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惟允
  皇帝登极诸王贝靳文武各官贺表内阁撰拟其余庆贺表笺翰林院撰拟均由大学士奏定颁中外遵行○各部院及直省题疏到内阁 【 旧制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乾隆十五年定并改题本】 大学士要拟进
  呈得
  旨转下六科钞发各部院施行以副本录
  旨送
  皇史□□贮如原疏折出未定处分竢
  御门听政时满学士一人敷奏拆本大学士面奉
  御旨如前施行  一每月钦奉
  谕旨于次月汇录进
  呈各部院奉
  旨特交之事覆奏后具册送内阁其有未结者申明缘由送核月终则会计具奏

  ○进表

  一进表之礼元日长至在京王公百官在外将军都统总督巡抚提副都统总兵官恭行庆贺进表
  皇帝
  皇太后进笺
  皇后均由内阁撰拟定式颁发王公百官恭进表笺先期仪制司官豫由内阁祇领在外督抚表笺具疏送通政使司转送内阁具题将军都统提督副都统总兵官表笺由督抚汇齐驿递送部至曰五鼓礼部鸿胪寺官设表案于
  太和殿内左楹之南仪制司官恭奉表文陈于采亭銮仪校卑行和声署作乐前导人
  长安左门中门由
  天安门
  端门左门至
  午门外采亭止礼部官奉王公百官所进
  皇帝表文入
  太和殿内陈于案恭竢
  皇帝御殿宜表行礼毕由殿内奉出并将军都统总督巡抚提督副都统总兵官所进表笺抣送内阁收贮
  万寿圣节与元日长至同
  皇太后圣寿
  皇后千秋王公暨中外文武百官恭进表笺均陈于
  午门外竢行礼后送内阁收贮
  ○恭遇
  国家有大庆典内阁临时撰拟表笺定式颁发中外届期恭进均如前仪
  ○朝鲜国王庆贺
  皇帝三大节表文遣使于岁杪赴部恭进元曰随直省表笺送内阁
  ○殿试传胪后五曰状元率诸进士上表谢
  恩是曰鸿胪寺设案于
  午门外正中鸣赞二人监礼御史二人夹
  御道立序班引状元暨诸进士由
  长安左门北门入至
  门下序立
  御道左右均东西面状元奉表诣案前扣面跪陈于案三叩兴退复位立鸣赞赞排班引状元暨诸进士就东西拜位北面立赞跪叩兴行三跪九叩礼毕仪制司官奉表送内阁鸿胪官彻案皆退

  ○奏折式

  通政使司满汉各一人副使满汉各一人参议满汉各一人掌达天下章奏○经厯满汉各一人知事满二人掌出纳文移
  一内外臣工封事许自达其陈事之疏在京径送内阁在外皆邮递至通政使司移送内阁进
  呈
  御览
  一疏章定式每幅六行每行二十格平行空二格以备抬头如疏语称宫殿者上一格称皇帝上谕称旨称御者上二格其有应行三抬者如称天祖宗庙陵寝庙号暨列祖谕旨之类逾格一前缀列官衔姓名未书年月日钤以印别纸摘录疏中要语粘于疏尾曰贴黄
  缮写疏章开首官衔下臣字偏右旁写 【 中间臣字亦然】 姓名仍居中写奏字另行抬上一格写下即接用为某件云云恭折仰祈圣鉴事 【 □去恭折二字亦可】 圣鉴字抬上二格中间厯叙情事长短不拘未云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若主尚幼冲太后垂帘听政伏乞下另行加皇太后三字逾格写作三抬皇上字双抬圣鉴字紧接皇上字写此处不抬奏字仍应单抬式附左
  某官衔臣某姓名跪
  奏为某件云云恭折仰祈
  圣鉴事中间照事叙清如有应行单抬双抬三抬字样斟酌抬写未云理合恭折具陈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谨
  奏
  未书年月日钤以印
  一疏章不拘字数期于辞达其颂而谀繁以缛者禁之
  一上疏陈事在内由部院堂官在外由将军督抚提镇余令上司官代奏毋得越职陈事
  一接受疏章设案于堂正中经厯知事二人左右侍立通政使或副使参议一人出听事至案侧赍奏人奉疏及溜跪经厯恭接陈案上退乃校阅封送内阁五日后以随疏赍到之牒应致各部院者授提塘官分投
  一驰奏程限由具疏官计程克日登注文内钤印申司核验违限者罪坐所由失注日期者并劾之如两潦难行致逾定限由所在官司具纳申司者免议
  一封发疏章箧内污损议处具疏之官箧外污损有事差者罪奉差官吏无专差者罪驿递官役其错误遗漏及不合体式者由司勘明重则参处轻则请
  旨饬行
  一军民实有冤抑所司不受理击登
  闻鼓陈诉者由通政使司核实奏
  闻得
  旨下所司昭雪诬控越诉者论如法

  ○题奏辨体(失名)

  失 名
  疏章以明白恺切为率此古今定体也第于从政则有题奏之分任内公务具以状闻则用题本如荐举则宜考核详慎盖奉新例一等二等称职俱着保奏则为数甚多不比旧举卓异仅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