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惟一品不得貤封高祖父母以例有限制也本身职分所受称授实职与加衔同称其妻称封科第中人尚未列品级者称例授妻称例封受五品以上封赠者称 诰封赠受六品以下封赠者称 敕封赠不应封赠而以子孙封典月釶授者称 貤封赠命妇生前因子孙受封者加太字如称太夫人太孺人之内殁后受赠则否若夫在及夫之曾祖祖父在虽封亦不加○按封母加大字始于汉文帝七年诏令及朱政和间待制刘安建言谓太者事生之尊称封母而别之所以致别于其妇既殁□祭于夫若加之尊称则是以尊临其夫也于名义未正自是诏令命妇追赠除去太字会典所载义本于此然则生称太者殁后不宜称矣

  ○例给封典

  京官加级请封级多者仍限以制七品以下不得踰五品五六品不得踰四品三四品不得踰二品外任官员有加级者例不论新旧不淮照加级请封 凡推封两子均仕其父母受封从其品大者妇人因子封赠而夫与子两有官亦从其品大者
  又封赠而父官高于子者如嫡母则从父官如生母则从子官或被出未改嫁其子有官亦准封 凡貤封内外官员为人后者巳封赠祖父母父母若请以本身妻室封典貤封本生祖父母父母亦准貤封 又凡应封妻者止封正妻如正室未封巳殁継室有当封者前妻亦准给封其再継者不准给封 又应封赠母者嫡母生母継母皆淮给封赠 又京官升授在于
  恩诏前者不分巳未到任准给封赠 又满汉各官职衔以
  诏颁之日为定给兴封典系诏后身故者方准给封 又有加级者均准以新加之级请封 又诏后降调官员非犯于贪酷者仍准以前任请封 又告假患病候补等官不准给封
  又凡额外郎中员外郎主事并分部学习人员及内外署事各官员巳经督抚保题部议奏准奉 旨俞允或奉 特旨署理及佐杂微员咨部署理巳准部覆并现佐之仓监到任在
  恩诏以前者一例给与封典 又凡初选及别补人员及 诏后到任者不准请刲其奉 特旨升授以及推升题升等官离□任未到新任者仍照前任职衔准给封赠 又升衔留任者准以升衔给封其在本任实授复□管别□者□□□贡授品级请封其余实授及署印各官既在各现任应照各现任给封又丁忧守制者遇有 恩诏加 恩给与封典其养亲回籍之员亦照原官一并给封

  ○武职新改封阶

  谨按会典直省武职封赠惟公侯伯爵与旗员同封光禄大夫某未封爵者正从一品官均封荣禄大夫妻一品夫人正二品武显大夫从二品武功大夫妻均夫人正三品武义大夫从三品武翼大夫妻均淑人正四品昭武大夫从四品宣武大夫妻均恭人正五品武德郎从五品武畧郎妻均宜人正六品武信郎从六品武信佐郎妻均安人正七品奋武郎妻孺人○此乾隆二十年改定恭录邸钞于左
  乾隆二十年七月初一日内阁奉上谕向来武职封阶自二品至五品俱得授为将军此沿袭汉唐以来散官名号之谬也国家制度名实必取相孚今授钺专征□阃外之□者始称将军而各省驻防则一品大臣也乃以如之都守等弁名不正则言不顺此甚无谓考宋制武职原有武功大夫武功郎等阶今一品武臣既封大夫其二正四品宜亦改称大夫五品以下俱改称为郎各冠以武字可耳着军机大臣等拟定字样候朕酌定载入会典以昭典制其从前巳倾诰敕亦不必追改钦此
  再书启尺牍或有时序及乾隆二十年以前封阶则现在会典无考特附于左
  一品正从俱荣禄大夫正二品骠骑将军从二品晓骑将军正三品昭勇将军从三品怀远将军正四品昭威将军从四品宣武将军正五品武德将军从五品武略将军正六品昭信校尉从六品显忠校尉正七品奋力校尉

  ○耆老恩荣

  名省有五世同堂及亲见七代者除例赏扁额外查明着加恩赉
  一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维派差役
  一八十以上者给与九品顶戴
  一九十以上者给与八品顶戴
  一百岁以上者给与七品顶戴
  一百二十岁以上者给与六品顶戴
  以上见 恩诏

  ○京官别名

  内阁大学士称相国中堂 吏部为天陪 尚书称太宰 侍郎称少宰 郎中称正郎 员外称副郎 主事称主政 户部为农部 尚书称太司徒 侍郎称少司徒余同吏部 礼部为祠部 尚书称大宗伯 侍郎称少宗伯余同吏部 兵部为库部 尚书称大司马 侍郎称少司马余同吏部 刑部为比部 尚书称大司寇 侍郎称少司寇余同吏部 工部为水部 尚书称大司空 侍郎称少司空余同吏部 都察院左右御史称总宪 副御史称副宪 六科称大给谏 各道称侍御 詹事府正詹称宫檐 少詹称少尹 庶子称宫庶中允称宫允赞善称宫赞  国子监为太学 祭□称大司成 司业称少司成 通政司称银台 大理寺正卿称廷尉 少卿称佐棘 寺丞称缮司 大常寺正卿称宗伯 少卿称奉常 寺丞同少卿 光禄寺正卿称大司膳 少卿称少司膳 大仆寺正卿和大司仆 少卿称少司仆 鸿胪寺正卿称大行人 少卿称少行人 翰林院编修检称太史 庶吉士称庶常 宗人府称宗卿 中书称中翰 顺天府府尹称京兆 府丞称少京兆

  ○直省官别名

  总督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