莫为之主。冒充邻佑者。可以按册予儆。山原亦稍稍有界址可据。盗息讼简。邑民称便。
  管见偶存曰。窃盗之根。总在窝家。而与其拏窝家于破案之后。不如慎用乡保。严查保甲。除窝家于无案之先。缘久惯窝盗之人。藏匿乡村。其党羽既众。耳目必多。一经获贼到案。窝家非闻风远扬。即寄赃灭迹。不惟窝家查拏不到。并已获贼人之真赃确证。亦不可得。反致犯供易翻。案情难定。于公事实无裨益。各州县向立牌甲。原为稽查户口。使匪徒不得匿迹而设。若不慎选得力乡保。认真稽查。仅于地方官道途所经。勘验所临之地。偶一点验抽查。往往官来则虚应故事。官去则置之高搁。仍属于事无济。是必须慎选得力之乡保。专责以稽查户口。盘诘往来。使窝匪无聚集之区。宵小失逋逃之薮。方为于事有裨。但此等苦累招怨之役。又系公正殷实者所不愿充。是在地方官剀切晓谕城乡绅士商贾。临事为议办公赀斧。不令耗其己产。事后为之主持公道。不令受人欺侮。地方官亦祇任以稽查盘诘之劳。而不苦以奔走下贱之役。彼亦何惮而不应选趋公乎。如此慎择得人。则遇事必能破除情面。拒绝贿赂。不致有徇隐袒庇之弊。使之驱逐窝屯。绝盗之根。禁止娼赌。断盗之媒。总可期其得力。地方官再于其因公来城之日。随时传见。或于公务之暇。各按乡镇轮流呼唤来署。每日或两三起。或四五起。约计一岁之间。可以传唤周徧。识认熟悉。每见则询以地方之有无凶盗事端。匪徒之有无出没窝藏。以及年岁之丰歉。风俗之俭奢。和颜悦色。开诚布公。使之有爱戴之意。而无畏缩之情。是盖推地方官一人之心。置于乡保千百人之腹。聚乡保千百人之见闻。为地方官一人之耳目。近搜远访。旁勾互稽。何患窃案之不破。贼窝之不除也哉。故清盗之源。要在查保甲得人也。

  ●居官日省录卷之三(卷首有逸文)

  决狱
  人命
  盗贼
  奸情

  ○决狱

  事迹
  格言

  △事迹

  阳明子讲学。有一属官自言心切于学。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阳明先生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学。尔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上去学。纔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无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有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事务繁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之言。竟不知审察。便随人意思处之。这些弊病。须细审察克治。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寔学。若离了事物。学却是落空。
  叶南岩知蒲州。有鬬者诉于前。一人流血被面。脑几裂。公见恻然。入内自捣药。令舁至幕廨中。委谨厚廨子及幕官曰。善视。勿令伤风。此人死。汝辈责也。其家人不令前。乃畧加审核。收仇家于狱。而释其余。人问故。公曰。因愤争鬬。此人不即救。死矣。此人死。即一人偿命。寡人之妻。孤人之子。又干证连系。不止一人破家。此人愈。特一鬬殴罪耳。且人情欲讼胜。虽骨肉亦甘心焉。吾所以不令其家人相近也。未几人愈。讼遂息。仁宗初临政。问辅臣。四方奏狱。不知所以裁之。如何则可。吕夷简进曰。凡奏狱必出于疑。疑则从轻可也。帝深以为然。故终仁宗之世。疑狱一从于轻。
  王文正公初释褐。知江陵。狱有一囚。罪当死。公欲出之。竟夕不寐。翻勘案卷以求其生。至五更忽得生路。急趋出。引囚出狱。竟为平反。后入相。
  周文襄公忱阅一狱。有囚当死。欲活之无由。反复不安。形于愁叹。使吏抱成案读之。约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曰。幸有此可生。出之罪。后有人问公曰。囚皆凶恶者流。死之其罪也。公何为欲生之。公曰。曾子有言。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彼之陷于死也。岂得已耶。吾但觉悯之不暇。又何暇问其人也。
  韦仁寿性宽厚。为蜀郡司法。所论囚至市。犹西向为仁寿礼佛。然后死。
  张文瓘。字稚圭。摄大理寺。不旬日断狱数百事。抵罪者无冤言。偶有疾。囚为斋祷。愿亟视事。拜侍中。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子四人皆至三品。时人谓之万石张家。
  崔仁师按狱青州。州有谋反者。逮捕满狱。仁师至。止坐其魁首十余人。或谓其平反过多。仁师曰。治狱当以仁恕为本。岂可自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