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受送。)凡文案既成,勾司行朱讫,皆书其上端,记年、月、日,纳诸库。凡施行公文应印者,监印之官考其事目,无或差缪,然后印之;必书于历,每月终纳诸库。(其印,每至夜,在京诸司付直官掌;在外者,送当处长官掌。)凡尚书省官,每日一人宿直,都司执直簿一转以为次。(凡诸司长官应通判者及上佐、县令皆不直也。)凡内外百僚日出而视事,既午而退,有事则直官省之;其务繁,不在此例。凡天下制敕、计奏之数,省符、宣告之节,率以岁终为断。京师诸司,皆以四月一日纳于都省。其天下诸州,则本司推校以授勾官,勾官审之,连署封印,附计帐使纳于都省。常以六月一日都事集诸司令史对覆,若有隐漏、不同,皆附于考课焉。
  主事六人,从九品上;(《汉宫》云:“光禄勋有南、北庐主事、三署主事,于诸郎之中察茂才高第者为之,秩四百石,次补尚书郎,出宰百里。”谢承《后汉书》:“胡伯蕃、范滂、公沙穆并以俊才举孝廉,除郎中、光禄勋主事。”后魏尚书吏部、仪曹、三公、虞曹、都官、二千石、比部各量事置掌故主事员,门下置主事令史,并从八品上。隋初,诸台、省并置主事令史。炀帝三年,并去“令史”之名,其主事随曹闲剧而置,每十令史置一主事,不满十者亦置一人,杂用才术之士。颜ê楚文学名家,为内史主事,其后寻罢之。皇朝并用流外入流者补之。) 令史十八人,书令史三十六人。(自魏、晋已来,令史之任,用人常轻。梁、陈、后魏、北齐虽预品秩,益又微矣。其革选卑降,始自乎隋。开皇初著令,有流外勋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之差,皇朝因之,诸台、省并曰令史。其尚书都省令史、书令史并分抄行署文书。食贮□□□日□十钱,给三口粮。国初限八考已上入流;若六考已上□上□考六上,并入流为职事。初,隋氏革选,令史为流外,得官者少,年限亦深。武德初,天下始定,京师谷价贵,远人不愿仕流外,至调州佐史及朝集典充选,不获已,相资而往,故促以年考,优其叙次,六、七年有至本司主事及上县尉。近革选,限□考六上入流。每府史三考、令史两考听转选,续前劳也。) 亭长六人,(汉因秦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长。高祖为泗上亭长。隋文帝始采古亭长之名以为流外之号,皇朝因之。主守省门,通传禁约。) 掌固十四人。(《史记》云:“郡国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者,诣太常受业如博士弟子,课能通一艺已上,补文学掌故。”又:“东方朔云:‘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掌故,主故事也,《史》、《汉》本亦为此“固”字。《隋令》称“掌事”,皇朝称“掌固”。主守当仓库及厅事铺设,职与古殊?与亭长皆为番上下,通谓之番官。转入府史,从府史转入令史,选转皆试判。)



  ●卷二 尚书吏部
  吏部尚书一人 侍郎二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四人 令史三十人
  书令史六十人 亭长八人 掌固十三人
  司封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令史四人 书令史九人
  掌固四人
  司勋郎中一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四人 令史三十三人 书令史六十七人 掌固四人
  考功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令史十五人 书令史三十人 掌固四人
  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周之天官卿也。《汉旧仪》云:“尚书四人,为四曹:一曰常侍曹,二曰二千石曹,三曰民曹,四曰客曹。成帝增置三公曹,为五曹。其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后汉光武又分为六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斋祀事。汉末,又改吏部为选部,专掌选举事。灵帝以梁鹄为选部尚书。魏改选部为吏部。历晋,至宋孝武大明二年,置二吏部尚书,废五兵尚书,寻复旧名。齐、梁、陈、后魏、北齐皆曰吏部尚书。后周依《周官》,置大冢宰卿一人,正七命。隋复曰吏部尚书。然此官历代班序常尊,不与诸曹同也。”《汉官仪》:“尚书秩六百石,次补二千石。”《晋令》:“吏部尚书五时朝服,纳言帻,进贤两梁冠,佩水苍玉,乘轺车皂轮。”《袁子正书》曰:“尚书佩契刀囊,执版,加簪笔焉。”自魏至粱并第三品。梁秩加至中二千石;后定十八班,班多为贵,吏部尚书班第十四,诸曹尚书班第十三。陈因梁。后魏、北齐、隋吏部尚书并正第三品,皇朝因之,掌文官选举。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太常伯,咸亨元年复为吏部尚书。光宅元年改为天官尚书,神龙元年复故。)侍郎二人,正四品上。(周之天官小宰中大夫也。汉已来尚书侍郎,今郎中之任也。后周依《周官》。隋炀帝三年,尚书六曹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各置侍郎一人,以贰尚书之职,并正第四品。皇朝诸曹侍郎降为正四品下,惟吏部侍郎为正四品上。龙朔二年改为司列少常伯,咸亨元年复为吏部侍郎。总章元年,与兵部各增一员。光宅、神龙并随曹改复。) 吏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凡职官铨综之典,封爵策勋之制,权衡殿最之法,悉以咨之。其属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