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今臣等所拟将律赋省题讨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帝然之乃下诏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
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亲策焉其科场之制每三岁一次开试举人从本贯官司于诸色户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
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以礼敦遣诸路府或徇私滥举并应举而不举者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其考试程序蒙古色目
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朱氏章句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词典雅者为中选第二场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
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限五百
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唯务直
述限一千字以上蒙古色目人愿试南人汉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
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又定制乡试八月二十日蒙古色目人试经问五条汉人南人明经经疑二问
经义一道至二十三日蒙古色目人试策一道汉人南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二十六日汉人南人试策一道会试省部依乡试例定期次
年二月分三场试三月于殿廷考试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 【按元时乡试行省
十一共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 延佑二年用赵孟俯元明善议贡试之法凡蒙古由科举出身授从六品色目汉人
递降一级岁贡八人上四人充部令史下四人各路教授泰定初中书省臣奏下第举人仁宗延佑间命中书省各授教官之职以慰其归今当
改元之初恩泽宜溥蒙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并两举不第者与教授以下与学正山长汉人南人年五十以上并两举不第者与教授以下与
学正山长先有资品出身者更优加之不愿仕者令备国子员以后下第之士间有试补书吏以登仕籍者顺帝至元元年诏罢科举至六年始
复举行其外如医学之官转至常调可任亲民他如荐举之制亦屡诏焉世祖至元十八年诏求山林隐逸之士继遣侍御史程文海访求江南
遗才又命求隐晦之士俾有司具以名闻然其时如刘因萧■〈奭斗〉辞召不赴武宗至大四年旺扎勒李孟等言方今进用儒者而老成日
以凋谢四方儒士有成材者请擢任国学秘书太常或儒学提举等职俾学者有所激劝帝曰自今勿限资级果才而贤虽白身亦任用之仁宗
延佑元年敕各省大臣专意访求遗逸苟得其人先以名闻而后致之七年诏曰比岁设立科举以取人才尚虑高尚之士晦迹邱园无从可致
其有隐居行义才德高迈深明治道不求闻达者所在官司具姓名牒报本道廉访司覆奏察问以备录用又屡诏求言于下使得进言于上虽
指斥时政并无谴责往往采择其言任用其人列诸庶位以图治功其它著书立言裨益教化启迪后人亦斟酌录用着为例程英宗至治三年
召前集贤侍讲学士赵居信为翰林学士承旨前直学士吴澄为学士因命搜访山林隐逸顺帝至正中前后征处士张枢彭炳郑玉等以枢为
翰林修撰炳为端本堂说书玉为翰林侍制皆不至若铨法则多与前代制不同大抵元制仕进者多以胥吏起家故有部令史译史通事出职
后注六品台院大司农司译史令史出职多正八品其各院各寺监令史考满皆作正七品或八品九品不等至诸王分地与所受汤沐邑得自
举其人以名闻朝廷而后授其职世祖至元二年乃诏各投下总管府长官不迁外其所属州县长官于本投下分到城邑内迁转其投下官必
用蒙古人员他如大禧宣徽诸院皆由本司擢用直省舍人则择勋臣子弟为之至拟厯六十月者亦得从政礼仪诸职则国子生员举充皆不
由铨选唯最贵者则有集赛出身盖以元初用左右宿卫为心膂爪牙故四集赛子孙世为宿卫之长使得自举其属诸集赛岁久被遇常加显
擢亦无定制也

  △明

  明初制进士举贡杂流三途并用虽有畸重未尝偏废太祖洪武三年诏开科举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凡京师及各行省乡试皆八月
初场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一道中式者后十日复以骑射书算律五事试之又诏各行省连试三年庶官足任使自
后三年一举着为定例科举凡词理平顺者皆预选列唯吏胥心术已坏不许应试十七年又定科举程序凡三年一大比直隶府州县试于应
天府外州府县试于各布政司举人不拘额数从实充贡第一场四书义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经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许各减一
道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未能者许减二道俱三百字以上应试人皆有司保
举资性敦厚文行可称者仁宗洪熙元年定取士额数南京国子监并南直隶共八十名北京国子监并北直隶共五十名江西五十名浙江福
建各四十五名湖广广东各四十名河南四川各三十五名陕西山西山东各三十名广西二十名云南交趾各十名贵州愿试者就试湖