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十二铢则更铸者又何加焉
  右景王钱 前汉食货志曰景王患钱轻更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郭 唐固曰重十二铢又曰大钱五十
  右齐钱
  右晋钱
  右楚钱 楚庄王行 越世家曰楚王每赦使使者封三钱之府
  右赵钱 洪遵曰余谓春秋之时下迨战国以铸泉立币各擅其利惟齐志见之管子故暴白后世诸国无所稽考遂致淟汨不传耳
  右秦钱 惠文王初行
  右秦半两钱 传瓒曰钱之形质如周钱唯文异耳顾烜曰秦始皇铸重十二铢 敦素曰尝得此钱径寸三分重八铢
  右荚钱 如淳曰如榆荚也 伏无忌曰汉铸荚钱重三铢 顾烜曰今世犹有小钱重一铢半径五分文曰汉兴小篆文
  右八铢钱 前汉髙后纪曰二年行八铢钱 旧谱曰重八铢文曰半两
  右四铢钱 食货志曰孝文五年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 应劭曰今民间半两钱最轻小者是也
  右三铢钱 建元元年铸 颜师古曰新坏四铢造此钱 封氏曰半两钱重三铢两字中唯作十字不复为两人穿下有三竖文岂以三画为三铢之记耶 洪遵曰余按此钱史氏以为销半两更铸三铢钱重如其文则三铢之文明矣李孝美又画半两钱于下葢蔽封氏之说也
  右半两钱 建元五年铸 半两之品甚众有传形者有肉郭者有对文者有隐起字者
  右五铢钱 元狩五年铸 食货志曰有司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摩取鋊 旧谱曰此钱厚大者径一寸重五铢 李孝美曰今世所见五铢如张台之说一一甚多但赤侧四出文蜀梁当两女钱并穿上下各一星者自有品目不当更引于此
  右锺官赤侧钱 元狩年铸 如淳曰以赤铜为其郭也今钱见有赤侧者不知作法云何
  右五铢钱 建武年铸
  右四出文钱 中平三年铸 旧谱曰径寸一分重四铢背文四出俗谓之角钱 洪遵曰余按此钱字画明澈径寸重三铢一絫
  右五铢钱 魏文帝黄初二年行
  右直百钱 建安年昭烈铸 旧谱曰径七分重四铢
  右直百五铢钱 昭烈铸 顾烜曰径一寸一分重八铢文曰五铢直百 洪遵曰余按此钱封氏列不知年代品然考诸家之说则昭烈所铸审矣钱凡四种有径九分重五铢者字文明坦肉好背面皆有周郭世多有之有径七分重三铢八絫者形制窳薄有一种面文相类背肉粗恶穿左有一为字又有鐡钱重五铢四絫者轮郭重厚字文湮晦
  右传形五铢钱 顾烜曰刘备铸直百钱传形五铢今所谓蜀钱即传形五铢也时有勒为直百者亦有勒为五铢者大小称两如一并径七分重四铢三呉诸属县行之其文为五铢者京师亦颇用焉 旧谱曰刘备与直百同时铸文字轻重大小与汉五铢无异但五字居左铢字居右谓之传形
  右大泉五百钱 孙权嘉禾年铸 旧谱曰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泉五百 洪遵曰余按此钱径寸一分重四铢六絫今世有之
  右大泉当千钱 孙权赤乌年铸 旧谱曰径寸四今重十六铢文曰大泉当千 洪遵曰余按此钱有二品大者径寸五分重十二铢六絫字文夷漫轮郭重厚小者径寸三分重七铢二絫旧谱所图葢其小者以为重十六铢非也
  右四铢钱 宋元嘉年铸 颜竣传曰轮郭形制与五铢同用费损无利故百姓不盗铸 张台曰据所见背面皆有周郭径七分重二铢已下文甚分明 旧谱曰文曰四铢重如其文 洪遵曰余按此钱径七分重二铢四絫肉薄好阔背面皆有周郭字文甚明
  右当两大钱 宋元嘉年铸 旧谱曰重八铢
  右孝建钱 旧谱曰径八分半重四铢文曰孝建背文曰四铢孝建则薤叶四铢则大篆其后稍去四铢専为孝建渐至薄八文字夷漫至明帝泰始三年罢焉 顾烜曰孝建元年铸四铢钱一边为孝建一边为四铢 洪遵曰余按此钱径七分重二铢今世尚有之
  右二铢钱 宋永光年铸 旧谱曰重如其文
  右景和钱 宋景和年铸 金光袭曰其文小篆 洪遵曰余按此钱李孝美不入谱烜梁人距宋不逺其说当审矣
  右鹅眼钱 顾烜曰宋中废帝景和元年铸
  右五铢钱 肉好周郭文曰五铢重如其文 顾烜曰天监元年铸径一寸文曰五铢重四铢三絫二黍每百枚重一斤二两 张台曰五铢钱皆无好郭惟此一种有之 李孝美曰按此钱亦多见之复有一种径八分重三铢形制惟肖而面漫薄恶疑当时所盗铸者
  右公式女钱 隋书食货志曰梁武帝又别铸五铢除其肉郭谓之女钱径一寸 张台曰背有好郭者谓之公式女钱背无好郭者正谓之女钱葢听民私铸有不精也
  右五铢鐡钱 梁普通年铸 顾烜曰五铢鐡钱径一寸一分文曰五铢背为四出文 洪遵曰余按此钱今世有之轮郭重厚字迹微漫背文四出径七分重三铢六絫
  右大吉钱 普通年铸 顾烜曰钱大小轻重如铢文曰五铢大吉背文四出
  右大通钱 普通年铸 顾烜曰大小轻重如五铢文曰五铢大通背文四出
  右大富钱 普通年铸 顾烜曰大小轻重如五铢大富背文四出
  右当十钱 梁元帝时铸
  右四柱钱 梁太平年铸
  右五铢钱 陈天嘉年铸
  右大货六铢钱 陈太建年铸 洪遵曰余按此钱制作精妙肉皆有周郭径寸重如其文
  右太和五铢钱 后魏太和年铸 洪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